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

时间:2017-01-20 00:19:49      阅读:41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文献   计算机技术   作用   版权   交流   心理学   新技术   习惯   批评   

《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是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系统讲解了技术垄断对人类社会的文化、宗教、传统和心理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深刻地指出了技术的发展不受控制所带来的恶果:技术所创造的文化缺乏道德根基,它破坏了某些心理过程和社会关系,破坏了人类生存的价值所在。

技术分享

 

内容简介

《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曾经是《纽约时报》TOP100的畅销书,颇得广大读者认同。世界著名媒介理论家和批评家Neil Postman(即波兹曼)从社会现状出发,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技术的发展和变化与文明的关系,侧重于技术垄断对当今社会的负面影响(如儿童智力测试和医疗检查,忽略了文化和情感的需求)。进入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后,技术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更加显著,本书的话题也正在由当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技术变革续写着。在当今社会唯技术论的趋势下,有振聋发聩的效果。本书旨在对现在社会的行为方式有所警醒,从而规避技术垄断带来的弊端。

 

本书认为,人类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运用、技术统治和技术垄断三个阶段;人类文明大约也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工具运用文明、技术统治文明和技术垄断文明。波兹曼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亦敌亦友,而他更偏重指出技术的阴暗面,以免技术对文明造成伤害。他认为:在工具运用文明阶段,技术服务、从属于社会和文化;在技术统治文明阶段,技术试图攻击和取代文明,但难以撼动;在技术垄断文明阶段,信息泛滥成灾,技术至上主义于无形中吞噬着传统世界观,从而实现集权主义的技术统治。在技术垄断到来之前,信息控制机制通过法庭、学校、家庭、政党、国家和宗教帮助人驾驭技术;而在技术垄断阶段,抵御信息泛滥的多重堤坝和闸口土崩瓦解,世界难以驾驭、难以把握。《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揭示了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的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它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异同,它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它号召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去拼死抵抗技术垄断,并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波兹曼(Nell Postman) 译者:蔡金栋 梁薇 
  波兹曼(Nell 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媒介理论家和批评家,生前任美国纽约大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横跨教育学、语义学和传播学,弘扬了麦克卢汉、伊尼斯开创的媒介环境学,并推动该学派进入北美传播学主流圈子。他曾获得美国英语教师学会授予的“乔治·奥威尔奖”和纽约大学杰出教授奖。其存世的著作共25种,主要有:《美国的语言》、《发现你的语言》、《探索你的语言》、《语言与现实》、《疯话、蠢话》、《作为保存活动的教学》、《作为颠覆活动的教学》、《教育的终结》、《构建通向18世纪的桥梁》、《认真的反对》等。其所著《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和《技术垄断》是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已经并将继续在中国学界产生持久的影响。他曾在世界各地讲学,被授予世界若干著名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目录

译者序

第1章
塔姆斯的评判

第2章
从工具到技术统治

第3章
从技术统治到技术垄断

第4章
捉摸不定的世界

第5章
崩溃的防线

第6章
机械之神学:医疗技术

第7章
机械之神学:计算机技术

第8章
隐形的技术

第9章
科学至上主义

第10章
符号大流失

第11章
忠诚的抗争斗士

参考文献

书摘

当人类对工具的依赖达到一定程序,必然会有副作用加之于身。

不可否认,每一项发明在搭建工具和文明之间的新型关系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工具对文明的破坏和影响却不是显而易见的,以致我们迷失在技术的丛林中而不自知,逐渐忽略了信仰、希望和爱,而没有这些,我们也只是工具而已。

当机器和技术开始垄断世界,人类有理由开始反思,在技术垄断过程中,人类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技术不受控制的发展摧毁了人类至关重要的根源。技术所创造的文化缺乏道德根基,它破坏了某些心理过程和社会关系,破坏了人类生存的价值根基。总而言之,技术垄断既是朋友,又是敌人。

美国的胜利让人们相信了一个灾难性的观点: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技术都将是我们的救世主。

正如梭罗所言,我们大多数人都容易沦为工具的工具。

认为某种技术发明仅存在单一效应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任何一种技术都既是负担、又是福音;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利弊并存。

有智慧的人,哪怕是带着一脸哀伤的弗洛伊德,也会首先承认技术的成功之处,然后才加以批判。注:如果你想批评别人,就先想想怎么赞美他。

掌控某种技术的人,其权势将不断累积,且必然形成某种同盟关系,并与未能掌握这门技术所带来的专业知识的人形成对立关系。注:就像炒股的大户都会经常聚在一起交流长远的看法。

长远地看,电视可能会宣告教师职业的死亡,因为学校是印刷行业的衍生品,其生死存亡取决于印刷业在这个世界的重要性。注:是不是把学校说的太简单了点?

