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群集概述及LVS三种模式优点缺点比较

时间:2016-12-15 01:16:12      阅读:21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群集   lvs

一、群集技术概述

1、群集的类型

1)负载均衡群集:主要的功能将来自客户机的访问请求分流给多台服务器,从而缓单台服务器的负载压力,例如京东淘宝的购物节的时候,当天的并发量是分常大的,单台服务器是无法承载的。

2)高可用群集:高可用群集和hsrp(热备份路由器协议)原理基本一样,服务器有主从之分,实现故障切换,当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的时候,另一台服务器马上提供工作。

3)高性能运算群集:这种群集主要用在“云计算”中,就是将多台服务器的硬件整合到一起,实现高性能运算能力。

                                      

2、负载均衡的分层结构

第一层:负载调度器,是群集系统的唯一入口,对外使用所有服务器共有的虚拟ip地址,通常会配置主从两台调度器实现热备份,确保高可用性。

第二层:服务器池,也就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web服务器,ftp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处理调度器发来的请求。

第三层:共享存储,主要存储服务器池中应用程序的数据,一般会采用nas或者san设备,我们今天就使用NFS搭建一台nas服务器,工作中也可以购买硬件nas和san。


一、NAT模式(VS-NAT)

原理:就是把客户端发来的数据包的IP头的目的地址,在负载均衡器上换成其中一台RS的IP地址,并发至此RS来处理,RS处理完成后把数据交给经过负载均衡器,负载均衡器再把数据包的原IP地址改为自己的IP,将目的地址改为客户端IP地址即可期间,无论是进来的流量,还是出去的流量,都必须经过负载均衡器

优点:集群中的物理服务器可以使用任何支持TCP/IP操作系统,只有负载均衡器需要一个合法的IP地址。

缺点:扩展性有限。当服务器节点(普通PC服务器)增长过多时,负载均衡器将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因为所有的请求包和应答包的流向都经过负载均衡器。当服务器节点过多时,大量的数据包都交汇在负载均衡器那,速度就会变慢!

二、IP隧道模式(VS-TUN)

原理:首先要知道,互联网上的大多Internet服务的请求包很短小,而应答包通常很大。那么隧道模式就是,把客户端发来的数据包,封装一个新的IP头标记(仅目的IP)发给RS,RS收到后,先把数据包的头解开,还原数据包,处理后,直接返回给客户端,不需要再经过负载均衡器注意,由于RS需要对负载均衡器发过来的数据包进行还原,所以说必须支持IPTUNNEL协议所以,在RS的内核中,必须编译支持IPTUNNEL这个选项

优点:负载均衡器只负责将请求包分发给后端节点服务器,而RS将应答包直接发给用户。所以,减少了负载均衡器的大量数据流动,负载均衡器不再是系统的瓶颈,就能处理很巨大的请求量,这种方式,一台负载均衡器能够为很多RS进行分发。而且跑在公网上就能进行不同地域的分发。

缺点:隧道模式的RS节点需要合法IP,这种方式需要所有的服务器支持”IP Tunneling”(IP Encapsulation)协议,服务器可能只局限在部分Linux系统上。

三、直接路由模式(VS-DR)

原理:负载均衡器和RS都使用同一个IP对外服务但只有DR对ARP请求进行响应,所有RS对本身这个IP的ARP请求保持静默也就是说,网关会把对这个服务IP的请求全部定向给DR,而DR收到数据包后根据调度算法,找出对应的RS,把目的MAC地址改为RS的MAC(因为IP一致)并将请求分发给这台RS这时RS收到这个数据包,处理完成之后,由于IP一致,可以直接将数据返给客户,则等于直接从客户端收到这个数据包无异,处理后直接返回给客户端由于负载均衡器要对二层包头进行改换,所以负载均衡器和RS之间必须在一个广播域,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同一台交换机上

优点:和TUN(隧道模式)一样,负载均衡器也只是分发请求,应答包通过单独的路由方法返回给客户端。与VS-TUN相比,VS-DR这种实现方式不需要隧道结构,因此可以使用大多数操作系统做为物理服务器。

缺点:(不能说缺点,只能说是不足)要求负载均衡器的网卡必须与物理网卡在一个物理段上。

技术分享

本文出自 “11664854”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11674854.blog.51cto.com/11664854/1882864

群集概述及LVS三种模式优点缺点比较

标签:群集   lvs

原文地址:http://11674854.blog.51cto.com/11664854/1882864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