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end 目的 注入 ioc 依赖 修改 spring 更改 ctc
IOC(inversion of control)的中文解释是“控制反转”或者“依赖注入”,它的实现目的是:我们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来控制程序的流程,达到程序代码的优化。初学者往往弄不清楚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反转”或“依赖注入”来优化我们的代码。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说说我对IOC程序设计原则的认识,以及它是怎么样把我们的程序弄“活”的。
一、名词解释
首先我想说说我对“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的认识。
1、控制反转:
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平时写代码,“一段代码会完全控制了程序的流程”,因为我们习惯于用new关键字来创建对象,再通过对象来调用它的方法。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是如果此时我们的需求发生了一点改变,我们就不得不修改源代码,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硬编码(hard-coding)”,而修改源代码是程序设计的大忌,这违反了程序设计的“开闭原则”,即对扩展是开放的,对修改是关闭的。
当我们写完代码时,我们的程序只能执行小猪吃东西,可是如果此时需求要求我们要小狗吃东西,是不是我们的代码又要变了呢。此时我们引入了配置文件,我们事先在配置文件中已经配置好了该是谁吃东西,等到程序运行时,程序会读取配置文件中的值通过反射机制创建一个我们需要的对象,再调用它的eat方法就ok了。这样看来,我们程序的执行流程控制权是不是转交给了配置文件了呢,而程序代码自己却成了被控制的对象,这就是实现了“控制反转”了。
2、依赖注入:
在讲依赖注入之前,我想先讲一讲依赖注入的三种实现方式。
(1)构造注入, 是通过构造器方法注入实例变量
(2)设值注入,是通过setter方法注入实例变量
(3)接口注入,是通过接口方法注入实例变量
问题思考:依赖注入有什么作用呢?
此时我们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可是当我们考虑到配置文件时,我们就豁然开朗了,不管是哪种注入方法,目的都是给我们的程序传入一个实例变量。而这个实例变量我们可以事先在配置文件中配置,当程序运行时就可以读取配置文件,通过反射机制来创建所需的对象了,如果此时我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我们也只需改一下配置文件就ok了。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也修改了文件呀,为什么修改配置文件就可以了呢。呵呵,其实配置文件是不需要编译的,我们可以随时修改配置文件,而不需要通过更改一行源代码的方法就实现了程序流程的控制。这就是ICO的妙处哦~
3、IOC容器
使用IOC后,我们不需要自己去创建某个类的实例,而由IOC容器去创建,当我们需要使用某个对象时,直接到容器中去获取就可以了。现在已经有许多非常优秀的IOC容器,比如spring等。
二、综合理解
最后我想用一个图来表示我对IOC的理解
转自:http://weixiaolu.iteye.com/blog/1244865
标签:end 目的 注入 ioc 依赖 修改 spring 更改 ctc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h425/p/689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