标签:数据 print mpi 字节 string malloc main sig 头文件
struct in_addr 结构体:
struct in_addr {
in_addr_t s_addr;
};
表示一个32位的IPv4地址。
in_addr_t一般为32位的unsigned int,其字节顺序为网络字节序,即该无符号数采用大端字节序。其中每8位表示一个IP地址中的一个数值。
打印的时候可以调用inet_ntoa()函数将其转换为char*类型。
头文件为:#include <arpa/inet.h>
inet——ntoa()函数用于将一个十进制网络字节序转换为点分十进制IP格式的字符串。
函数原型为:char*inet_ntoa(struct
in_addr in);
头文件为:
arpa/inet.h
网络字节序和主机字节序比较容易混乱(大端表示和小端表示)。
网络字节序采用大端表示,就是数据的高位要存放到低地址。
而大多数主机字节序采用小端表示(也有采用大端表示的主机字节序),就是数据的低位放到低地址。
比如无符号整型1338378,的二进制表示为:
数据的高位----------------------------》数据的地位
00000000 00010100 01101100 00001010
所以采用小端表示的主机字节序时,内存中存放的形式为:
低地址----------------------------------------》高地址
00001010 01101100 00010100 00000000
所以可以自己写个小程序来代替inet_ntoa()函数。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void toStringIP(const unsigned int ip,char *stringIP); int main() { unsigned int ip=1338378; char* stringIP = (char*)malloc(16); memset(stringIP,0,16+1); toStringIP(ip,stringIP); puts(stringIP); return 0; } void toStringIP(const unsigned int ip,char *stringIP) { unsigned int tempIP=ip; for(int i=0;i<3;i++) { unsigned char part=(char)tempIP; char temp[4]; sprintf(temp,"%d.",part); strcat(stringIP,temp); tempIP=tempIP>>8; } unsigned char part=(char)tempIP; char temp[4]; sprintf(temp,"%d",part); strcat(stringIP,temp); }
标签:数据 print mpi 字节 string malloc main sig 头文件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qingergege/p/616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