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敏捷开发 过程 思想 领导 重要 代码 业务 市场 工作量
1.专业
2.但是不迂腐,很接地气
3.但是不屌丝,很有情怀
由此可见,《构建之法》是一本当代软件工程大学教育急需的好书。
本人在大学上的软件工程课用的也是较老的课本,讲的是瀑布式的环节,带着对这门课残留的记忆参加实习的时候,最大的不适应就是对需求变化的反感,当时还不知道“迭代”这个词,只觉得做事情是要“谋定后动”的,“庙算多者胜”,怎么能大概了解下需求就开始动手呢?“需求分析”难道不该做的认真、准确、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么?由于自己是深思型的人,偶像是林彪元帅,当时在思考之后得到一个“林总体”的结论——领导催,组长骂,都要顶住,反正我要准备好了(指分析、设计)再动手!
——当时已经是2010年,《敏捷开发宣言》却还听都没听过。
后来看到了,“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第一反应是排斥,时至今日我也认为“拥抱变化”的提出有取悦某些人的成分,当然,作为一种方法论,想要推广,必须满足市场最大的需求,而这个行业最大的需求,就是业务的变化。因此理想化的一劳永逸的需求分析是不可能的。但“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用偏了就成了不想就做,边做边想,反而容易在整体上失去设计,这句宣言的“拥抱一切可能性”的精神,反而会因整体上的缺乏设计,而能够修改的空间很小,当需求变化的目标与一开始的代码很不兼容的时候,或者大幅度重构(工作量接近重写,而且重构没有重写那样顺畅的体验),或者采用“小修小补”的方式,以不断降低代码质量来“拥抱变化”,饮鸩止渴,至于“持续重构”,其风险和工作量又没人愿意承担,不是说“重构的第一原则就是不要重构”么?
这让我产生了非常大的疑惑,因为我心中的真理是“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需求变化自有其范围,我们要做的其实应该是,在计划的过程中考虑到种种变化的可能性并预留出空间,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随机应变”的不确定性上,“战已合而不知胜负者,无算也”,被“做了再说->修补->走人->接手人员骂娘”坑了的不是一个两个,当然这种现象应该归因于人员素质低下而不应把黑锅丢给敏捷,敏捷自有其建模、重构的方案,但我们往往想得太少,敲得太多,而对“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的错误解读可能会让人想得更少,敲得更多——而且返工得更多。
这是我当时对敏捷的怀疑,但出于对Martin Fowler等大师的敬仰,一直在认为是自己修为不够,不能理解精髓。直到看到酷壳网上的博文,才知道怀疑者大有人在,直到翻开《构建之法》112页,“敏捷宣言表明的是一些优先级,不必当作圣旨或者教条来争论”,才恍然大悟,自己果然是深中迷信权威的毒,“没有银弹”,“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些话,怎么就想不到呢。
就更想《构建之法》的好,如果大学就看到这本书,要少死多少脑细胞啊,读君一本书,胜思三年考,什么“终日而思”“须臾之学”的,说的就是这个。
回过头想想在学生毕业成为职业程序员的过程中,《构建之法》能雪中送炭的点。
首先,这是一本全景式图书,会让你更了解这个行业,能让毕业生在对行业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较少地感到惊讶和出乎意料,这是一本与现实接轨的教材。
其次,这是一本最佳实践式的书,涵盖了科学、健康的软件工程开展中的每个方面,介绍了种种方法论,但不是高高在上、纲领性的方法论,而是方法论的最佳实践,确实可用,拿来就用。
第三,这本书让人有情怀,学生对“古老的”瀑布教材或“舶来的”敏捷书籍,难免会缺乏信心:这东西行吗?适用于现代吗?适用于中国吗?而如果到各大论坛、社区、或者询问“过来人”,往往会收获更多的负面信息,让本来有情怀的学生失望,让本来就缺乏情怀的学生甘心。但很明显我们这个行业需要的是更有情怀的人才、更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如果学生在毕业前就俯首认输,行业还有什么希望可言?邹欣老师的教材会让学生知道“应该如此”而且“可以如此”,从这点上看,功德无量。
第四,这本书在介绍方法论的同时,居然会介绍方法论不适用的场景,介绍方法论在现实中是怎样跑偏的,这就好像讲下棋,“这样走,之后的发展会怎样怎样,所以不行”,怎样做会对,怎样做会错——什么叫宏观视角?什么叫最佳实践?什么叫算无遗策?就像画一棵决策树,向哪个分支走,结果会怎么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人信服。
第五,这本书在介绍方法论的时候,并没有把“人”放到“方法论”的下层,而是介绍了种种角色、有血有肉有情绪的人,能让学生了解到工作中接触的种种角色及其想法、诉求,避免“以程序为中心”思考问题,而懂得以人为中心来思考,毕竟程序要解决的,是人的事情。这个思想的转变,对程序员来说,至关重要。
这本书涵盖了现代软件工程的全部,每个章节甚至每个段落拿出来,都可以在实践中作为指导。
这是一本浓缩了无数精华的好书,搞软件的应该人手一册,就像每个兵家必备一本《孙子兵法》一样。
构建之法读后感2
标签:敏捷开发 过程 思想 领导 重要 代码 业务 市场 工作量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gong123/p/635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