用锤子的人眼里看到的全是钉子。

新技术将与旧技术展开竞争,争夺时间、注意力、金钱和声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争夺世界观的统治地位。注:新人也会争夺老人的一切。

新技术不仅仅是增加或减少什么东西这么简单,而是会改变一切。注:就像网上商城改变了销售方式、购物方式、购物习惯。

一个人思维的进步和生活状况的改善根本就是同一件事。注:如果你始终想着自己很穷,那就很难变得富有。

科学是力量和进步的源泉,这种观点现在已是众所周知,而且听起来并不觉得是遥远时代的人说过的话。

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发明这种想法本身。

19世界同样见证了“乌托邦”思潮的兴起。

新鲜的事物跟进步总是紧密关联。

现代的普通人跟中世纪的普通人一样容易受骗上当。中世纪的时候,不管什么事情,人们都笃信宗教的权威。而今天,不管什么事情,人们都笃信科学的权威。我们之所以相信,是因为没有不相信的理由。

学校成人技术统治社会最早的世俗官僚机构,利用这种组织结构,可以将信息流动的某些部分合法化,同时限制其他部分注:这种情况现在依然存在!具体是什么自己去想!

学校是管理信息生态的手段。

公民的责任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人类进步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社会结构有哪些局限性?

社会体制关心的是信息的“意义”,法治关心的是信息的“破坏性”。

学校是信息控制的机制之一。学校吸纳或拒绝某些特定领域的知识,直接反映了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最强势的信息控制机构是宗教和国家。

萧伯纳曾经说过,所有行业都是内行人串通起来糊弄外行人。

每年有大约78000人因为医疗及牙科x光而患癌症。据估计,只要一代人的时间,辐射就能造成234万人患上癌症。

有报道称,美国有近四成的手术是不必要的。美国的医院被认为是全国最危险的地方之一,这种说法毫不夸张。同时,也有文献记载表示,有医生罢工的地方,死亡率就会下降。

我们必须记住哪些工作即使没了计算机也照样能进行下去,同时还要时刻提醒自己,一旦使用计算机,就会失去哪些东西。

我们必须牢记这个故事:据说有个统计学家,只是因为某条河的平均深度只有4英尺就贸然蹚过去,结果被淹死。

为什么我们要用统计学来做这样的测量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出于社会政治的原因,利用“科学调查”掩盖其核心的邪恶本质。

广告成为深层心理学与美学理论的结合体。

如果对你出生前发生之事始终一无所知的话,那你永远都只是个孩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为了达到“提高意识”的目标,历史将是我们最有效的智力手段。

知识并非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阶段,有其过去,也有其将来。

书评

这本书已经读完好长时间了,现在翻开都不记得书中都讲了什么;

书摘中只是摘录了一些我觉得比较重要,我比较感兴趣的信息;但书中的故事更加精彩!

比如书摘中提到的“据说有个统计学家,只是因为某条河的平均深度只有4英尺就贸然蹚过去,结果被淹死。”。

书中系统讲解了技术垄断对人类社会的文化、宗教、传统和心理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深刻地指出了技术的发展不受控制所带来的恶果:技术所创造的文化缺乏道德根基,它破坏了某些心理过程和社会关系,破坏了人类生存的价值所在。

而通过一个个故事,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

当人类对工具的依赖达到一定程序,必然会有副作用加之于身。就像我依赖于计算机的存储记忆能力,而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差;我依赖于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自己的算术能力也越来越差。

凡事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技术本身并没有好坏的,而在于使用技术的人出于怎样的目的!

比如开锁技术,专业开锁的人是为了帮助那些丢失钥匙的人解决问题的,而小偷却是用来制造麻烦的。

任何一种技术都既是负担、又是福音;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利弊并存。

我们在看问题的时候,也要学会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去看,不只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坏的一面;

在技术的应用上,也要合理的运用,不要滥用技术,导致恶劣的后果。

===========文档信息============ 
版权声明:非商用自由转载-保持署名-注明出处 
署名(BY) :testcs_dn(微wx笑) 
文章出处:[无知人生,记录点滴](http://blog.csdn.NET/testcs_dn)

 

http://blog.csdn.net/testcs_dn/article/details/52666791

《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

标签:文献   计算机技术   作用   版权   交流   心理学   新技术   习惯   批评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findumars/p/630902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