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触摸 过程 习惯 运行 开始 deb 输出 导致 代码
第一年参加省赛,也是我接触acm半年多的第一个正式省级赛事,这半年来我为acm付出的可能很多,但经历过这次省赛后,给我唯一的感觉就是,还不够多。
直接分析题目吧,开始拿到试题后我读的是A题,然后我的队友好像是开始读BC,我读完A题就确定这是一道水题,然后没多加分析就开始写了,中间过程有很多的差错,导致我们差不多30多分钟才2A了这道水题,之前的一次WA是因为少输出了一个#号……。总而言之还是不太习惯这种大赛场面,由于被各种高校包围,所以我们全场基本都是在吵杂的讨论声度过的,导致读题及其难以专心。在这也要提到的是一个英语的问题,其实在我们队可能英语我可能要负担的更多,但这次比赛之前由于我做的英语题题目数量还是远远不够多,所以导致我在比赛过程读题极其不顺利,耽搁了很多做题的时间。然后xh0告诉我B题是一个简单的搜索,也清楚的告诉了我题意,让我去写。但我写着写着,发现这道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再看下榜,发现一个A的都没有,赶紧放下题目,看榜发现有人A了G,E,L,然后我就去攻读L,把E留给xh,把G留给hx。后来hx也不负众望地在87分钟成功通过了G题。这时候我们其实心态是有点浮躁的,因为看了下周围,发现大部分都是2-3题,所以就有点飘了,导致我看L题看了大概半个多小时都看不懂它究竟要干什么,而我的队友也跟我一样没有太大的进展。之后我不断地去看用例和深挖L题的一些字眼,终于大概蒙出了题意(而赛后证明我蒙错了一个点,英语一定要好好复习啊!!!),然后把题意告诉了hx,让他去打,然后我继续看一道AC人数较多的J题。而xh还在执着那道B题,其实我告诉他这道没人A的可以放一下,但是他还是坚持他可以。大概过了差不多1个多小时,华农的举办方每人发了一份M记,华农特产酸奶,香蕉和巧克力(参赛费就只能拿回这些了..),吃饱喝足后,因为L题hx用了自己不熟悉的c++,导致整个程序一直出错却找不到错误,而我也一直在纠结J的题意,xh也放弃了B转向E,其实E我看了下是可以做的,只是数据规模太大导致这道题难度上升了好多好多。到了比赛结束前一个小时,我基本摸清了J题题意,发现有点麻烦,就选择放弃了,然后xh一直在纠结E题,hx用C把原来C++的代码重新改回来了,但依然不能顺利地运行。剩下的时间我们就基本是把希望寄托在L题上了,因为看了下榜3题就能有铜,但很遗憾地是到最后还是不能A(原因是代码没实现好,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弄错了题意的一个点),但我坚信如果我们能做快点这题是完全可以后期debug然后A掉的。其实我们参赛就没想过奖,但是这次还是让我们触摸到了那种拿奖的喜悦与兴奋,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很多我们队的缺点和问题,下面我总结一下吧。
1.英语能力还不足以顺利阅读题目,导致我们很多时候卡读题很久,日后必定要多做英文题目,多积累生词,这是程序设计竞赛,英语不能成为绊脚石。
2.对于坐在我们隔壁华农的一支队,他们应该是16的,他们其实A,G题A的比我们还慢,但是最后他们顺利A出了L而我们却失败了。其实对于同样是16的接触acm半年的其他高校新生,我们是有信心能平起平坐的,但是这场比赛却拉开了差距,据我观察主要是他们团队协作的更好,更多地交流和分工,其实我觉得最好的团队合作模式,应该是一人打题,另外两人读题和讨论,但是在我们现在这个阶段其实很难做到,希望以后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模拟赛来做到这一点。
3.比赛环境对我们自身其实不应该有这么大的影响,无论别人做了多少,拿了多少气球,都不是自己的。而且只要更加专心地看题,就不会被周围的环境影响。比赛结束后的那一晚,我整整看了一晚题,其实专心地那种状态看题是更加容易了,我在反思为什么自己比赛进入不了那种状态,还是一个抗干扰能力需要锻炼的问题。
4.平时的锻炼还不够拼,对于一个ZQU的学生,我认为是可以有更多地时间放在ACM上的,我回来看完题后发现我们做的实在是太慢了,虽有读题的问题,但是打题也是很慢很慢,所以我坚定要加大训练的决心,我们觉得在暑假之前,可以把部分刘汝佳紫书的题目刷完,然后在平时的星期三下午可以刷CF加强一下团队合作的训练,暑假是一个跃升的机会,但暑假之前的这段时间也是稳步上升的契机。趁热打铁,有了这次省赛的经验和投入,我觉得集训队在训练上会做得越来越好!
虽然这次省赛目标不是奖,但以后比赛的追求必将越来越高,如果说这次是一次遗憾,那么我希望下次能拼个无怨无悔。对于acm,只有怀着持续长久的热情,我觉得才有机会坚持下去,对于没有这种体验的人,其实离开也不一定是坏事。再附上CLJ的一句话,成功的路并不拥挤,因为大部分人都在颓。
标签:触摸 过程 习惯 运行 开始 deb 输出 导致 代码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Jadon97/p/683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