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有机会为人父母,但我已经目睹了太多的父母是如何让孩子痛苦不堪的。这并不是说这些父母是非常残忍或者不爱自己的孩子,相反,很多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并且希望他们有最好的人生。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们的孩子如此痛苦如此不幸福?Joy今天想跟亲爱的朋友你,讨论一下,这个我们为人父母的必修学分—接纳你的孩子。
什么是最好的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有对最好人生的定义,比如有些人觉得人活着应该成为一个性格好、有充足的经济来源、有非常宏伟的事业和非常好的伴侣;而另一些人觉得最好的人生就是生活的很幸福,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跟喜欢的人在一起;还有一些人觉得最好的生活是安安稳稳,不受各种艰难险阻和失败的折磨,平淡而安心的活着……这些想法本身都没有问题,毕竟我们早已进入了价值多元化的时代。
可是当我们把自己认为是最好人生的标准,强加给我们的孩子时,问题就出现了。
孩子身上的确在表达着我们的基因,但这并不代表孩子像一样物品般归属于我们,更不代表他们喜欢的东西或者让他们幸福的事情会跟我们一样。当我们强行的把自己的价值体系和什么才是最好人生的标准强加给他们时,往往会压抑他们自身天性的发展。但这件事情的确是一件我们一不小心就会犯的错误。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你是倾向于井井有条、做事按部就班的人,可是你恰好就生了一个比较随性、不喜欢整理并且东西乱放的孩子(如果你做过MBTI测试的话,你就知道它的最后一个维度是判断和知觉,判断的人多数比较喜欢规则和计划,而知觉的人比较随性、适应性强)。
这时候大多数家长的做法是:不接纳!--“我是一个非常有计划有条理的人,为什么你就不是呢?”我们通常会想法设法去改变孩子,让孩子跟我们一样成为一个有计划、按规则办事的人,但是却忘了他喜欢随性、即兴并且不喜欢被约束的天性。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哪种人生,哪种性格,哪种生活方式,甚至是哪种品格和特质才是“最好的”。你所欣赏并喜欢的那些特质,你的孩子并不一定要拥有。
如果你不接纳孩子,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里我可能会讲几个非常令人心痛的故事。它们其实都发生在我身边。
第一个故事跟我的一个好朋友有关。她是一个不被父母接纳的典型。从小父亲就经常希望她成为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希望她能擅长数学,希望她学习成绩好,但是她偏偏就不是很擅长数学,偏偏对于学校里的学习方式不是很喜欢。所以从小就不被父亲接纳的她,一直不太相信自己的能力,甚至很自卑。后来她也来到北京工作,但是因为长期的不自信和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一直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我记得最开始她来这边的时候主要是想考研。我慢慢就发现其实考研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因为她很明确的说过不喜欢读书。那么她为什么还要考研呢?因为她父母希望她考研。希望她成为更“有成就”的人。后来她还是没有考上研究生,因为那根本不是她想要的。但这件事情又会被父母用来变成打击她自信的证据:“你看看你,到底能做成什么,考研也没有考上!”但是他们忘了,考研本来就是他们想要的而不是她想要的,所以考不上其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前一段时间她刚刚从自己的公司辞职,然后因为对于未来方向的迷茫而出现了很焦虑的情况。这样的焦虑让她一直失眠、腹泻、流鼻血、口腔发炎等等症状,这些,是她仅仅是看医生无法解决的。就算是到了现在,她父母还是希望她成为他们眼中的那个女儿,还是会不停的劝导她去公务员,虽然他们知道那不是她喜欢的。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我团体咨询小组里的一位姑娘身上。这位姑娘白白净净的看着很让人赏心悦目,但是我没有想到我开始让大家做慈心禅冥想时她会觉得对自己友善或者说祝福自己特别困难。慈心禅中需要我们用祝福语来祝福自己,比如“祝福我健康,祝福我安全,祝福我快乐,祝福我生活无忧无虑。”但是她发现对自己说这样的话很困难。后来我就发现了为什么。因为她的父母同样不接纳她。
我记得有一次她眼睛里闪烁着点点泪光的对我们说:“我一直让别人践踏着我的生活。我让我的父母得寸进尺了,我一直在过他们希望我过的人生,一再退让,却忘了自己需要什么。我前后换了几次工作都是我爸爸的安排,而我无法容忍的是我每次都还是照做了,但我真的很痛苦。我觉得他们无法接纳最真实的我,所以我一直不能做我自己……”
最后一个故事是我昨天早上跟一位想要找我咨询的来访者告诉我的。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我能够从她给我打电话的声音中听出来,她十分的焦虑。她告诉我,她特别害怕因为自己的焦虑和易怒而让自己的宝宝也受到影响。然后她就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她说母亲在几年前一直让她相亲,并且觉得只要对方条件好,那么她就应该考虑嫁给对方,而性格和人品则很少考虑。那个时候她的一个相亲交往对象,她说从第一眼她就十分的不喜欢,但是因为家里人觉得对方“条件很好”,所以被迫跟对方交往。
在最开始认识的时候,相亲对象就在她家里对她动手动脚,但是她因为比较低的自我价值感并没有反抗。在母亲回家的时候,她大喊了一声:“妈!”想让母亲注意到现在自己正在被侵犯。但是母亲不仅没有注意到她的痛苦,反而斥责她在相亲对象面前说话声音太大,从此她再也没有在母亲面前提过这个事情。
后来她在长期的被否定中,在自我价值感最低的时候嫁给了自己的前夫,用她自己的话说:“把自己当成了处理品处理掉了”。因为没有爱情和彼此欣赏的基础,最终她还是走向了离婚。而这一切,都源于父母对她的不接纳和不欣赏。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不能做自己更痛苦了。当我们不接纳自己的孩子时,他们会因为爱我们而顺从我们的想法,但把我们的标准和价值观内化了之后的孩子,会因为这些标准和价值观跟他们内心最本真的自己的强烈冲突,日复一日的体验着痛苦、迷茫、沮丧、愤怒等等情绪。当一个人的全部精力都被用来去调节这些矛盾时,还哪里有精力去成长,去绽放,去成为最好可能的自己呢?
