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pre set rc.local 执行 单用户 这一 输入输出 输入 default
这里大概介绍一下系统启动的大概框架仅限CentOS 6 启动流程,因为系统版本不同启动也是有区别的,方便看到系统启动时哪里出问题可以及时排错,也是因为说深了臣妾也做不到啊~
[root@CentOS6 lib]# ll /boot/vmlinuz-2.6.32-642.el6.x86_64 -h
-rwxr-xr-x. 1 root root 4.1M May 10 2016 /boot/vmlinuz-2.6.32-642.el6.x86_64
启动速度7最快 6其次 5最慢
6 启动基于d-bus
5启动是有依赖关系的串行
7用到谁启动谁如果有依赖的话,被依赖的那个包会“假装”启动。这样节约时间,启动速度就显得快了。
这里需要了解一下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非常强大的系统管理工具,在CentOS5|6|7中版本都不一样
系统启动时是分几个阶段来启动的,存在于硬盘第一个扇区,在MBR前446字节当中,这里称为grub的第一阶段。可以通过446字节找到第一点五阶段。把里面的ext4驱动读取出来加载进去,就可以识别boot了
第一点五阶段,我们称之为过渡,来识别第二阶段内容,存放在MBR之后的一些扇区。
第二阶段的内容存在 /boot/grub目录下,其中grup.conf文件很重要,用来存放操作系统的内核文件和存放了操作系统的根,找到根之后挂载操作系统,然而根的操作系统在哪里找呢,在kernel下面/initrd 这一行存放的就是操作系统的驱动。
0 - hal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关机
1 - Single user mode 单用户模式(root 自动登录), single,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The same as 3, if you do not have networking) 多用户模式,启动网络功能,但不会启动NFS ;维护模式
3 - Full multiuser mode 多用户模式,正常模式;文本界面
4 - unused 预留级别;可同3
5 - X11 多用户模式,正常模式;图形界面
6 - reboo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重启
id:5:initdefault: 这一行把中间的是5代表启动时启用图形界面,也可以修改成别的你需要的界面例如3
/etc/rc.d/rc#.d "#是一个数字"文件里存放的都是软连接,写着每个系统启动或关闭的顺序 K*代表关闭顺序 数字越小,通常为依赖别的服务,所以要先关闭。S*代表启动顺序 同样数字越小,越先执行,但是这里先执行的是被依赖的服务。 当然不是每个服务都是处于常用服务状态,关了不合适,开着还浪费资源这样就有了Xinetd这个代理,所有不常用的服务挂到Xinetd下面,Xinetd就在需要的时候会负责开启或者关闭他所代理的服务的状态。在/etc/rc.d/rc2|3|4|5.d每个文件的最后一个文件是S99local最后启动的,这一个开机脚本,可以把自己生产中需要的脚本写进里面,而且不用担心依赖关系。
查看atd服务的开启关闭状态
[root@CentOS6 rc3.d]# chkconfig --list atdatd 0:off 1:off 2:off 3:on 4:on 5:on 6:off
设置主机名 设置欢迎信息 激活udev 和selinux 挂载/etc/fstab 文件中定义的文件系统 检测根文件系统,并以读写方式重新挂载根文件系统,等于计算机启动的时候会挂载两次根,第一次只读挂载,第二次变成可读可写。 设置系统时钟 激活swap 设备 根据/etc/sysctl.conf 文件设置内核参数 激活lvm 及software raid 设备 加载额外设备的驱动程序 清理操作
下面附加一下grub.conf文件的最基础几行,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写一下
default=0(设定默认启动的菜单项;落单项(title) 编号从0 开始)
temeout=3(指定菜单项等待选项选择的时长)
title: CentOS 6.8(定义菜单项“标题”, 可出现多次)
kernel /vmlinuz root=/dev/sda1 (查找stage2 及kernel 文件所在设备分区)
initrd /initramfs-2.6.32-642.e16.x86_64.img(启动选定的内核或操作 系统时进行认证)
标签:pre set rc.local 执行 单用户 这一 输入输出 输入 default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MYue/p/6852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