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平台 投稿 class 方案 word tle title htm 程序员
版权声明:本文为Marno原创,首发公众号 aMarno ,转载必须在明确位置注明出处!
- 本文为 Marno 原创,转载必须保留出处!
- 公众号 aMarno,关注后回复 RN 加入交流群
- 简书专题《 React-Native 开发阵营 》,欢迎关注和投稿
- React Native 优秀开源项目大全:https://github.com/MarnoDev/react-native-open-project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目前为止 RN 只是给拥有 Mac 电脑的开发者提供了跨平台开发的能力, 因为现在还不能使用 Windows 创建 iOS 的 RN 应用。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有一些 iOS 程序员不会配置 Android 的编译环境,而一些 Android 程序员又搞不懂 XCode,至于其他没接触过移动开发的人来说,就更恼火了。有些人可能本来也只是想体验一下,结果觉得配环境这么麻烦就直接放弃了。
所以为了能让更多人感受 RN 的魅力,早在几个月前 React-community 就给出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可以让一个完全没接触过 RN 的人,从配环境开始5分钟实现 Hello Wolrd
的编写(就是这么快)。而且在前几天刚结束的 React Conf 2017 大会上也提到了这个,通过这个方案我们可以实现:
- 不用再去配置烦人的 iOS、Android 编译环境
- 可以用 Windows 开发 iOS 版的 RN 应用。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借助两个工具:1. create-react-native-app(下文简称CRNA); 2. Expo(原名Exponent)。
第一个是电脑上用来创建 RN 应用的工具,第二个是手机上安装的应用(Android、iOS 都有)。iOS 到 AppStore 搜 Expo 进行下载, Android 到 google play 下载,或者到 APKPure 下载,具体可以百度下。Expo 同时还提供了一个 XDE 的开发工具用来做 RN 开发,体验了一下感觉不是很好用。如果感兴趣可以到官网下载体验(官网地址:https://docs.expo.io/versions/v15.0.0/index.html )。
下面就正式开始介绍一下这两个工具的使用,使用 CRNA 创建 RN 应用只是不用安装 iOS 和 Android 的编译环境了,但是 node 还是必须的,然后通过下面的 node 命令安装 CRNA 这个工具。
$ npm install -g create-react-native-app
安装好之后就不再使用 react-native init XXX
的命令来新建应用了,直接使用下面的命令进行创建并启动。使用 CRNA 创建的项目,你在文件夹里看不到 iOS 和 Android 工程目录,它只包含了 JS 部分的代码。
$ create-react-native-app MarnoRN
$ cd my-app/
$ npm start
正常情况下,会如下图一样运行并创建好一个 RN 应用,我们通过 npm start
启动该应用后,会生成一个二维码。这样的操作方式就感觉和微信小程序有些类似了。
接下来使用 Expo 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打开你编写的 RN 应用了。并且只要在 Expo 中打开过一次,就会在 App 中保留一个入口。
使用 Expo 我们可以很快速的将自己的 RN 应用和别人分享,只要把二维码或者应用链接发给别人就行,不过前提是别人也同样安装了 Expo 。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 App 上传到 Expo 中,让更多的人搜索就可以使用。上传操作命令如下:
$ npm i -g exp
$ exp publish
通过 CRNA 这样的方式,不仅完全跳过了配置 Android 和 iOS 编译环境的步骤;还突破了硬件的限制,不管你的电脑是 windows 还是 mac ,也不用管你的手机是 iPhone 还是 Android,都可以进行所有平台的代码编写和真机测试 。并且在 Expo 中还可以搜索别人上传的应用(恩!感觉这套路和小程序是一样样的)。
但是如果最终你要打包 App 发布到应用市场,那还是需要有 iOS 和 Android 编译环境,要只是用来体验一下,或者用于 RN 的学习,那这种方式应该是可以解决你的问题了,可以让你更专注的进行学习 ,而不会因为觉得安装编译环境繁琐就放弃了。当然 CRNA 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大家可以自行到 github 看原文文档。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给作者提 issue 哈
标签:平台 投稿 class 方案 word tle title htm 程序员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gdsblog/p/692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