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构建之法》第一章读后感

时间:2017-04-09 14:30:19      阅读:12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可维护性   通过   学生   评价   需求   计算   软件开发   时间   工程   

     身为本科计算机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构建之法》,这几天读了这本书的一部分,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第一章中讲述了学生和老师的关系,老师在课堂上也有所提及,要我们学好软件工程,并应该努力的去编程,老师起到的作用就是督促我们,给我们学习的压力,这样才能在软件工程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稳。而大多数人在编程的路上总是被懒惰所打败,不愿意去做认为是枯燥的,或者认为自己做不到,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总是糊弄完事,在读了一部分这本书之后,或许会有另一种感受。

     接下来写一些小的认识:

     1、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2、软件工程的核心部分:构建管理、源代码管理、软件设计、软件测试和项目管理等

     3、软件开发的难题:复杂性、不可见性、易变性、服从性、非连续性

     4、目标: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说明;通过一定的软件流程,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足够好”的软件说明;并通过数据和其他方式展现所开发的软件是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的说明。

     并且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软件工程:

 1 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2 通过一定的软件流程,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足够好”的软件

 3 通过数据和其他方式展现所开发的软件是可以维护的继续发展的

之前提到了“足够好”,那么什么是足够好?不仅仅是没有bug,评价软件的维度包括:用户满意度、可靠性、软件流程的质量、可维护性等。

 

《构建之法》第一章读后感

标签:可维护性   通过   学生   评价   需求   计算   软件开发   时间   工程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biggermin/p/668464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