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我们最开始学习C语言的时候,每当讲到递归,无论是课本上,还是老师,都会给出两个经典例子的递归实现,其中一个就是阶乘,另外一个就是Fibonacci(中文多译成斐波那契)数列了。
用递归方法计算阶乘的代码如下:
//递归计算阶乘
long Factorial(int n)
{
if (n <= 0)
{
return 1;
}
return n * Factorial(n - 1);
}
这样的递归是一个很明显的尾部递归的例子,所谓的尾部递归(tail recursion),即递归调用是函数执行的最后一项任务,函数在递归调用返回之后不再做任何事情。尾部递归可以很方便的转换成一个简单循环,完成相同的任务,这样,就将一个递归的实现转化成了非递归实现。
以下是阶乘算法的非递归实现:
//计算阶乘的非递归实现
long Factorial(int n)
{
long result = 1;
while (n > 1)
{
result *= n;
n--;
}
return result;
}
单从这个改写来看,我们无法看出这样的改写有多大的意义。但是有些时候,递归并不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深度递归会造成堆栈溢出的错误!有时候递归还会导致程序效率的下降,下面要说的Fibonacci数列,就是一个很好的反例。
Fibonacci数列使用递归的定义(呃。。。定义就不给了),这种定义容易诱导我们使用递归形式来编程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是一个Fibonacci的递归实现,很容易就看懂了,呵呵,就是定义的程序版本:
//递归计算Fibonacci数列的值
typedef unsigned long ulong;
ulong Fiblnacci(int n)
{
if (n <= 2)
{
return 1;
}
return Fiblnacci(n - 1) + Fiblnacci(n-2);
}
这样的程序是非常简捷的,有时候,递归的程序实现看上去要比非递归的实现简捷得多。这个时候,你需要在效率和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上做一些取舍。
这个Fibonacci的递归实现在计算值时,每次递归调用都触发另外两个递归,而这两个递归在调用的时候每个都还要触发两外的两个递归调用,再接下去的调用也是如此。现在,我们知道,这个冗余的递归调用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例如,在递归计算Fibonacci(10)时,Fibonacci(3)的值被计算了21次。而在递归计算Fibonacci(30),这个调用的次数是骇人的317811次!这些个计算实际上只有一次是必要的,其余的纯属浪费!
下面的程序使用一个简单循环来代替递归,这个非递归的形式不如上文给出的递归简单(当然,这个也很简单),也不太符合Fibonacci的递归定义,但是,它的效率提高了几十万倍!
//Fibonacci数列的非递归实现
typedef unsigned long ulong;
ulong Fibonacci(int n)
{
ulong result;
ulong prev_result;
ulong next_result;
result = prev_result = 1;
while (n > 2)
{
n--;
next_result = prev_result;
prev_result = result;
result = prev_result + next_result;
}
return result;
}
所以,本文的结论就是,当你使用递归实现一个函数之前,先问问自己使用递归的好处是否抵得上它的代价。当然,编程的时候,无论什么实现方式,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注:本文的内容参考自经典书籍《C和指针》(POINTERS ON C)。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weixiaoyu/p/3958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