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ntp
三、NTP服务
1、概述
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是用来使计算机时间同步化的一种协议。它可以使计算机对其服务器或时钟源做同步化,它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时间校正(LAN上与标准间差1毫秒,WAN上与标准差几十秒),并且可以用加密的方式来防止病毒的攻击。
2、端口的查看
[root@server1 Desktop]# vim /etc/services
其中,NNTP(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网络新闻传输协议。这是一个主要用于阅读和发布新闻文章到Usenet上的Internet应用协议,也负责新闻在服务器间的传输。
3.服务的安装与启动
(1)服务端
[root@server1 Desktop]# yum install -y ntp
[root@server1 Desktop]# /etc/init.d/ntpd restart
[root@server2 Desktop]# rpm -ivh /mnt/Packages/ntpdate-4.2.6p5-1.el6.x86_64.rpm
[root@server2 Desktop]# /etc/init.d/ntpd start
4、实例操作
实例一:服务器时间同步(能够上网)
[root@server1 Desktop]# vim /etc/ntp.conf#查看可以使用的NTP时间服务器
实例二:搭建一个内网NTP服务器
实验环境:保证server1、server2可以连上外网
Server1.example.com192.168.220.137
Server2.example.com192.168.220.139
(1)修改服务端配置文件
[root@server1 Desktop]# vim /etc/ntp.conf
#14 允许192.168.220.0这个网段中的服务器,访问ntp服务器同步时间
#15 允许单个IP地址访问本服务器
#24 在原配置文件中添加一个外网NTP服务器,写在所有server最前面IP地址为首先服务器,此服务器同步不了时间,寻找下一个NTP服务器。
(2)启动服务
注:在启动服务之前,先对提供服务的这台主机手动的校正一次时间,因为ntpd有一个自我保护设置,如果本机与上源时间相差太大,则ntpd不运行。
方法1:
[root@server1 Desktop]# ntpdate 0.rhel.pool.ntp.org
方法2:
[root@server1 Desktop]# date -s "2017-8-8 20:41"
Tue Aug 8 20:41:00 CST 2017
[root@server1 Desktop]# /etc/init.d/ntpd restart
[root@server1 Desktop]# ntpstat #列出是否与上游服务器连接,需要大概5分钟
unsynchronised
polling server every 64 s
指令“ntpq -p”可以列出目前我们的NTP与相关的上层NTP的状态,以上的几个字段的意义如下:
Remote:本机和上层ntp的ip或主机名,“+”表示优先,“*”表示次优先
Refid:参考的上一层NTP主机的地址
St:stratum阶层
Poll:下次更新在几秒之后
Offset:时间补偿的结果
# 5分钟后的效果
(3)与NTP相关的配置文件
# 这个是linux的主要时区设定文件,每次开机后,linux会自动的读取这个文件夹来设定自己系统所默认要显示的时间。
(4)查看硬件BIOS时间
Hwclock -r#读出BIOS的时间参数
Hwclock -w#将当前系统时间写入BIOS中
(5)客户端配置
方法1:使用ntpdate(服务器相对少的环境)
[root@server1 Desktop]# ntpdate 192.168.220.10#加主机名或IP地址
这样的同步,只是强制行的将系统时间设置为ntp服务器时间,一般会配合cron命令,来进行定期同步设置。比如在crontab中添加:
[root@server1 Desktop]# crontab -e
0 12 * * * /usr/sbin/ntpdate 0.rhel.pool.ntp.org
方法2:使用ntpd服务同步(服务器多的环境)
注:先手动校正一次时间,再启动服务
本文出自 “12025595” 博客,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标签:ntp
原文地址:http://12035595.blog.51cto.com/12025595/196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