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三 1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时间:2017-07-18 18:45:51      阅读:16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round   nbsp   失败   开始   巴黎   文学   新文化   问题   命运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A、革命派——武器的批判B、进步知识分子——批判的武器

主要内容: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迁往北京改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主要内容:

A、提倡民主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评价:作用:积极,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场进步的革命运动;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扫清了道路,扮演了清道夫的角色。

五四运动:

(1)背景:双重危机:严重的民族危机、及严重的社会危机,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外交会上的彻底失败

(3)五四运动斗争的目标:【1】罢免三个卖国贼【2】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无妥协的爱国运动,彻底性是它的重要特点。五四运动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阶级的结合,为后来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组织上和干部上的培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传入: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在欧洲诞生后长时间并没有影响到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才知道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开始传入中国,经过五四运动开始传播。

  1899年《万国公报》   1902、1903,梁启超、朱执信

代表人物

(1)新文化运动精英——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毛ze东、陈独秀;

(2)五四运动骨干:mao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

(3)新军革命党人:董必武、吴玉章、谢觉哉

与其他社会思潮的论战:

A、实用主义(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杜威(工具主义)—>胡适

B、基尔特社会主义 ——>罗素

C、无政府主义  ——>黄凌霜、

 

三 1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标签:round   nbsp   失败   开始   巴黎   文学   新文化   问题   命运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hack-ing/p/7201854.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