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方便 频率 sort linux 命令 body user 错误 print
Nginx 日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个未被发掘的宝藏,总结之前做某日志分析系统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Nginx 日志的纯手工分析方式。
Nginx 日志相关配置有 2 个地方:access_log 和 log_format 。
默认的格式:
access_log /data/logs/nginx-access.log;
log_format old ‘$remote_addr [$time_local] $status $request_time $body_bytes_sent ‘
‘"$request"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相信大部分用过 Nginx 的人对默认 Nginx 日志格式配置都很熟悉,对日志的内容也很熟悉。但是默认配置和格式虽然可读,但是难以计算。
Nginx 日志刷盘相关策略可配置:
比如,设置 buffer,buffer 满 32k 才刷盘;假如 buffer 不满 5s 钟强制刷盘的配置如下:
access_log /data/logs/nginx-access.log buffer=32k flush=5s;
这决定了是否实时看到日志以及日志对磁盘 IO 的影响。
Nginx 日志能够记录的变量还有很多没出现在默认配置中:
比如:
Nginx 的默认格式不可计算,需要想办法转换成可计算格式,比如用控制字符 ^A (Mac 下 ctrl+v ctrl+a 打出)分割每个字段。
log_format 的格式可以变成这样:
log_format new ‘$remote_addr^A$http_x_forwarded_for^A$host^A$time_local^A$status^A‘
‘$request_time^A$request_length^A$bytes_sent^A$http_referer^A$request^A$http_user_agent‘;
这样之后就通过常见的 Linux 命令行工具进行分析了:
cat access.log | awk -F ‘^A’ ‘{print $10}’ | sort | uniq -c
cat access.log | awk -F ‘^A’ ‘{if($5 == 500) print $0}’
cat access.log | awk -F ‘^A’ ‘{if($5 == 500) print $0}’ | wc -l
cat access.log | awk -F ‘^A’ ‘{if($5 == 500) print $0}’ | grep ’09:00’ | wc-l
tail -f access.log | awk -F ‘^A’ ‘{if($6>1) print $0}’
tail -f access.log | awk -F ‘^A’ ‘{if($6>1) print $3″|”$4}’
cat access.log | awk -F ‘^A’ ‘{if($5==502) print $11}’ | sort | uniq -c
cat access.log | awk -F ‘^A’ ‘{if($5==200 && $8 < 100) print $3″|”$4″|”$11″|”$6}’
tail -f access.log | cat -e
或者
tail -f access.log | tr ‘^A’ ‘|’
总结
照着这个思路可以做很多其他分析,比如 UA 最多的访问;访问频率最高的 IP;请求耗时分析;请求返回包大小分析;等等。
这就是一个大型 Web 日志分析系统的原型,这样的格式也是非常方便进行后续大规模 batching 和 streaming 计算。
转载自: http://blog.eood.cn/nginx_logs 作者: Bruce Dou
标签:方便 频率 sort linux 命令 body user 错误 print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phpworld/p/6339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