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man 命令 info 命令 命令 --help
1、网络
ping
telnet
ifconfig
:防火墙
永久打开或则关闭
chkconfig iptables on
chkconfig iptables off
即时生效:重启后还原
service iptables start
service iptables stop
/etc/init.d/iptables start
/etc/init.d/iptables stop
netstat -apn | grep 80
查看建立的连接
2、文件系统:目录,文件
root@localhost ~
1.通过远程工具登陆到linux后,所在的位置是当前登录用户的家目录(home directory)。
2.家目录的符号用~表示。
3.linux的文件系统是一个树结构。
linux文件系统的树根成为根目录,使用符号"/"表示。
linux文件系统中使用符号".."表示上级目录。
linux文件系统中使用符号"."表示当前目录。
linux文件系统中,如果文件使用“.”开头,就表示隐藏文件
linux的路径表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绝对路径(以”/“开头的路径),一种是相对路径
4.命令cd(change directory):跳转到其他目录(/root/p1/p2/p3 cd ../../..)
5.命令ls:查看目录下包含什么东西
ls -l:显示详细信息
ls -a:显示隐藏文件
6.命令pwd:显示当前所处位置的
7.命令clear:清屏
//权限
8.命令mkdir:创建文件夹(浅色)
mkdir -p p1/p2/p3递归创建文件夹
9.命令touch:创建空白文件(深色)
10.命令cat,more,tail:查看文件内容
11.命令rmdir:删除文件夹
命令rm:删除文件
命令rm -rf:删除文件(夹),不论层级多深,一概删除,并且不给出提示(要谨慎)
12.命令cp 文件名 文件名:复制文件,还有一个功能是创建新文件(复制到新文件)
13.命令mv 文件名 文件夹: 移动文件,还有个功能是重命名
14.命令echo “hello world” 文件:向文件写入内容
3、VI编辑器
(1)当使用命令vi f1回车时,进入了vi编辑器内,处于只读状态(只能看不能写);
(2)按字母”i“(insert)或者”a“(append)就可以进入编辑状态;
(3)按键盘上的”Esc“键,再按Shift+(+是和的意思):,进入命令状态
如果输入命令wq,意味着保存退出;
如果输入命令q!,意味着不保存退出;
(4)鼠标左键选择,右键复制
:技巧
4、目录、文件权限操作
linux的权限使用9位字符表示,rwx rwx rwx
这里面r表示读权限,w表示写权限,x表示执行权限,-表示没有权限
这9位字符,每3位一组,分为3组。
第一组表示创建者的权限;
第二组表示创建者所在组的权限;
第三组表示其他人的权限;
权限还可以使用数字表示。rwx用数字表示为4+2+1=7。
新创建文件夹的默认权限是755;新创建文件的默认权限是644;
命令chmod:修改权限,三个组分别使用u、g、o表示,赋权限使用“+”,去掉权限使用“-”。
chmod 777 f1
chmod -R 777 f1 //递归修改权限
使用chown命令更改文件拥有者
使用chgrp命令更改文件所属用户组
chown -R duan1:duan1 ./hadoop要分成4段来看chown是命令用来修改目录的权限-R代表递归,就是从当前目录到他最下面的子目录duan1:duan1代表将目录和文件的owner和group都设成duan1./hadoop代表从当前目录hadoop开始修改
5、用户
:用户
su 用户名 //切换用户 su -l root //make the shell a login shell,有时切换用户后无法执行命令command not found
ssh 主机名 //切换主机
adduser duan
passwd duan
:用户组
a. 创建群组:
例如: groupadd oinstall 创建群组名为oinstall的组
groupadd -g 344 dba
创建组号是344的组,此时在/etc/passwd文件中产生一个组ID(GID)是344的项目。
b. 修改群组:
groupmod:该命令用于改变用户组帐号的属性
groupmod –g 新的GID 用户组帐号名
groupmod –n 新组名 原组名:此命令由于改变用户组的名称
c. 删除群组:
groupdel 组名:该命令用于删除指定的组帐号
6、进程
ps -ef | grep tomcat 查看进程
ps -aux | grep tomcat 查看进程
kill pid
注释:标准的kill命令通常都能达到目的。终止有问题的进程,并把进程的资源释放给系统。然而,如果进程启动了子进程,只杀死父进程,子进程仍在运行,因此仍消耗资源。为了防止这些所谓的“僵尸进程”,应确保在杀死父进程之前,先杀死其所有的子进程。
kill -l PID
-l选项告诉kill命令用好像启动进程的用户已注销的方式结束进程。当使用该选项时,kill命令也试图杀死所留下的子进程。但这个命令也不是总能成功--或许仍然需要先手工杀死子进程,然后再杀死父进程。
kill -TERM PPID
给父进程发送一个TERM信号,试图杀死它和它的子进程。
kill -HUP PID
该命令让Linux和缓的执行进程关闭,然后立即重启。在配置应用程序的时候,这个命令很方便,在对配置文件修改后需要重启进程时就可以执行此命令。
这里重启和执行对应的程序启动脚本的区别?
kill -9 pid
这个强大和危险的命令迫使进程在运行时突然终止,进程在结束后不能自我清理。危害是导致系统资源无法正常释放,一般不推荐使用,除非其他办法都无效。当使用此命令时,一定要通过ps -ef确认没有剩下任何僵尸进程。只能通过终止父进程来消除僵尸进程,如果僵尸进程被init收养,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杀死init进程意味着关闭系统。
killall httpd(进程名称)
死同一进程组内的所有进程。其允许指定要终止的进程的名称,而非PID。
查看某个进程下的子进程
ps -ef | grep tomcat,pid
top -H -p pid // 就看到所有的子进程/线程了。
7、文件解压、加压
:zip、unzip
1、把/home目录下面的mydata目录压缩为mydata.zip
zip -r mydata.zip mydata
2、把/home目录下面的abc文件夹和123.txt压缩成为abc123.zip
zip -r abc123.zip abc 123.txt
3、把/home目录下面的mydata.zip解压到mydatabak目录里面
unzip mydata.zip -d mydatabak
unzip mydata.zip(会自动解压到mydata文件夹里)
4、把/home目录下面的abc12.zip、abc23.zip、abc34.zip同时解压到/home目录里面
unzip abc\*.zip
5、查看wwwroot.zip里面的内容
unzip -v wwwroot.zip
6、验证wwwroot.zip是否完整
unzip -t wwwroot.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