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TCP-IP之 UDP/TCP协议

时间:2017-06-01 19:37:10      阅读:22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启动   等于   控制   同步   缓冲   状态   固定   期望   连接   

从之前介绍的网络层协议来看,通信的两端是两台主机,IP 数据报首部就标明了这两台主机的 IP 地址。但是从传输层来看,是发送方主机中的一个进程与接收方主机中的一个进程在交换数据,因此,严格地讲,通信双方不是主机,而是主机中的进程。

端口的作用体现在传输层。

根据 IP 地址或 MAC 地址都只能是把数据传到正确的主机,但具体需要传到哪一个进程,是通过端口来辨认的。比如同时使用浏览器和 QQ,浏览器占用 80 端口,而 QQ 占用 4000 端口,那么发送过来的 QQ 消息便会通过 4000 端口显示在 QQ 客户端,而不会错误地显示在浏览器上。

技术分享

  • (1) TCP 提供 可靠的 数据传输服务,TCP 是 面向连接的 。应用程序在使用 TCP 通信之前,先要建立连接,这是一个类似“打电话”的过程,通信结束后还要“挂电话”。

  • (2) TCP 连接是 点对点 的,一条 TCP 连接只能连接两个端点。

  • (3) TCP 提供可靠传输,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按顺序。

  • (4) TCP 提供 全双工 通信,允许通信双方任何时候都能发送数据,因为 TCP 连接的两端都设有发送缓存和接收缓存。

  • (5) TCP 面向 字节流 。TCP 并不知道所传输的数据的含义,仅把数据看作一连串的字节序列,它也不保证接收方收到的数据块和发送方发出的数据块具有大小对应关系。

 TCP 报文段=报头+数据部分。数据部分是上层应用交付的数据,而报头则是 TCP 功能的关键。

二、TCP报文段结构

技术分享

20 字节的固定部分,各字段功能说明:

  • 1.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各占 2 个字节,分别写入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这和 UDP 报头有类似之处,因为都是运输层协议。

  • 2.序号:占 4 字节序,序号范围[0,2^32-1],序号增加到 2^32-1 后,下个序号又回到 0。

    TCP 是面向字节流的,通过 TCP 传送的字节流中的每个字节都按顺序编号,而报头中的序号字段值则指的是本报文段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 3.确认序号:占 4 字节,期望收到对方下个报文段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

  • 4.数据偏移:占 4 位,指 TCP 报文段的报头长度,包括固定的 20 字节和选项字段。

  • 5.保留:占 6 位,保留为今后使用,目前为 0。

  • 6.控制位:共有 6 个控制位,说明本报文的性质,意义如下:

    URG 紧急:当 URG=1 时,它告诉系统此报文中有紧急数据,应优先传送(比如紧急关闭),这要与紧急指针字段配合使用。

    ACK 确认:仅当 ACK=1 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建立 TCP 连接后,所有报文段都必须把 ACK 字段置为 1。

    PSH 推送:若 TCP 连接的一端希望另一端立即响应,PSH 字段便可以“催促”对方,不再等到缓存区填满才发送。

    RET 复位:若 TCP 连接出现严重差错,RST 置为 1,断开 TCP 连接,再重新建立连接。

    SYN 同步:用于建立和释放连接,稍后会详细介绍。

    FIN 终止:用于释放连接,当 FIN=1,表明发送方已经发送完毕,要求释放 TCP 连接。

  • 7.窗口:占 2 个字节。窗口值是指发送者自己的接收窗口大小,因为接收缓存的空间有限。

  • 8.检验和:2 个字节。和 UDP 报文一样,有一个检验和,用于检查报文是否在传输过程中出差错。

  • 9.紧急指针:2 字节。当 URG=1 时才有效,指出本报文段紧急数据的字节数。

  • 10.选项:长度可变,最长可达 40 字节。具体的选项字段,需要时再做介绍

二、连接的建立与释放

TCP 是面向连接的,在传输 TCP 报文段之前先要创建连接,发起连接的一方被称为客户端,而响应连接请求的一方被称为服务端,而这个创建连接的过程被称为 三次握手 :

 技术分享

  • (1) 客户端发出请求连接报文段,其中报头控制位 SYN=1,初始序号 seq=x。客户端进入 SYN-SENT(同步已发送)状态。

  • (2) 服务端收到请求报文段后,向客户端发送确认报文段。确认报文段的首部中 SYN=1,ACK=1,确认号是 ack=x+1,同时为自己选择一个初始序号 seq=y。服务端进入 SYN-RCVD(同步收到)状态。

  • (3) 客户端收到服务端的确认报文段后,还要给服务端发送一个确认报文段。这个报文段中 ACK=1,确认号 ack=y+1,而自己的序号 seq=x+1。这个报文段已经可以携带数据,如果不携带数据则不消耗序号,则下一个报文段序号仍为 seq=x+1。

技术分享

  • (1) 此时 TCP 连接两端都还处于 ESTABLISHED 状态,客户端停止发送数据,并发出一个 FIN 报文段。首部 FIN=1,序号 seq=u(u 等于客户端传输数据最后一字节的序号加 1)。客户端进入 FIN-WAIT-1(终止等待 1)状态。

  • (2) 服务端回复确认报文段,确认号 ack=u+1,序号 seq=v(v 等于服务端传输数据最后一字节的序号加 1),服务端进入 CLOSE-WAIT(关闭等待)状态。现在 TCP 连接处于半开半闭状态,服务端如果继续发送数据,客户端依然接收。

  • (3) 客户端收到确认报文,进入 FIN-WAIT-2 状态,服务端发送完数据后,发出 FIN 报文段,FIN=1,确认号 ack=u+1,然后进入 LAST-ACK(最后确认)状态。

  • (4) 客户端回复确认确认报文段,ACK=1,确认号 ack=w+1(w 为半开半闭状态时,收到的最后一个字节数据的编号) ,序号 seq=u+1,然后进入 TIME-WAIT(时间等待)状态。

四、TCP 可靠传输的实现

  • (1) TCP 报文段的长度可变,根据收发双方的缓存状态、网络状态而调整。

  • (2) 当 TCP 收到发自 TCP 连接另一端的数据,它将发送一个确认。

  • (3) 当 TCP 发出一个段后,它启动一个定时器,等待目的端确认收到这个报文段,如果不能及时收到一个确认,将重发这个报文段。这就是稍后介绍的超时重传。

  • (4) TCP 将保持它首部和数据的检验和。如果通过检验和发现报文段有差错,这个报文段将被丢弃,等待超时重传。

  • (5) TCP 将数据按字节排序,报文段中有序号,以确保顺序的正确性。

  • (6) TCP 还能提供流量控制。TCP 连接的每一方都有收发缓存。TCP 的接收端只允许另一端发送接收端缓冲区所能接纳的数据。这将防止较快主机致使较慢主机的缓冲区溢出。

可见超时重发机制是 TCP 可靠性的关键,只要没有得到确认报文段,就重新发送数据报,直到收到对方的确认为止。

在实际应用中的确不是这样的,真实情况是,采用了流水线传输:发送方可以连续发送多个报文段(连续发送的数据长度叫做窗口),而不必每发完一段就停下来等待确认。

实际应用中,接收方也不必对收到的每个报文都做回复,而是采用累积确认方式:接收者收到多个连续的报文段后,只回复确认最后一个报文段,表示在这之前的数据都已收到。

 

TCP-IP之 UDP/TCP协议

标签:启动   等于   控制   同步   缓冲   状态   固定   期望   连接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bell1991/p/693021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