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mount umount
磁盘挂载与卸载
磁盘分区完之后需要格式化,格式化之后需要挂载磁盘。
格式化后的磁盘恰是是一个块设备文件,类型为b。
(扩展:LINUX中的七种文件类型
d. 目录文件。
l. 符号链接(指向另一个文件,类似于瘟下的快捷方式)。
s. 套接字文件。
b . 块设备文件,二进制文件。
c. 字符设备文件。
p. 命名管道文件。
- . 普通文件,或更准确地说,不属于以上几种类型的文件)
在挂载某个分区前需要先建立一个挂载点,这个挂载点是以目录的形式出现的。一旦把某个分区挂载到了这个挂载点(目录)下,那么再往这个目录写数据时,则会写到该分区中。需要注意!
在挂载该分区前,挂载点(目录)下必须是个空目录。其实目录不为空并不影响所挂载分区的使用。但是一旦挂载上了,那么该目录下以前的东西就看不到了。只有卸载掉该分区后才能看到。
命令:mount
单一文件系统不应该被重复挂载在不同的挂载点中
单一目录不应该重复挂载多个文件系统
作为挂载点的目录理论上应该都是空目录
语法: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1.-t vfstype 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通常不必指定。
2.-o options 主要用来描述设备或档案的挂接方式。
3.device 要挂接(mount)的设备。
4.dir设备在系统上的挂接点(mount point)。
选项:
-a:依照配置文件/etc/fstab 的数据将所有未挂载的磁盘都挂载上来
-l:单纯输入mount会显示目前挂在信息,加上-l 可增列LABEL名称
-t:可加上文件系统种类来指定欲挂载的类型
-n:在默认情况下,系统会将实际挂载的情况实时写人/etc/mtab中,以利其他系统运行,但在某些情况下欲避免问题,会刻意不写入,此时就要加-n选项。
-L:系统除了可以利用设备文件名之外,还可以利用文件系统的卷标名称来进行挂载
-o:后面可以接一些挂载时额外加上的参数:
常用的选项有:-a、-t、-o.
如果不加任何选项,直接运行mount命令,会显示如下信息:
[root@qiangzi ~]# mount
/dev/sda3 on / type ext4 (rw)
proc on /proc type proc (rw)
sysfs on /sys type sysfs (rw)
devpts on /dev/pts type devpts (rw,gid=5,mode=620)
tmpfs on /dev/shm type tmpfs (rw)
/dev/sda1 on /boot type ext4 (rw)
none on /proc/sys/fs/binfmt_misc type binfmt_misc (rw)
mount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系统已经挂载的所有分区,以及分区文件系统的类型,挂载点和一些选项等信息。所以如果想知道某个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直接用该命令查看即可。
例:
建一个空目录,然后在目录里建一个空白文档。
[root@qiangzi ~]# mkdir /newdir
[root@qiangzi ~]# touch /newdir/newfile.txt
[root@qiangzi ~]# ls /newdir/newfile.txt
/newdir/newfile.txt
然后把格式化的 /dev/sdb5挂载到 /newdir上。
mount: wrong fs type, bad option, bad superblock on /dev/sdb5,
missing codepage or helper program, or other error
In some cases useful info is found in syslog - try
dmesg | tail or so
不能完成挂载,根据以上挂载错误的提示:
[root@qiangzi ~]# dmesg |tail
Adding 2097144k swap on /dev/sda2. Priority:-1 extents:1 across:2097144k
NET: Registered protocol family 10
lo: Disabled Privacy Extensions
ip6_tables: (C) 2000-2006 Netfilter Core Team
nf_conntrack version 0.5.0 (16100 buckets, 64400 max)
ip_tables: (C) 2000-2006 Netfilter Core Team
eth0: link up
eth0: no IPv6 routers present
EXT4-fs (sdb5): bad block size 8192
EXT4-fs (sdb5): bad block size 8192
可以看到,我的/dev/sdb5指定的块值8192不合法,所以只能重新格式化磁盘。
[root@qiangzi ~]# mke2fs -t ext4 -L TEST /dev/sdb5
使用默认块值即可。继续挂载sdb5。
[root@qiangzi ~]# mount /dev/sdb5 /newdir/
[root@qiangzi ~]# ls /newdir/
lost+found
[root@qiangzi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3 7.8G 2.0G 5.5G 27% /
tmpfs 504M 0 504M 0% /dev/shm
/dev/sda1 97M 26M 67M 29% boot
/dev/sdb5 989M 18M 921M 2% /newdir
把/dev/sdb5挂载到/newdir后,原来在/neddir下的newfile.txt被覆盖了,通过df -h可以看到刚才挂载的分区,我们也可以使用LABEL的方式挂载分区:
[root@qiangzi ~]# umount /newdir/
[root@qiangzi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3 7.8G 2.0G 5.5G 27% /
tmpfs 504M 0 504M 0% /dev/shm
/dev/sda1 97M 26M 67M 29% /boot
[root@qiangzi ~]# mount LABEL=TEST /newdir
