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部分网络及方案资料,对交换机选型的一些关注点进行记录。
一.基本指标
1.
网络接口
1.1 局域网接口:
a.速率:10M->100G
b.介质:铜介质(电口)和光介质(光口)
PS:电口的最长距离是100m,因此XX项目中机房至指挥中心拉了光电转换
1.2 广域网接口:
a.速率:2Mb->10G
b.技术标准:E1/T1、ATM、POS/SDH
2.
固定&模块化配置
2.1
模块化选择端口速率、端口密度、端口类型
2.2 包括交换机支持插入业务板,实现防火墙等功能
3. 可用插槽数:用户可插的槽位
4.
端口密度:业务操作统一插一种模块能提供的最大端口数量,需要计算每个端口的成本
5. 机框尺寸:1U容积单位 4.4
cm*48.26cm,在机架上小设备(1-3U)留出1U空间,大设备(4U以上)留出3U空间 42U的机柜高是2M。
二.功能指标
1.
VLAN划分:
2. 模块热插拔:
3.
支持堆叠(stack):相同厂家的设备中实现,提升端口密度和性能;但比机架式交换机有更小的成本
假堆叠:采用以太网口级联
真堆叠:采用堆叠总线和堆叠模块
4.
可管理型:
控制台接口、Telnet、SSH、SNMP
5.
服务质量QoS保证,主要手段如下:
通过大带宽:超过50%就需要扩容
通过端到端带宽预留实现:
通过接入控制、拥塞控制和区分服务等方式
6.
支持以太网供电(POE):
通过以太网铜线提供48V直流电
7.
安全特性:
DHCP侦听:
网络准入控制:
动态ARP检测:检查DHCP表,防止中间人攻击,
IP源防护:构造IP、MAC、端口的绑定关系
AAA认证:
三.其他:
1. 背板带宽(针对模块化交换机):接口板 到
交换矩阵的带宽,代表交换机总的数据处理能力
对于非模块化交换机,相当于参数转发/交换容量
//接口板和交换网板都其实是插在背板上
2.
交换容量:CPU的交换容量,指的是交换网板的转发能力,比如现在有两块40*40GE的接口板(那么每块接口板的最大带宽就是1.6T)
要相互通信,如果交换容量只有1.44T的话,就意味这两块接口板之间的流量无法达到线速转发,或者说这两块接口板之间的流量有收敛
3.
包转发率:三层转发的容量,交换机插满接口板后,整机每秒能够转发多少个64字节的报文
4.
最大MAC地址:交换机维护MAC地址表的大小
备注:在项目中通常比较关注的只是端口数量,如电口、光口及其带宽,以及是否需要加入一些业务模块。其他具体的东西,对于一个系统集成而言要求未必到那么细,通常设备商也都能支持。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Fredric-2013/p/3719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