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接受 编程 unit 没有想到 做什么 功能 衡量 缓冲区 根据
一,设想和目标
1.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针对需要大量操作文档的用户。定义的很清楚。
2. 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计划?
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做计划。
3. 团队在计划阶段是如何解决同事们对于计划的不同意见的?
我们会进行讨论,选出可行性最好的意见和计划,也会用投票的方式。
二,用户量,用户对重要功能的接受程度和我们事先的预想一致么? 我们离目标更近了么?
用户量比我们事先的预想的少一些。用户对重要功能的接受程度和我们事先的预想较相符。我们基本完成快上车的主要功能,算是达到初步目标
三,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今日事今日毕。
四,计划
1. 你原计划的工作是否最后都做完了? 如果有没做完的,为什么?
是。
2. 有没有发现你做了一些事后看来没必要或没多大价值的事?
发现了。
3. 是否每一项任务都有清楚定义和衡量的交付件?
是。
4. 是否项目的整个过程都按照计划进行?
是。
5. 在计划中有没有留下缓冲区,缓冲区有作用么?
留下了缓冲区,作用相当大。
6. 将来的计划会做什么修改?(例如:缓冲区的定义,加班)
给每个阶段留出更多的缓冲区。
7.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每天的站立会议效率可以更高,应抱着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软件项目中。
五,资源
1. 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各项任务么?
较充足。
2. 各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如何估计的,精度如何?
根据团队成员的编程能力和熟练度估计,较精确。
3. 测试的时间,人力和软件/硬件资源是否足够? 对于那些不需要编程的资源 (美工设计/文案)是否低估难度?
不够。低估了。
4. 你有没有感到你做的事情可以让别人来做(更有效率)?
有。
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第一次的我们团队对开发工作不积极,这次我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其中,如果历史重来我们会在第一阶段完成更多的任务
六,变更管理
1. 每个相关的员工都及时知道了变更的消息?
是。
2. 我们采用了什么办法决定“推迟”和“必须实现”的功能?
投票。
3. 项目的出口条件(Exit Criteria – 什么叫“做好了”)有清晰的定义么?
有。
4. 对于可能的变更是否能制定应急计划?
能。
5. 员工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
有些可以。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要提前准备。
七,设计/实现
1. 设计工作在什么时候,由谁来完成的?是合适任务的时间,合适的人么?
组长,总是提前研究发布。
2. 设计工作有没有碰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团队是如何解决的?
有,仔细研究需求,确认设计的意义。
3. 团队是否运用单元测试(unit test),测试驱动的开发(TDD)、UML,或者其他工具来帮助设计和实现?这些工具有效么?
是,有效。
4. 什么功能产生的Bug最多,为什么?在发布之后发现了什么重要的bug? 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开发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些情况?
出现闪退,没有预测到。
5. 代码复审(Code Review)是如何进行的,是否严格执行了代码规范?
是。
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要更加认真。
八,测试/发布
1. 团队是否有一个测试计划?为什么没有?
有。
2. 是否进行了正式的验收测试?
是的。
3. 团队是否有测试工具来帮助测试?
是。
4. 团队是如何测量并跟踪软件的效能的?从软件实际运行的结果来看,这些测试工作有用么?
通过有效评论,有用。
5. 在发布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意外问题?
无。
九,总结:
1,你觉得团队目前的状态属于 CMM/CMMI 中的哪个档次?
中档。
2,你觉得团队目前处于 萌芽/磨合/规范/创造 阶段的哪一个阶段?
规范。
3,你觉得团队在这个里程碑相比前一个里程碑有什么改进?
上次的阶段只有空洞的界面,而这次我们给各个界面添加了相互调用的动作,让我们的软件变活了
4,你觉得目前最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是什么?
图片功能
标签:接受 编程 unit 没有想到 做什么 功能 衡量 缓冲区 根据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a1264393659/p/711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