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六年心路成长 —— 做自己

时间:2017-08-30 09:54:56      阅读:11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成长   做自己   


做自己

    以前,总是在心里默默的告诫自己,to be a better man. 

    现在,越发寻找,越发明白一点,to be myself. 

    前两天看到火影:鼬VS兜,鼬对兜施了伊邪那美幻术,兜陷入无限循环,而术的破解方法,就是在术中放下执念,接纳真正的自己。这让我触动颇深,回想工作这六年的心态变化,有很大的成长,现在简单的归了4类。


阶段一:我不想做什么

   22岁前,望向前方,四处皆黑暗,不知往哪走。

   我只知道,我不想去工厂打工,不想沉迷游戏,不想变得狭隘,不想内心脆弱,不想成为爱抱怨的人, 不想让人看不起。

   我不知道前路在哪,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离我不想要的远一点,总会离我想要的近一点吧。

   我时常和朋友聊这些,顺便表达自己对那些不好行为的不屑,好像显得自己是一个很有道德的人。


阶段二:我想做什么

   23-24岁,我想做什么呢?我想的,只是我所见的。

   看到同龄当经理,我也想;看到同龄拿高薪,我想拿;看到别人创业,我想创;看到别人自信强大,我也想;看到别人巧舌如簧,我也想;看到别人旅游健身,我也想;看到大师们早起阅读,我也想。

   我只是想想而已,毕竟那么多事情,我到底做哪个啊?而且看起来都很难的样子。

   我时常和朋友聊这些,好像显得自己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

    

阶段三:我在做什么

   25-26岁,我在做什么呢?我做的,也只是碰巧遇到,试试而已。

   偶尔看了本书,偶尔周末出去骑行,偶尔参加技术会议,偶尔朋友请吃美食,偶尔领悟了道理。

   我只是偶尔而已,我不曾长久的坚持,只是图个新鲜。

   我时常把这些发朋友圈,好像显得自己很优秀的样子。(隐藏意思是:女孩子们看好了,我可是最佳人选)


阶段四:我做过什么

   好吧,我还真正没达到这个阶段,只是近有所感。

   因为我发现前三个阶段,和别人说什么别人都是不在意的,任何想法和建议都是不重要的。 

   只有我做过并做得很好后,话语才有了分量,并且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接二连三的找过来。

   所以看人不要看他说过什么,而要看他做过什么。

       

为什么主题是做自己?

   看哪,我一直在做的,其实是想成为一个在别人眼里还不错的人,获得他人认可。我做到了,在别人看来,我人不错,职业不错,性格不错。但是,我对生活却提不起激情,感觉很累,感觉活在梦里。

   而做自己,获得自己认可,又何必在意他人目光呢?

   借用鸣人说的一句话:”了解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样才可以去寻找补充自己缺点的人,一起变得更好。”

   

期望大家都能过上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生活。 ^_^ 


(2017-8-29 11:30)


本文出自 “楊雲”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yangrong.blog.51cto.com/6945369/1960969

六年心路成长 —— 做自己

标签:成长   做自己   

原文地址:http://yangrong.blog.51cto.com/6945369/1960969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