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crt ati rtb power uga 命令 pl2 device 启动
众所周知JZ2440 V3很小巧,精致。今天单就JZ2440的串口来讨论一些问题。我们在用串口进行调试的时候,需要用JZ2440自带的一根USB线连接电脑USB口和开发板的USB-com1口。先来看一下JZ2440的串口大致连接图:
从S3C2440芯片上引出TXD0和RXD0到芯片PL2303,大家都知道PL2303是干嘛用的。在单片机开发板上一般都用这个芯片,它的作用就是USB转RS232电平,经过PL2303的转换之后,电脑和开发板即可通信,设置好参数后也就能够显示出开发板的打印信息了。JZ2440在这一点上还有一处可以说说,就是它没有使用其他品牌开发板常用的RS232 DB9接口,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开发板的体积,同时也节减了USB转串口线的花费,可谓一举两得。其他开发板一般是使用哪种接口呢?如下图所示:
其串口工作原理也是一样的,只是接口不同而已,这里也有一个图示:
搞懂了串口工作时的连线图之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以便解决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问题马上就来了,在用JZ2440开发时,串口是在SecureCRT上输出信息的。在输出信息时,偶尔会使电脑蓝屏。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大量数据要显示的时候,比如开机后,执行命令ls -l /dev 可能就会导致电脑蓝屏。于是我将系统换为XP,用了一段时间,没有出现蓝屏,所以应该是驱动的原因。由于使用习惯的问题,随后我的系统从XP升级到了Win7 ,Win8 ,Win8.1 .在使用JZ2440时,又频繁地出现了蓝屏问题,并且这个PL2303的驱动就像DNW的驱动一样,特别难安装。驱动日期是2010/10/7 ,这个时间点之后的PL2303装上之后无法使用。
不过最终驱动还是装上了,这个问题苦恼了很久,经常蓝屏,严重影响开发效率,并且蓝屏之后电脑很久之后才能启动,甚是不爽。细细想来,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JZ2440板子的问题,只是因为系统原因,对PL2303芯片的支持不是很到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弃用板子自带的调试串口。毕竟板子上还扩展有三个TTL串口可以用嘛。理论上没有理由不行啊,所以打算尝试一下。我又仔细的看了一下JZ2440的原理图,发现了下面的连线图:
有三个TTL串口可供选择,但是com1接口与USB-COM1来同一处,所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打算使用com2来充当调试串口。如果直接在电脑与开发板之间接一条线是肯定不行的。原因很简单嘛,电平不一样,两者是无法通信的。仿照原有电路,我找到了下面的几个设备:
有了这3个设备不就成了?另外一路调试串口呼之欲出。但是这也只是硬件上的连线而已,下面是软件部分的修改(需要重新编译uboot和内核):
1.首先修改的是uboot部分, 修改文件u-boot/include/configs/100ask24xx.h ,根据具体的板子找对应的文件即可。
①
#define CONFIG_SERIAL1 1
改为
#define CONFIG_SERIAL2 1
修改这一处,目的是告诉bootloader, 系统启动时要把bootloader的调试信息输出到串口 com2 上。那到底哪些才是bootloader的调试信息呢?在下面:
U-Boot 1.1.6 (Sep 19 2014 - 22:44:53)
DRAM: 64 MB
Flash: 2 MB
NAND: 256 MiB
In: serial
Out: serial
Err: serial
UPLLVal [M:38h,P:2h,S:2h]
MPLLVal [M:5ch,P:1h,S:1h]
CLKDIVN:5h
+---------------------------------------------+
| S3C2440A USB Downloader ver R0.03 2004 Jan |
+---------------------------------------------+
USB: IN_ENDPOINT:1 OUT_ENDPOINT:3
FORMAT: <ADDR(DATA):4>+<SIZE(n+10):4>+<DATA:n>+<CS:2>
NOTE: Power off/on or press the reset button for 1 sec
in order to get a valid USB device address.
Hit any key to stop autoboot: 0
Booting Linux ...
NAND read: device 0 offset 0x60000, size 0x400000
Reading data from 0x45f800 -- 100% complete.
4194304 bytes read: OK
## Booting image at 30007fc0 ...
Image Name: Linux-3.4.2
Created: 2014-09-19 15:10:15 UTC
Image Type: ARM Linux Kernel Image (uncompressed)
Data Size: 2439664 Bytes = 2.3 MB
Load Address: 30008000
Entry Point: 30008000
Verifying Checksum ... OK
XIP Kernel Image ... OK
Starting kernel ...
到这里,uboot的调试信息打印结束,下面就把所有任务交给内核了。有的同学编译好内核,启动时,卡死在这里,只能说明,你的uboot是正常的,内核是否正常就不得而知了。要想判断内核是否正常,可以查看一下内核打印出来的调试信息。
②
#define CONFIG_BOOTARGS "noinitrd root=/dev/mtdblock3 init=/linuxrc console=ttySAC0"
改为
#define CONFIG_BOOTARGS "noinitrd root=/dev/mtdblock3 init=/linuxrc console=ttySAC1"
大家都知道这个参数是要传递给内核的,所以修改本处,是告诉内核要把内核的调试信息输出到串口 com2 上。
2.修改内核部分,修改文件linux/.config ,没错,这个就是执行 make menuconfig 之后生成的配置文件,我们直接修改它即可
①为了简单,我直接修改文件,不再演示图形界面了。
CONFIG_S3C_LOWLEVEL_UART_PORT=0
改为
CONFIG_S3C_LOWLEVEL_UART_PORT=1
修改此处是让内核输出低级调试信息。说明一下,低级调试信息就是这一句:
Uncompressing Linux............................................................. done, booting the kernel.
②CONFIG_DEBUG_S3C_UART=0
改为
CONFIG_DEBUG_S3C_UART=1
这是告诉Linux系统,要把调试信息输出到串口2上面。有了这一句,你就会看到很多的调试信息,系统启动时,大部分的输出信息都来自这一配置。
以上4点修改完成后,重新编译uboot和内核,重新烧写,启动。好了,串口就修改成功了。如果上面4点没有全部修改,则可能出现下面的情况:
uboot的信息在com1上面显示,内核的信息则在com2上显示,这是我曾遇到过的。
转自韦老师的整离
附上二维码
标签:crt ati rtb power uga 命令 pl2 device 启动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zhaobinyouth/p/6225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