[root@qiangzi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3 7.8G 2.0G 5.5G 27% /
tmpfs 504M 0 504M 0% /dev/shm
/dev/sda1 97M 26M 67M 29% /boot
/dev/sdb5 989M 18M 921M 2% /newdir
日常运维工作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台服务器上新装了两块磁盘,磁盘a(在服务器上显示为sdc)和磁盘b(在服务器上显示为sdd)。又一次把这两块磁盘都拔掉了,然后再重新插上,重启机器,结果磁盘编号调换了。a变成了sdd,b变化才能了sdc(这是应为把磁盘差错了卡槽)。
通过上面的学习,挂载磁盘是通过/dev/hdb1这样的分区名字来挂载的,如果先前加入到了/etc/fstab中,结果系统启动后则会挂载错分区。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这就要用到UUID,可以通过blkid命令获取各分区的UUID:
blkid命令 获取文件系统类型、UUID
在Linux下可以使用blkid命令对查询设备上所采用文件系统类型进行查询。blkid主要用来对系统的块设备(包括交换分区)所使用的文件系统类型、LABEL、UUID等信息进行查询。
[root@qiangzi ~]# blkid
/dev/sda1: UUID="37d8fe31-1cd8-4179-9aaa-1ee58284891d" TYPE="ext4"
/dev/sda2: UUID="1ac357d6-a735-468f-ba6c-1eabad6aa0f2" TYPE="swap"
/dev/sda3: UUID="51a8587e-7445-4ea8-85ef-bad6a1336748" TYPE="ext4"
/dev/sdb5: LABEL="TEST" UUID="b45f5443-75e4-4994-8743-4ba7fb25311e" TYPE="ext4"
这样可以获得全部磁盘分区的UUID,如果格式化的时候指定了LABLE则该命令也会显示LABEL值,甚至连文件系统类型也会显示。当然这个命令后面也可以指定哪个分区:
[root@qiangzi ~]# blkid /dev/sdb5
/dev/sdb5: LABEL="TEST" UUID="b45f5443-75e4-4994-8743-4ba7fb25311e" TYPE="ext4"
获得UUID之后的使用方法:
[root@qiangzi ~]# umount /newdir
[root@qiangzi ~]# mount UUID="b45f5443-75e4-4994-8743-4ba7fb25311e" /newdir
[root@qiangzi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3 7.8G 2.0G 5.5G 27% /
tmpfs 504M 0 504M 0% /dev/shm
/dev/sda1 97M 26M 67M 29% /boot
/dev/sdb5 989M 18M 921M 2% /newdir
也可以把下面这行写到/etc/fstab中
UUID=b45f5443-75e4-4994-8743-4ba7fb25311e /newdir ext4 defa ults 00
如果想让某个分区开机后就自动挂载,有两个办法可以实现:在/etc/fstab中添加一行。如上例中那行;把挂载命令写到/etc/re.d/rc.local文件中去,我会经常把想要开机启动的命令加到这个文件中。系统启动后会执行这个文件中的命令,所以只要想开机后运行什么命令统统写入到这个文件下面,直接放到最后面即可,把挂载的命令放在文件最后一行:
[root@qiangzi ~]# cat /etc/rc.d/rc.local
#!/bin/sh
#
# This script will be executed *after* all the other init scripts.
# You can put your own initialization stuff in here if you don‘t
# want to do the full Sys V style init stuff.
touch /var/lock/subsys/local
[root@qiangzi ~]# vi /etc/rc.d/rc.local
#!/bin/sh
#
# This script will be executed *after* all the other init scripts.
# You can put your own initialization stuff in here if you don‘t
# want to do the full Sys V style init stuff.
touch /var/lock/subsys/local
mount UUID="b45f5443-75e4-4994-8743-4ba7fb25311e" /newdir
~
按esc退出,输入:wq,保存退出即可
以上两种方法任选其一。
建议挂载磁盘分区的时候尽量使用UUID或者LABEL这两种方法。
命令:umount
选项:-l,(非常有用,遇到不能卸载的情况用-l)
在上面的例子中,多次用到这个命令。
umount后面可以跟挂载点,也可以跟分区名(/dev/hdb1).
但是不可以跟LABEL和UUID。
[root@qiangzi ~]# umount /dev/sdb5
[root@qiangzi ~]# mount UUID="b45f5443-75e4-4994-8743-4ba7fb25311e" /newdir
[root@qiangzi ~]# umount /newdir
[root@qiangzi ~]# mount UUID="b45f5443-75e4-4994-8743-4ba7fb25311e" /newdir
[root@qiangzi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3 7.8G 2.0G 5.5G 27% /
tmpfs 504M 0 504M 0% /dev/shm
/dev/sda1 97M 26M 67M 29% /boot
本文出自 “12350027” 博客,谢绝转载!
标签:mount umount
原文地址:http://12360027.blog.51cto.com/12350027/193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