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产品思维 产品理解
以此文作为一个开端与备忘。主要记录当前最初的想法,他日回头再看是否具有价值的参考标准。
想去做产品的背景:
最近,公司的战略方针发生了一些变化。继前几年研发投入之后,现在公司需要将研发成果转化成收益。公司开始以业务进行推动研发,从重研发转为重业务。在大量的业务驱动下,研发人员做得更多的工作都是移植性的工作或者定制型工作,这对个人技术能力没有太多的成长;其次开发任务重,人员少,所以研发人员做得工作不一定是最擅长和有效的,工作没有重心并且杂乱。这种没有获得感和成就感的工作无法激起研发人的潜力,并且让人有一种被荒废的恐惧。
其次,基于公司财务的巨大压力,公司必须先活着,所以业务发展很重要。没有好的营收,公司就需要在工资体系上想办法,开源节流,而研发人员大多以固定工资为收入保障,如果看不到效益,更多的人选择跳槽来提升自己的收益。而公司面临部分精英的离职,这对整个研发的核心团队带来一定的冲击,最大的副作用就是研发内部的凝聚力下降。
最后,因为公司发展方向的问题,引入新的业务方案,也就引入一批新的团队势力。本来新老势力是业务互补,更好推出业务,不过老派势力与新派势力还是发生了一些摩擦。一方面来自业务的熟悉程度不一样,老派势力为公司发展付出了三到四年的时间,希望能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收益,而新势力想甩开老势力独挡业务;另一方面,新派势力依据业务优势并不看好老派势力的业务及人员工作能力,并且有具有了绝对的领导权,所以排斥老派势力,在实际工作中不给于资源支持明显,这种气氛让人厌烦。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或认识问题、或格局问题、或真实存在,上述仅个人的一种感受和牢骚。而个人本身对公司具有极其深厚的感情,不愿离开又想为公司做出更大的价值,结合自己平时的关注点,突然觉得个人更愿意走进市场一线,和客户进行沟通、讨论,掌握第一手的市场资料;同时对于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有很多思考,想去市场去验证这种思想的正确性和价值,为提供更好的产品功能;同时个人在技术上没有突破性的贡献,仅完成了工作,没有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当然这也受限于公司当前的业务特征)。如果想要创造更大的价值,个人觉得就需要从客户沟通、客户需求提炼、产品功能设计、交互体验设计、推动产品测试、研发等各个方面做出贡献,所以有意愿进入产品这个方向。
对产品的最初的理解:
突然发现,个人经常思考的重点是产品的功能是否合理,体验是否简单明了及合理,市场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客户最终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隐藏的痛点是什么,我们要提供什么样的方案,这些方案是否真正的解决了客户的痛点,我们产品有没有前瞻性和延续性,我们的市场应该如何的扩展等等。个人感觉很多的想法,也不惧怕市场的嘲笑,想要冲在第一线,但是却都停留在想的阶段。这让我觉得真的是否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还是“天马星空、不切实际”的乱象,还是“有点意思”?我想去真正的一线去感受、定位和领略,不愿意只做想的事情,何况没有具体的影响力,就算想的方法也不一定付出实践。虽然很多时候我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事后验证还是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会被别人给予嘲笑与否定。这种嘲笑和否定是对公司未来的极度不负责任,任何新的想法应当被认真的思考和评估,所以我看不起这种肤浅的行为方式。这会扼杀一个人的努力,我不认输,我还要去证明,我必须有所行动。在这样的冲动和无知下我决定去做产品。
我现在的理解是,做产品就是不断的和客户沟通,整理和挖掘需求,挖掘用户想要的业务;在这个的基础之上进行需求的扩散和收敛;最后形成一个好用的产品方案,提供给研发和设计进行设计。这里面主要涉及几个关键得面:
第一、谈。
与客户谈,了解客户的本意需求,并挖掘潜在需求,最好能挖掘是具体的业务需求。识别用户的痛点,进而提供解决方案,去引导用户识别自己真实想要的内容。
与设计谈,主要看如何提供人性思维的自然规律,提供用户简单、合理、有价值的交互和呈现内容。
与研发谈,谈每个功能和技术实现的扩展性及可能的前瞻性。从技术角度解决客户的问题及未来的演进和发展。
第二、思。
用户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之道。所以我们在一线交谈的基础上挖掘潜在的痛点和需求,思考用户的具体使用的实际环境和关注焦点,操作的特性,流程的自然、流畅、合理等。然后为用户提供简约、一目了然且自然的交互。
第三、验证。
我们往往没有办法一次性完成一个产品的最终效果。那么就要去不断的迭代验证。一方面对既有的方案进行调研,时时反馈是否使用上合理、理解上合理、功能上合理。一方面时刻与市场沟通反馈,确保用户需求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当然,涉及的工作可能还有很多很多,这只是当前对此项工作的设想。从今天开始,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正式的涉入,打破0到1的认识,希望在未来能有所作为,创造价值,加油。
产品,我来了!
本文出自 “zhouhb”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hongbin0720.blog.51cto.com/3305400/1927756
标签:产品思维 产品理解
原文地址:http://hongbin0720.blog.51cto.com/3305400/1927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