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style io strong 数据 问题 log size sp on
上学期学信息论这门课的时候,接触到了通信复杂度这个话题。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领域。70年代时,姚期智老师也在这个领域作出了重要的成果。
借用Matrix67文章里的一段话,介绍一下通信复杂度的定义。
通信复杂度(communication complexity)主要研究这么一类问题: A 持有数据 $x$ , B 持有数据 $y$ ,他们想要合作计算某个关于 $x$ 和 $y$ 的二元函数值 $f(x, y)$ ,两人至少需要传输多少 bit 的数据才能算出$f(x, y)$的值?
下面举两个有趣的例子。这两个例子,都来自于课堂当中。前一个例子是往年的考试题,后一个例子是老师留下的思考题,不过没有留下解答。
注:下面约定两人中只要有一个人算出$f(x,y)$即算作完成计算。
Problem 1:
A和B分别持有一个不超过n的整数x和y。已知其中一个人手里的数是对方的2倍,现在要计算两人手中的数之和,要传送多少bit数据?
很明显存在$O(\log n)$的方案:A把他手里的数的二进制编码传给B,B就能完成计算了。
很快你会发现,用不着这么麻烦。A和B手里的数在二进制编码上,只有末尾0的个数不一样。实际上A只要把手中的数末尾0的个数告诉B就可以了。
由于末尾0的个数是$O(\log n)$的,编为二进制只要$O(\log \log n)$位即可。
不过,这个做法明显还没有充分利用条件。我们只用到了一个人手中的数是另外一个人的$2^k$倍,也就是说4倍,8倍,不知道是2倍,4倍还是8倍都可以用这个方案。而题目限定了只能是2倍,因此一定还有优化的空间。
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实际上,只要发2个bit就可以了。注意到二进制编码末尾0的个数相差1,因此A只要发出末尾0的个数除以4的余数,也就是二进制后两位,那么B就能知道他的数是A的一半还是两倍。
举个例子,A发来了11(3),B的末尾0个数除以4的余数是2,那么B就知道他的数一定是A的一半。否则,A应该发来1才对。
到这里,发送1个bit的方案也就一目了然了:两个人末尾0的个数必然是一奇一偶,所以A的末尾0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其实不必交流任何信息,B也能知道。
于是,A可以不用发出末尾0个数的二进制最后一位,也就是A只要发出:
x的二进制表示中末尾0的个数的二进制表示的倒数第二位
B就能完成计算。
只看结果,似乎这个方案的设计匪夷所思。然而其中的推理过程,每一步都顺理成章。
Problem 2:
现在考虑三个人的情况。如果现在有ABC三个人,每人有一个$n$位的二进制数,分别叫xyz。
不同的是,他们的数不是拿在手里,而是贴在额头上。
这也就是说,每个人知道另两个人的数是什么,却不知道自己的数是什么。
他们在互通信息的时候,只要一个人发出信息,另外两人都会收到。
对于3个0-1数码来说,可以定义众数。
也就是说,3个数码中出现了2个以上的0,众数就定义为0.否则,其中一定有2个以上的1,众数就定义为1.
更一般地,对于三个n位二进制数,众数定义为每一位分别取众数再连起来。举个例子,三个人手里的数分别是:
0011001
1101100
1001110
那么众数就是:
1001100
回到我们的题目。现在我们想要计算:x,y,z的众数中,1有奇数个还是偶数个?(例子中的答案是奇数个,因为有3个1)
很明显的办法是发$n$位:A把B头上的数发出来,那么B就知道了自己头上的数,从而知道了所有的信息。
能不能更快呢?
由于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标准答案,我写一下我自己的解法。先说结论,2bit即可。
注意到若三个数码的众数是1,可以分为两种可能:三个数码都是1,或者两个是1,一个是0.
假设在n位中,前一种情况发生了p次,后一种情况发生了q次。题目要求的就是p+q的奇偶性。
我们先看如下方案,发送$2\log n$位:
A先看B和C头上的数,有多少位两人都是1? 将这个数a的二进制表示告诉大家
然后B看A和C头上的数,有多少位两人都是1?将这个数b的二进制表示告诉大家
最后C看A和B头上的数,有多少位两人都是1?将这个数c记在心里。
我们考察a+b+c的值。
如果有一位三个人都是1,那么三个人都会看到:另两个人头上这一位都是1,也就是这一位被算了三次。
如果有一位只有两人是1,那么只有一个人(这一位头上是0的那个)会看到另两个人头上这一位都是1,这一位被算了一次。
所以$a+b+c=3p+q$,它与$p+q$的奇偶性是一样的!于是C就能得到答案。
由于算奇偶性只要二进制的最后一位,所以A和B只要分别把a和b的二进制最后一位告诉大家,C就能知道答案了。我们只用了2bit
Open Question:
有没有1bit的方案?
标签:style io strong 数据 问题 log size sp on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dc93/p/393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