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2016年 距离 实验 行业 学院 病毒 健康 logs 没有
全书讲人类认识DNA、编辑DNA的过程,有技术和商业两条线,两条线都非常精彩,都有多次的惊天逆转。
作者应该是战斗在DNA研究第一线的科研人员。遗憾的是作者的身份和专业,书中没有一个字的介绍。亚马逊网站上介绍了身份没介绍专业。
作者讲故事的能力不错,又熟悉DNA研究的技术与商业细节,全书可读性比较强,专业性我认为也非常可信。我评5星。
以下是书中一些信息的摘抄:
1:距此约10年后的1952年,两位美国科学家,艾尔弗雷德·赫尔希(AlfredH ershey)和他的助手玛莎·蔡斯(Martha Chase)用完全不同的思路重新证明了DNA就是遗传物质(见图1-18)。为了避免蛋白质的干扰,他们走了一条和埃弗里完全不同的路,非常巧妙地利用了基因的另一个特性——世代间的传递。#477
2:但是在内心深处,大家很可能在感情上和逻辑上压根就难以接受DNA是遗传物质这个声明,因为这样会马上把遗传学家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他们实在是无法想象如此单调的DNA长链,怎么可能是用来记载和传递复杂的遗传信息的。#520
3:我们现在知道,伽莫夫的简单推理精确得不可思议,所有地球上的生命都使用了三碱基密码子来指导氨基酸的装配序列和蛋白质的生产。这其实也是对生命进化之美的一次绝妙展示,在无数种可能的编码机制中,生命恰恰选择了足够多样而又非常节约的一种编码方式!#656
4:双生子研究正是利用了这两个特点。如果科学家发现某种疾病在同卵双胞胎中同时出现的概率要高于异卵双胞胎,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种疾病一定离不开遗传因素的贡献。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差异越大,遗传因素的贡献也就越大。#818
5:即便是在这种疾病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人体基因的贡献。差不多有1%的白人天生就具有对艾滋病的免疫力,他们的免疫细胞压根不会被HIV入侵!#840
6:修特建议,彻底清扫掉布朗体内带有艾滋病毒同时又已经癌变的骨髓细胞,再专门选择CCR5基因变异的骨髓捐献者,给布朗进行骨髓移植。这样不就可以同时治疗白血病和艾滋病了吗?这个大胆的方案在几经波折后,彻底治愈了布朗的艾滋病,布朗也因此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彻底摆脱艾滋病困扰的患者。#849
7:从基因疗法首次被应用于人体的1990年算起,全世界通过基因治疗得以重获健康的幸运儿不超过千人。#867
8:到了1990年9月14日下午12:52,医生们用颤抖的双手打开阀门,把经过基因改造后的白细胞重新输回小病人体内。在手术后的检查中,医生们证明,德希尔瓦体内的白细胞重新生产出了氨基酸序列正常的腺苷脱氨酶!于是,在混沌初开之后的自然历史上,第一次有智慧生物开始从造物主的视角,挑战进化带给自身的病痛折磨。#932
9:站在2017年回望过去,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与其说基因治疗带来了希望,不如说带来了喧嚣和泡沫。是革命性的概念突破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在驱动着这个领域的大跃进,而不是清晰的临床结论。在整个10年里开展的全部超过500个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全部以失败而告终,没有一项顺利推进到大规模临床应用阶段。#951
10:科学家和医生利用病毒作为基因治疗的“搬运工”,将特定的DNA序列引入人体细胞中。这个选择不是没有道理的,与人类发明的各种微量DNA运输工具——针头、电击或者脂质颗粒——相比,病毒简直是天生的基因运输能手。#981
11:然而,一个长久以来被有意无意忽略掉的技术细节是,当外源基因插入人体基因组DNA的时候,它究竟会插到什么位置上去?#1144
12:2012年,在两次悲剧打击下艰难复苏的基因治疗领域,终于迎来了第一个真正通过严苛的临床试验,进入市场的产品——Glybera(见图2-17)。这种基因治疗药物用于治疗一种发病率仅有百万分之一的单基因遗传病——脂蛋白脂肪酶缺乏症。#1173
13:讲到这里,我们已经找到了精确基因编辑所需的工具三件套:●基因组GPS:锌手指蛋白组合;●基因组剪刀:FokI蛋白的剪切模块;●基因组针线:细胞内天然存在的两套DNA断点修复机制;#1532
14:2003—2004年间,圣加蒙公司终于获得了包括锌手指核酸酶的设计、筛选、优化、实验室和临床应用相关的一揽子关键专利,把一场发端于大学校园的技术革命,成功变成了一场只能由圣加蒙公司上演的独角戏。在现代医药产业历史上,像圣加蒙公司这样成功利用专利壁垒垄断整个行业的情形,可谓是前无古人,可能也会后无来者。#1664
15: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2008年,郑和同事们发表论文,展示了他们实验室10年来辛苦开发出的新型锌手指核酸酶组装平台。为了表明他们建立开源平台、共享新技术的决心,新平台被巧妙地命名为“OPEN”(意为“开放”,由oligomerizedpoolengineering的首字母组合而成)。#1717
