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0000小时定律已成,现今将之前所学知识温顾,所学所感所想记录第一话:
1.在学习软件编程的时候,我们第一步是先学会一门语言,然后实现一个小模块(封装成类,函数等),来完成某个具体功能或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然后在参与真正项目的时候,往往涉及到大量的封装
,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如何设计,如何使得可扩展性更好等又涉及到设计模式的问题。但模块与模块之间并不一定只在一个进程中,更不一定在一台机器之上,那么当我们需要进程与进程之间进行交流,不同网络节点之间需要交流之时,应该如何处理呢。进程与进程的通信(IPC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推荐UNIX进程间通信(卷二),我们首先来讨论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UNIX网络编程卷1)。这几本书主要向我们描述了UNIX是如何处理上述问题的,以及常用系统调用,讲述了部分原理,虽然其中有很多接口在实际编程中被封装或者是被取代,但依旧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理解网络通信程序的步骤:
1.确定不同网络节点之间程序通信所用到的协议。
什么是通信协议?这是个很大的概念。计算机四大基础课之一--《计算机网络》本应该是对这个问题的详尽描述。但本科书籍中还是讲解太浅,以抽象讲述为主,并没有详尽展开(以后慢慢讲解)。简单来说,(参见百科)通信协议是指双方实体完成通信或服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通过通信信道和设备互连起来的多个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通信系统,要使其能协同工作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它们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语言。交流什么、怎样交流及何时交流,都必须遵循某种互相都能接受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通信协议。
对于刚入门的朋友来讲,就算看完了刚才的讲解,还是只能有个大致概念,我举个不恰当但能被容易理解的例子: 通过网络传输,通信双方都可以认为是基于二进制数据操作的。也就是说,发送方发送了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通过网络,接收方接收到了这串二进制数据(例如 10001001),然后这个8位二进制中的每一位或者每几位代表了某种意思,具体代表哪些意思,怎么解析,我们事先就可以指定发送方和接收方都遵循这个 规则。(当然,通信协议还规定了很多其他的东西,如通信时间 排序规则等等,此处不一一举出)
2.确定网络模型,通常是client-server(即哪方发送请求,哪方接受请求处理后返回结果)(注:此处的client和server都应该看成是独立的进程)
client-server模型是最常见的模型(但网络通信中还有其他模型,以后碰到再详解)。需要明确的是,服务器进程一般都要写为守护进程(暂且理解成要在服务器上长时间运行,不主动关闭),在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插曲: 玩c/c++的新手童鞋们经常会碰到一个问题,他们经常会忘记释放申请的内存导致内存泄露,然而他们还是一脸无所谓,因为很多书籍中有这么一句话,在这个 程序整体运行结束后,操作系统会自动回收所有相关资源(包括内存),于是他们每次很淡定,不是很在意手动释放内存。大哥。。你这个程序是运行一次完了就关 闭了,然而若是写服务器端程序,这个内存泄露的口子只会越来越大,最终结果你懂的~~
以常见的web服务为例
其中还涉及到了许多其他问题,比如,如何使得一个服务器同时与多个客户通信,涉及到的代码层面会碰到什么问题等等。后续将慢慢详解。下一篇将带领大家查看一个简单通信程序实例。
本文出自 “12950782”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12960782.blog.51cto.com/12950782/1936589
原文地址:http://12960782.blog.51cto.com/12950782/193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