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ARP(地址解析协议)

时间:2017-07-05 16:37:15      阅读:13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src   报文   传输   osi   上层   span   功能   工作流程   通过   

基本功能

在以太网协议中规定,同一局域网中的一台主机要和另一台主机进行直接通信,必须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而在TCP/IP协议中,网络层和传输层只关心目标主机的IP地址。这就导致在以太网中使用IP协议时,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协议接到上层IP协议提供的数据中,只包含目的主机的IP地址。于是需要一种方法,根据目的主机的IP地址,获得其MAC地址。这就是ARP协议要做的事情。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也就是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问题1. 为什么ARP的功能是将IP地址转化成物理地址?

涉及到OSI七层模型。IP地址处于第三层即网络层,MAC地址在处在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他们彼此是不可以通信的。在通过以太网发送IP数据包时,需要先封装IP地址和MAC地址报头的。但是由于发送数据包时知道目标的IP地址,而不知道目标的MAC地址,但是彼此通信就必须知道对方的MAC地址,所以需要使用ARP地址解析协议。

问题2. ARP是如何工作的?工作流程是怎样?

技术分享

如上图所示,ARP工作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ARP请求,第二阶段ARP响应。

假设PC1的IP为192.168.1.1, PC2的IP为192.168.1.2。此时PC1想给PC2发送数据:

(1)PC1会在自己的本地的ARP缓存表中通过PC2的IP地址检查与之对应的MAC地址

(2)如果在自己本地的ARP缓存表中没有找到与之匹配的MAC地址,PC1就会将ARP的请求帧广播到本地网络的所有主机。当本地网络上所有主机都接收到ARP请求后,并且检查是否与自己的IP地址相匹配,如果补匹配则会丢弃。

(3)此时PC2也会收到ARP请求报,PC2确定ARP请求中的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相匹配,则会将PC1的地址和MAC地址加入到自己的本地ARP缓存表中。

(4)此时PC2会将包含自己的MAC地址的ARP响应包回复到PC1,此时是单播。

(5)当PC1收到主机PC2发来的ARP响应包后,会将PC2的IP地址和MAC地址一同加入到自己的本地ARP缓存表中。当然这不是永久性的,默认有效期是120s,当时间超时后,将会删除该条目,然后重新上述的过程。

问题3. ARP缓存表是什么?什么作用?

ARP缓存表就是记录IP地址和经过解析后的MAC地址对应的条目的一张表。因为一个局域网中的电脑少则几台,多则几百台。这么多电脑之间通信,不可能每次都去获取MAC地址,所以就有了ARP缓存表。

问题4. 如何获取ARP协议包?如何分析ARP数据?

技术分享

上图是ARP请求、应答报文的格式,下面做详细解释

对以太网首部来说:

如果是请求ARP报文的话,以太网目的地址: 是(全1)的,是广播报,目的是让局域网上所有主机都收到ARP请求包

以太网源地址: 就是发送端地址。

帧类型: 如果是ARP报文,值为0x0806

硬件类型: 表明ARP协议实现在那种类型的网络上,它的值为1,即表示以太网地址

协议类型:表示解析协议(上层协议),这里一般是0800,即IP

硬件地址长度:也就是MAC地址长度,即6个字节

协议地址长度:也就是IP地址长度,即4个字节

操作类型:表示ARP协议数据报类型。1表示请求报文,2表示应答报文

发送端以太网地址:也就是源MAC地址

发送端IP地址:也就是源IP地址

目的端以太网地址:目标端MAC地址(如果是请求报文,是全0)

目地端IP地址:也就是目地端的IP地址

ARP(地址解析协议)

标签:src   报文   传输   osi   上层   span   功能   工作流程   通过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hanyingwufeng/p/712197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