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例子 comment nothing apply rac 实现 word ide paste
转自:http://blog.csdn.net/jasonding1354/article/details/46507595
Scala不能定义静态成员,而是代之定义单例对象(singleton object)。以object关键字定义。
对象定义了某个类的单个实例,包含了你想要的特性:
object Accounts{
private var lastNumber = 0
def newUniqueNumber() = { lastNumber += 1; lastNumber}
}
当你在应用程序中需要一个新的唯一账号时,调用Account.newUniqueNumber()即可。
对象的构造器在该对象第一次被使用时调用。
在下面几个场景下可以使用Scala单例对象:
- 作为存放工具函数或常量的地方
- 高效地共享单个不可变实例
- 需要使用单个实例来协调某个服务时
类和单例对象间的差别是,单例对象不带参数,而类可以。因为单例对象不是用new关键字实例化的,所以没机会传递给它实例化参数。每个单例对象都被实现为虚拟类(synthetic class)的实例,并指向静态的变量,因为它们与Java静态类有相同的初始化语义。
不与伴生类共享名称的单例对象称为独立对象。它可以用在很多地方,例如作为相关功能方法的工具类,或者定义Scala应用的入口点。
当单例对象与某个类共享同一个名称时,它就被称为是这个类的伴生对象(companion object)。类和它的伴生对象必须定义在同一个源文件中。类被称为是这个单例对象的伴生类(companion class)。类和它的伴生对象可以互相访问其私有成员。
class Account {
val id = Account.newUniqueNumber()
private var balance = 0.0
def deposit(amount: Double){ balance += amount }
...
}
object Account { //伴生对象
private var lastNumber = 0
def newUniqueNumber() = { lastNumber += 1; lastNumber}
}
注意:
- 类的伴生对象可以被访问,但并不在作用域当中。Account类必须通过Account.newUniqueNumber()来调用伴生对象的方法。
- 在REPL中,要同时定义类和对象,必须用粘贴模式。键入:paste
,然后键入或粘贴类和对象的定义,最后一Ctrl+D退出粘贴模式。
我们通常将伴生对象作为工厂使用。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不需要使用’new’来创建一个实例了。
class Bar(foo: String)
object Bar {
def apply(foo: String) = new Bar(foo)
}
一个object可以扩展类以及一个或多个特质,其结果是一个扩展了指定类以及特质的类的对象,同时拥有在对象定义中给出的所有特性。
扩展类的一个有用的使用场景是给出可被共享的缺省对象。举例来说,考虑在程序中引入一个可撤销动作的类:
abstract class UndoableAction(val description: Sting) {
def undo(): Unit
def redo(): Unit
}
object DoNothingAction extends UndoableAction("Do nothing") {
override def undo() {}
override def redo() {}
}
//打开和保存功能尚未实现
val action = Map("open" -> DoNothingAction, "save" -> DoNothingAction, ...)
DoNothingAction对象可以被所有需要这个缺省行为的地方共用
有时,你可以混入像debugger或logging之类的特质来构建对象帮助调试对象,这样使得构建的对象实例具有log之类的方法:
trait Debugger {
def log(message: String){
//do something with message
}
}
//no debugger
val child = new Child
//debugger added as the object is created
val problemChild = new ProblemChild with Debugger
标签:例子 comment nothing apply rac 实现 word ide paste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unyaxue/p/6529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