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软件工程师的职业成长

时间:2017-05-01 01:24:57      阅读:19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span   版本   作用   任务   速度   团队   提高   style   综艺节目   

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是有不少版本的,据书中介绍,证明个人能力的方法和模型有以下几种:

职业发展--考级之路

职业成长--Steve McConnell版本

职业成长--大公司版本

职业成长--自我评估

版本有很多,关键是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成长之路。所谓的版本也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借鉴的机会而已。

巴克斯顿说技能的反面是“解决问题”。在学习算法技能的过程中,如果真想提高自己的技能的话,首先应该把基础打好,通过不断地练习,把低层次的问题都解决掉,这样你才能有时间去解决较高层次的问题。

知道理论的人实践能力并不一定就好,往往需要我们把理论放到实际运用中来使理论更加鲜活,更加明朗,这时候也才能体现出理论知识的作用。书中说练习之后,如果真想把模仿的产品推向市场,有两个问题。口诀是公开的,你可以抄,别人也可以抄。这时候就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优势,通过自己的能力来使这个口诀的运用更加简单易懂,最好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当然这个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丢失了该有的部分。既然老师说的事魔方的例子,蜗居想到了之前看的一档综艺节目,那里面的魔方选手除了比速拧外,还有盲拧,前者考虑到的更多是大脑运转速度,手指灵活程度,对公式的用法等,而后者首先很考察选手的记忆能力,然后就是运用公式的能力了,有些人的速拧很好,盲拧却不一定很好,有些则相反。运用到我们软件工程上来说可以是程序的运行速度和内存等性质。书中的第二个问题是各地市场和用户需求往往不一样,按口诀执行之后,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这时的确是需要灵活应用的能力,而这个能力自然是需要我们一遍遍的练习的。

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就是写代码,相关专业的练习也是以阅读代码,写代码为主,但是我们并不是盲目地以写代码而写,在这其中还需要考虑代码的构造之类的。

接下来我想谈谈对书中的P70页的案例的看法。

我先简单说明一下案例过程。程序员小飞原计划三天时间来完成某一个任务。在第三天下午的时候,在这个项目已经快完成的情况下,他意识到之前设计中的弱点,他应该采取另一种办法,才能避免后面集成阶段的额外工作。但是如果现在改弦更张的话,自己的能力会被老板和同事们怀疑,而如果继续下去的话,那么后面团队必将花更多的额外的时间在后续集成上。

我个人是支持第一种做法的。首先,一个项目的开始构思是很重要的,案例中的小飞在这方面还是有点缺陷的。然后,既然感觉“错”了,那就没必要继续下去,因为这关乎整个工程的实现,尽管后续集成可以花时间来解决,但是,后续集成所花的时间在本来计划里应该是没有的,我们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而使得别人的工作量增大。案例中说的会让老板同事们看不起这种事,个人认为自己的能力就摆在哪,别人并不就会因为一次失误儿怀疑你的能力。怕怀疑的人只能说是自身能力不足,或者是不够自信。跟老板说明原因后,相信开明的老板会体谅你的失误的,毕竟谁没个犯错误的时候。

软件工程师的职业成长

标签:span   版本   作用   任务   速度   团队   提高   style   综艺节目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ytmy7/p/679084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