16:命运和基思·郑,也和圣加蒙公司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就在他们双方正在进行一场静默的角力,使出浑身解数优化锌手指蛋白筛选和组合技术的时候,在广茂生物学疆域中的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落,一个新发现横空出世,宣告了基因编程时代的最终来临。仿佛就在一瞬间,无论是圣加蒙公司也好,还是OPEN和CoDa也好,这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就连锌手指蛋白之间不完美的配对问题仿佛都不再重要了。#1734
17:我们也可以说,圣加蒙公司这是在自己革自己的命。他们也明白,“神话”蛋白的旭日初升,标志着锌手指蛋白时代的落幕。哪怕不惜抛弃自己钻研已久的独门绝技,也必须赶上“神话”蛋白和基因编程时代的列车!于是,围绕锌手指核酸酶的争议和对抗,最终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收场了。专利和技术壁垒阻挡不了人类了解自然、认识和改善自身的永恒向往。#1823
18:这群科学家甚至还证明,细菌的免疫系统和人体一样,居然还有自我进化的高级功能!每当有新的噬菌体病毒入侵,侥幸存活下来的细菌就会把它的基因组序列整合到自己的CRISPR序列中。下次有同样的病毒入侵时,细菌就可以正确识别和对抗它们了。#1938
19:而这个时候距离“神话”核酸酶技术的出现也不过短短一年而已!当科学家们还在努力改善“神话”蛋白的组装方法,生物技术公司还在跃跃欲试准备用“神话”蛋白展开基因治疗尝试的时候,CRISPR/cas9技术的从天而降,宣示了“神话”技术的终结。毕竟这一次,要定位和切割任意一段人类基因组序列,只需要科学家设计几十个碱基长度的序列即可,这把基因编辑的工作量一下子减少到原来的1/100!#2009
20:2014年4月15日,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在万众瞩目中,将与CRISPR/cas9技术相关的第一项专利,授予了张锋和他所在的布罗德研究所(见图4-10)。这项内涵深广的专利涵盖了CRISPR/cas9技术在所有真核生物方面——包括各种动物、农作物以及人类自身——的应用。#2042
21:2016年1月,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宣布开始重新审查CRISPR/cas9技术的相关专利。整个世界都在屏息等待最终的专利归属。#2129
22:我们说过,如果想要利用基因编辑系统修复错误基因,细胞需要启动自身携带的一套“针线”,而这套精确修复系统仅在细胞分裂时才会出现。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发生在已经停止分裂的细胞中的遗传疾病——特别是神经系统疾病——我们还没有找到很好的修复工具。#2174
23:其实,再狂热的转基因反对者,也并不是——其实也不可能——反对所有的转基因技术。今天的人类社会实际上已经离不开转基因技术了:糖尿病人使用的胰岛素大多是经由转基因技术改造的细菌生产的;我们注射的乙肝疫苗大多时候是用转基因酵母生产的;就连我们日常喝的酸奶和啤酒也有转基因技术的贡献。#2196
24:在所有这些基因编辑产品中,都没有引入任何来自其他物种的新基因。也正因为这一点,美国农业部已经屡次宣布,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生产的农作物和食品,不适用针对转基因农产品的严格监管。它们完全可以被当作普通的农产品处理。基于以上原因,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很可能会彻底终结围绕转基因农业的争吵和混乱。#2224
25:基因编辑技术的老大哥们已经先行一步开始人体试验了。2016年年底,世界上第一例CRISPR/cas9人体试验在中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启动,他们的攻克目标是肺癌。#2231
26:沿着这个思路,我们自然可以想到,如果把健康人免疫细胞内的CCR5基因提前破坏掉,不就可以永久性阻止HIV病毒的侵犯了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岂不是最好的HIV疫苗?#2238
27:没错,基因编辑未来推演的尽头,是直接对人类生殖细胞进行编辑。#2391
28: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仅仅1个月后,来自中国中山大学的黄军就实验室的一篇学术论文更是将争议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在受精后的人类胚胎中进行了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基因编辑。#2433
29:而到了2017年初,美国国家科学院更是发布了《人类基因组编辑:科学、伦理和管理》的重磅报告,首度对基因编辑人类松口。#2562
标签:2016年 距离 实验 行业 学院 病毒 健康 logs 没有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zuoqs/p/725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