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正确的思考

时间:2017-05-21 14:46:15      阅读:19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心灵鸡汤   提升   为什么   微信公众号   打开   开始   创新   八卦   follow   

一说到“思维”、“思考”,很多人开始觉得沮丧或者不屑一顾:沮丧是因为,我们普遍认为,思维能力是一种天赋,而非后天培养;不屑一顾是因为,很多人觉得,去训练什么看不清摸不着的思维,不如去学点数学来得实在。

首先,关于思维的天赋,一些人似乎天生善于思考,好像这是个智商问题。然而,好的思考者不一定高智商,比如,保罗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所有高创造力的人群中,70%的人智商测试都低于135。

实际上,有效思考很大程度上是习惯问题,而非智商问题。差的思考者,全盘接受现成的信息,想当然地认为某个问题就是某个原因导致的。而好的思考者在碰到问题时,习惯于不采取想当然的答案、而是去思考问题背后的本质以及解决问题的其它可能性。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善于思考的人,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因为,他们的良好思考习惯,让他们的思维能力越来越强,而当思维能力越强的时候,他们越能够反思自己思维方面的不足,从而更快地改善。

也就是说,好的思考者与差的思考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所产生的差异是指数级的,就像下面这张图。

技术分享

其次,关于如何训练。以前我们都认为,在学习某个学科的时候,就能自动锻炼思维,但很多研究都发现,思维是需要专门训练的。

比如,很多人觉得,学习数学就可以训练逻辑思维了,然而实际并非如此。一些数学好的人,在解决问题方面,并不比其他人的逻辑更加严密。

总而言之,思维习惯是可以训练的,而且是值得单独训练的。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来了: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思维呢?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创造思维、批判思维、收敛思维。为什么是这三个呢?我们从思考的意义来看。

根据定义,思考是一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帮助我们阐述或解决问题、做出决定。

所以,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并不是思考,思考的终极意义是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哪些思维能力更加重要了。因为,当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这三种能力:

创造思维:把你的思路打开,这样可以迸发出很多非常规的想法。

批判思维:去判断,这些想法是否靠谱,是否切中了问题本质。

收敛思维:将这些零散的想法进行结构化,这一步也是将头脑中的想法沟通出去的一个过渡阶段,因为有了结构,沟通才是有效率的。

他们三者的作用和特点,如下图:

技术分享综合一下之前的文章,简单说说这三种思维的培养吧。

创造思维的习惯培养,关键是需要什么呢?好奇心。

小孩子都是很有好奇心的,每天有很多问题,但父母厌倦了回答问题,之后进入校园之后,需要照顾那么多小孩的老师,更是无暇顾及每个人的问题。

长大之后的现在呢?随处可见的各类文章越来越倾向于激发情绪、而非启发思考;各类新闻报刊也是将大众的好奇心引向名人隐私、娱乐八卦、而非科学。

即便市面上那些打着自我提升旗号的书,也都充斥着心灵鸡汤、穿衣打扮、职场厚黑。

我们的好奇心就是这样渐渐消逝的??

如果你仍然希望自己可以重拾思考习惯,想要训练自己的创造思维,此前的这篇文章或许可以供你参考。为什么你思维严谨却没有创新?

批判思维的习惯培养,关键是需要什么呢?抛弃观点/立场,转而关注事实。

此前在训练营里,有这样的练习:给出一段话,隐藏了一些前提,然后让大家判断,是否符合演绎推理。

然后,很多人会觉得不符合,理由是:这结论不对啊。

这其实就是立场出发所导致的问题,我们常常看到结论符合自己认知的文章,就觉得推理过程一定没有问题,而一旦结论不符合自己的认知,就觉得作者在瞎扯,却不会去思考,推理的前提是什么、推理的逻辑是什么,从而客观地看待最终的结论。

想要训练自己的批判思维,此前的这篇文章或许可以供你参考。我们的独立思考:既不独立,也不思考

收敛思维的习惯培养,关键是需要什么呢?框架。

无论你是从问题出发,先有框架然后进行思考,抑或是,先有很多零散想法,再将它提炼出一个框架,对自己的思维查漏补缺,共同点都是,要有框架。

另外,我们的大脑在接受外部信息时,更倾向于听到归类分组、有规律的信息。所以,收敛思维,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完善、沟通更加有效。

想要训练自己的收敛思维,此前的这篇文章或许可以供你参考。咨询费1小时3千,他们的思维你学得会

所以,你想抱着资金破产,还是去积累资本增值?

更多干货,请移步个人原创微信公众号“圈外”(ID: iquanwai)。我就是那个反鸡汤反鸡血、坚持原创、不要赞赏、还请你吃饭的孙圈圈啦。(只想喝鸡汤打鸡血的就别来啦,我们在一起不会幸福的~)。

正确的思考

标签:心灵鸡汤   提升   为什么   微信公众号   打开   开始   创新   八卦   follow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iyifang/p/688466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