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使用 strong 问题 sp 工作 on c app 用户
给冯大辉关注的所有人发私信,邀请内测,因为觉得他有影响力,关注的人大多又是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当初我就是这样做,的确邀请了大批的人,有些人非常 nice,下载了那个app,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我都会积极的沟通,赢得一批优质的种子用户,同时他们还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忙推荐。
后来我用这个方法又邀请了一些科技网站的作者采访报道,微博发体验评测,文章多了曝光多了,然后又吸引了大批的种子用户。基本没有花过钱。下载量最大的时候我被邀请的人挖了。
再
邀请的过程中,邀请到了现在的老板,我就被挖到了现在这个很好的公司。从那个公司跳到这个公司工资只长了200,但是再次挖掘的种子用户就不一样了。新公
司的产品是实物,可以送,我以滚雪球的方式每个月都在做这方面的尝试,科技的,旅游的,时尚的,等等,慢慢的也认识了很多名人,有的作家甚至还把我的工作
态度写在了书里,其实很多都是副产品的。后来我也有了自己的小副业了,赚了钱也给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好处。
好的东西,都不是独来的,它伴着一切同来。
在产品上线前要吸引用户最经典的案例应该是Dropbox吧,
当时Drew Houston在产品还没有的时候就做了一个视频放到网上去,
给大家讲这个东西是该怎么用,结果播放次数超百万,
大家都很感兴趣,就跑到一个网页里留了邮箱。
另外Mailbox发布的时候也类似,上百万人在排队。
所以我觉得推广的难度和产品定位的精准度是成反比的。
需求定位越准确,推广的难度就越低。
如果在产品早期就已经准确定位在某一个特定群体的迫切需求,
那么推广的时候自然就知道该去哪里找这批用户。
比如你做的是垂直社区,那去贴吧、去豆瓣小组、去某些论坛或某些线下活动就好了,
去告诉大家我们要推出这个东西或已经有这个东西,
如果人们真的需要他,那自然会感兴趣,会主动来问你到哪里可以买到,可以找到。
如果你的产品做到要上线了,还没有和这个领域内最典型的最有影响力的潜在用户交流过,
还不知道这类用户平时主要聚集的地点或他们未被满足的强需求是什么,
那上线后也多半会有一定的不如人意的磨合期。
人人上线的时候我还是学生,当年它还叫校内。那时网站在学校里铺天盖地做宣传,账号注册送可乐。当年那部分人算种子用户吧。
不过我觉得人人当年这一行动捕获用户成功得益于它目标用户定位精准。其实当年这么做宣传的网站真心不少,不是每个都成功的。
标签:使用 strong 问题 sp 工作 on c app 用户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hulianwang/p/3940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