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
函数原型:
int recv(SOCKET socket, char FAR* buf, int len, int flags);
参数说明:
len:缓冲区长度。
flags:指定调用方式。取值:MSG_PEEK 查看当前数据,数据将被复制到缓冲区中,但并不从输入队列中删除;MSG_OOB 处理
带外数据。
返回值:
若无错误发生,recv()返回读入的字节数。如果连接已中止,返回0。否则的话,返回SOCKET_ERROR错误,应用程序可通过WSAGetLastError()获取相应
错误代码。
函数原型:
ssize_t recvfrom(int sockfd, void buf, int len, unsigned int flags, struct socketaddr* from, socket_t* fromlen);
参数说明:
len:缓冲区长度。
flags:调用操作方式。是以下一个或者多个标志的组合体,可通过or操作连在一起:
(1)MSG_DONTWAIT:操作不会被阻塞;
(2)MSG_ERRQUEUE: 指示应该从套接字的错误队列上接收错误值,依据不同的协议,错误值以某种辅佐性消息的方式传递进来,使用者应该提供足够大的缓冲区。导致错误的原封包通过msg_iovec作为一般的数据来传递。导致错误的数据报原目标地址作为msg_name被提供。错误以sock_extended_err结构形态被使用。
(3)MSG_PEEK:指示数据接收后,在接收队列中保留原数据,不将其删除,随后的读操作还可以接收相同的数据。
(4)MSG_TRUNC:返回封包的实际长度,即使它比所提供的缓冲区更长, 只对packet套接字有效。
(5)MSG_WAITALL:要求阻塞操作,直到请求得到完整的满足。然而,如果捕捉到信号,错误或者连接断开发生,或者下次被接收的数据类型不同,仍会返回少于请求量的数据。
(6)MSG_EOR:指示记录的结束,返回的数据完成一个记录。
(7)MSG_TRUNC:指明数据报尾部数据已被丢弃,因为它比所提供的缓冲区需要更多的空间。
/*(MSG_TRUNC使用错误,4才是MSG_TRUNC的正确解释)*/
(8)MSG_CTRUNC:指明由于缓冲区空间不足,一些控制数据已被丢弃。
(9)MSG_OOB:指示接收到out-of-band数据(即需要优先处理的数据)。
(10)MSG_ERRQUEUE:指示除了来自套接字错误队列的错误外,没有接收到其它数据。
fromlen:(可选)指针,指向from缓冲区长度值。
发送
函数原型:
int sendto( SOCKET s, const char FAR* buf, int size, int flags, const struct sockaddr FAR* to, int tolen);
参数说明:
buf:待发送数据的缓冲区
size:缓冲区长度
flags:调用方式标志位, 一般为0, 改变Flags,将会改变Sendto发送的形式
tolen:addr所指地址的长度
返回值:
如果成功,则返回发送的字节数,失败则返回SOCKET_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