我的宝贝,我只需要你成为你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不接纳自己的孩子,恰恰是因为我们往往不接纳自己或者不容许自己拥有不一样的一面。
举个例子。比如你是一个比较注重打扮的人,每次出门之前你都会从头到脚的把自己收拾的干净漂亮。这个时候你走出家门,在上班路上你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你带着欣赏的眼光(因为他们跟你一样干净整洁漂亮),而另一些人则让你心生厌恶—他们邋里邋遢,头发乱七八糟,穿着拖鞋和大裤衩就出来吓人。你发现自己很难接纳他们对不对?为什么呢?因为你从来都不容许自己成为一个像他们一样邋遢的人!你内心里对自己形象的苛刻,造就了你无法接纳他人如此的不注意形象。
再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非常讲究实际非常务实的人,你做事情喜欢有确凿的证据并且完全以结果为导向。而跟你一起合作的一位同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她充满创造性并且有点天马行空。跟她合作让你有点痛苦,为什么?因为她的思维方式跟你完全不同,而你更希望她变得更你一样务实,着眼于当下的任务而不是经常在脑海中勾勒出未来的更多可能性。你非常想改变她,但是你知道她不会被你改变,所以你们的相处经常变得非常紧张。你会发现,因为你不容许自己有理想主义的一面,所以你会很难接纳别人的理想主义。
最后一个例子。你是一个内向性格的人并且你非常讨厌自己这样的内向性格,而你的孩子恰好也是这样的内向性格。因为你并不喜欢自己的内向性格,所以你希望你的孩子更外向一些。从小你就鼓励他:“去,跟叔叔阿姨打招呼去!”或者“你去跟那个叔叔问路,看看我们怎么走”,虽然你知道你的孩子真的很害羞。但是你发现,孩子他因为你的不接纳反而变得更害羞了,你每次勉强他变得外向时,他都会更加躲在你身后不愿意说话。
亲爱的你,请你接纳自己身上的所有力量和阴影,并容许自己拥有人生的多面。
也只有你对自己敞开心扉了,你才能开始对自己的孩子也敞开心扉。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而你的孩子恰好不喜欢阅读,请不要强迫她成为一个跟你一样每天阅读的人,因为也许虽然她不擅长阅读,却很喜欢绘画。而你能给她的最好的,就是鼓励她用她喜欢的绘画更好的表达自己,并且成为她自己;
如果你对赚钱特别感兴趣但你的孩子却对做公益分外热情,请不要强迫他去赚钱去成为你喜欢的人,你甚至应该帮助他更好的去做公益,因为你,在帮助他成为他自己;
如果你对好工作的定义是一份公务员的工作和朝九晚五清闲的生活,而你的孩子却渴望去冒险去承担责任去尝试有创造性和更多自主性的工作,也请你无条件的支持她。也许她想做的就是创业,而你说的公务员永远给不了她幸福。不要想当然的以为清闲一定会让她更幸福,你难道看不到吗,她在冒险和创造时脸上洋溢着的幸福?
如果你对幸福婚姻的解读是30岁之前结婚生子并且对方有房有车、满当户对,而你的女儿却觉得她想找的是一个在精神上更契合、跟她有共同语言并且相同追求的人,那么也请你不要再逼她跟不喜欢的人相亲了。放下你所有的“应该”和不接纳,你无条件的爱,才能给予她去爱别人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会比你给她攒的30万块的嫁妆要更有价值的多;
甚至如果你认为婚姻就应该发生在两个异性之间,而你的儿子恰好喜欢的是男人,也请你尝试着放下你的一切判断和不接纳。他也许跟你不同,但请你相信并容许他有幸福的能力。你也许可以强迫他跟不喜欢的异性结婚,但你无法让他幸福快乐。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能做到最好的,就是接纳他跟你不同的性取向,并且鼓励他成为他自己。
我亲爱的孩子,现在妈妈还没有跟你见面,也许还要好几年我们才能相见。
但是妈妈想提前告诉你,妈妈每天都在修炼着如何更好地自我接纳。因为妈妈知道,只有我更好地自我接纳,更充分的探索了自己生命的各种可能性,我才能更好地接纳你。
我知道这并不容易做到。甚至妈妈也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因为你跟我的不同,而想着去把你变成我希望的样子,而不是你最本真的模样。但妈妈会非常努力的尊重你,欣赏你,并且在忘记了尊重和欣赏最真实的你的时候跟你道歉。
我只想让你知道,你不需要成为任何其他人。你最大的人生使命,就是成为你自己!
因为我知道,对你来说,成为你自己就是你,最好的人生!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dushu123/p/618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