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设计模式使用方法总结

时间:2017-03-02 17:03:57      阅读:44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需求   代理模式   客户   通知   抽象   父类   克隆   空间   它的   

1.简单工厂

(1)如果想要完全封装隔离具体实现,让外部只能通过接口来操作封装体,那么可以选择简单工厂,让客户端通过工厂来获取相应的接口,而无需关心具体的实现。

(2)如果想要把对外创建的职责集中管理和控制,可以选择简单工厂,一个简单工厂可以创建很多的、不想关的对象,可以把对外创建对象的职责集中到一个简单工厂中,从而实现集中管理和控制。

2.外观模式

(1)如果你希望为一个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一个简单的接口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外观模式,使用外观对象来实现大部分用户需要的功能,从而简化客户使用。

(2)如果想让客户程序和抽象类的实现部分松散耦合,可以考虑使用外观模式,使用外观对象来将这个子系统和客户分离开来,从而提高系统的独立性和可移植性。

(3)如果构建多层结构的系统,可以考虑使用外观模式,使用外观对象作为每层的入口,这样可以简化层间调用,也可以松散层次间的依赖关系。

3.适配器模式

(1)如果你想要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但是它的接口不符合你的需求,这种情况可以使用适配器模式,来把已有的接口转换成你需要的接口。

(2)如果你想创建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类,这个类可以与一些不兼容的类一起工作,这种情况可以使用适配器模式,到时候需要什么就适配什么。

(3)如果你想要使用一些已经存在的子类,但是不可能对每一个子类都惊醒适配,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对象适配器,直接适配这些子类的父类就可以了。

4.单例模式

(1)当需要控制一个类的实例只有一个,而且客户端只能从一个全局的访问点访问它时,可以选用单例模式。

5.工厂方法模式

(1)如果一个类需要创建某个接口的对象,但是又不知道具体实现,这种情况可以选用工厂方法模式,把创建对象的工作延迟到子类去实现。

(2)如果一个类本身希望它的子类来创建所需的对象的时候,应使用工厂方法模式。

6.抽象工厂模式

(1)如果希望一个系统独立于它的场频的创建、组合和表示的时候。换句话说,希望一个系统只知道产品接口,而不关心实现的时候。

(2)如果一个系统要由多个产品系列中的一个来配置的时候,说句话说,就是可以动态的切换产品蔟的时候。

(3)如果强调一系列相关产品的接口,以便联合使用它的时候。

7.生成器模式

(1)如果创建对象的算法,应该独立于对象的组成部分以及他们的装配方式时。

(2)如果同一个构建过程有着不同的表示。

8.原型模式

(1)如果一个系统想要独立于它想要使用的对象时,可以使用原型模式,让系统只面向接口编程,在系统需要新的对象的时候,可以通过克隆原型来得到。

(2)如果需要实例化的类是在运行时刻动态指定时,可以使用原型模式,让系统只面向接口编程,在系统需要新的对象的时候,可以使用原型模式,通过克隆原型来得到需要的实例。

9.中介者模式

(1)如果一组对象之间的通信方式比较复杂,导致相互依赖、结构混乱,可以采用中介者模式,把这些 对象相互的交互管理起来,各个对象都只需要和中介者交互,从而使得各个对象松散耦合,结构也更清晰易懂。

(2)如果一个对象引用很多的对象,并直接跟这些对象交互,导致难以复用改对象,可以采用中介者模式,把这个对象跟其他对象的交互封装到中介者对象里面,这个对象值需要和中介者对象交互就可以了。

10.代理模式

(1)需要为一个对象再不同的地址空间提供局部代表的时候,可以使用远程代理。

(2)需要按照需要创建开销很大的对象的时候,可以使用虚拟代理。

(3)需要控制对原始对象的访问的时候,可以使用保护代理。

(4)需要在访问对象执行一些附加操作的时候,可以使用智能指引代理。

11.观察者模式

(1)当一个抽象模型有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的操作依赖于另一个方面的状态变化,那么久可以选用观察者模式,将这两者封装成观察者和目标对象,当目标对象变化的时候,依赖于它的观察者对象也会发生响应的变化。这样就把抽象模型的这两个方面分离开了,使得他们可以独立的改变和复用。

(2)如果在更改一个对象的时候,需要同时连带改变其他的对象,而且不知道究竟应该有多少对象需要被连带改变,这种情况可以选用观察者模式,被更改的哪一个对象很明显就相当于是目标对象,而需要连带修改的多个其他对象,就作为多个观察者对象了。

(3)当一个对象必须通知其他的对象,但是你又希望这个对象和其他被它通知的对象是松散耦合的。也就是说这个对象其实不想知道具体和其他被通知的对象。这种情况可以选用观察者模式,这个对象就相当于是目标对象,而被它通知的对象就是观察者对象了。

12.命令模式

(1)如果需要抽象出需要执行的动作,并参数化这些对象,可以选用命令模式。将这些需要执行的动作抽象成为命令,然后实现命令的参数化配置。

(2)如果需要在不同的时刻指定、排列和执行请求,可以选用命令模式。将这些请求封装成为命令对象,然后实现将请求队列化。

(3)如果需要支持取消操作,可以选用命令模式,通过管理命令对象,能很容易地实现命令的恢复和重做功能。

(4)如果需要支持当系统崩溃时,能将系统的操作功能重新执行一遍,可以选用命令模式。将这些操作功能的请求封装成命令对象,然后实现日志命令,就可以在系统恢复以后,通过日志获取命令列表,从而重新执行一遍功能。

(5)在需要事务的系统中,可以选用命令模式。命令模式提供了对事务进行建模的方法。命令模式有一个别名就是Transaction。

13.迭代器模式

(1)如果你希望提供访问一个聚合对象的内容,但是又不想暴露它的内部表示的时候,可以使用迭代器模式来提供迭代器接口,从而让客户端只是通过迭代器的接口来访问聚合对象,而无须关心聚合对象的内部实现。

(2)如果你希望有多种遍历方式可以访问聚合对象,可以使用迭代器模式。

(3)如果你希望为遍历不同的聚合对象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可以使用迭代器模式。

14.组合模式

(1)如果你想表示对象的部分——整体层次结构,可以选用组合模式,把整体和部分分操作统一起来,使得层次结构实现更简单,从外部使用这个层次结构也容易。

(2)如果你希望统一地使组合结构中的所有对象,可以选用组合模式,这正是组合模式提供的主要功能。

15.模板方法模式

(1)需要固定定义算法骨架,实现一个算法的不变的部分,并把可变的行为留给子类来实现的情况。

(2)各个子类中具有公共行为,应该抽取出来,集中在一个公共类中去实现,从而避免代码重复。

(3)需要控制子类扩展的情况。模板方法模式会在特定的点来调用子类的方法,这样只允许在这些点进行扩展。

16.策略模式

(1)出现有许多相关的类,仅仅是行为有差别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策略模式来使用多个行为中的一个来配置一个类的方法,实现算法动态切换。

(2)出现同一个算法,有很多不同实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策略模式来把这些“不同的实现”实现成为一个算法的类层次。

(3)需要封装算法中,有与算法相关数据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策略模式来避免暴露这些跟算法相关的数据结构。

(4)出现抽象一个定义了很多行为的类,并且是通过多个if-else 语句来选择这些行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策略模式来代替这些条件语句。

设计模式使用方法总结

标签:需求   代理模式   客户   通知   抽象   父类   克隆   空间   它的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tiankuokuo/p/6484890.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