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代码块 自定义组件 zone.js 访问 装饰器 active function 编程 类中访问
1.与Angular1的异同
几乎完全不同(什么鬼~
1)保留一些特性 表达式仍旧用{{}}。
2)属性指令变为驼峰式 ng-if ---> ngIf
3)ng-repeat被ngFor代替
4)ng-model ------> [(ngModule)] 注意符号
5)Angular2中,自带原始指令要加哈希前缀 #
6)Angular2新增了对移动端的设计
7)Angular2摒弃了1中的核心:$scope
8)Angular2使用zone.js来检测变化。
9)新增组件类component
可以说是取代了1中的controller: template&directive+controller = component。
承担视图部分的工作,这一点类似于react中,组件可以相互嵌套,父子组件之间的通信的主要途径即组件的属性(react中组件间通信依靠props,也是组件的属性),但是component好像要与模板(module)配合插入视图,比较麻烦,隐约是个坑
10)数据绑定stronger,绑定的机制也完全不同,新增属性的双向、单项绑定以及函数绑定等
11)主要性能优化改进(有待深究),使用了分层依赖注入系统;基于单向树的变化检测;体积小;在移动端应用中,流量方面占优势;支持影子DOM
2. typeScript
TypeScript是微软开发的自由和开源的编程语言,它是js的超集,扩展了js语法。typeScript文件后缀.ts。ts支持es6标准。
推荐使用typeScript编写angular2代码。
1)类型批注(目的?):给参数、函数等增加静态类型声明,eg:
function Area(width:number, right:number) : number {....}
常用的批注类型:number,bool,string,没有类型被推断出时即默认为动态的any类型
2)接口
interface Shape{
name:string; //这里都是类型批注
width:number;
height:number;
}
//将接口作为参数传入,接口本身也可以作为类型批注。shape的类型批注是shape
Function Area(shape : shape){.....}
console.log(area({ width:30, height:15}));
3)箭头函数 ()=>
详情见es6小记
4)接口
class Shape{
area:number;
color:string;
//构造器 参数声明为public,以便在外部访问类中的成员 否则会报错~
constructor( public name:string, width: number, height:number){
this.area = width*eight;
};
functionName(){...}
}
//在外部调用该类
import {user} from ‘url‘
var square = new Shape(‘square‘ , 30, 30)
类成员有public和private修饰符,类似于Java中,public成员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private成员只允许在类中访问。
5)继承
类似于Java,类可以被继承并创建一个派生类,关键字extend,派生类继承基类的属性可以用super方法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与方法,也可以重写基类的方法
class Shape3D extends Shape{
volume:number;
constructor:(public name:string,width:number,height:number){
super(name,width,height);//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
this.volume = length*this.area;
};
shoutout(){...}//重写基类的shoutout函数
superShout(){
return super.shoutout(); //调用基类的构造函数
}
}
3.ngModules模块
Angular用ngModule来创建不同的功能相关的代码块(angular模块),在需要的时候只导入需要的angular模块
每个angular应用至少需要一个root module
import {NgModule} from ‘2angular/core‘;
@NgModule({
imports:[ ], //需要载入的其他模块
providers: [ ], //服务的创建者
declarationa:[ ], //视图类属于这个模块
export:[ ], //到处可在外部使用该模块
bootstrap: [ ] //应用的主视图,所有视图的宿主,只在根模块中声明
})
4.component组件
每个angular应用至少需要一个root component,在angular中,组件本质上是带有模板的一种指令
import { component } from ‘@angualr/core‘;
@Component({
selector: ‘my-app‘, //CSS选择器,可以以<mg-app>标签的形式将组件引入父模板
template: ‘<h1>hello angular<h1>‘ //这里也可以填模板的URL
directives:[ ] //数组,包含此模板需要依赖的组件或指令
provider:[ ] //数组,包含组件所依赖的服务的提供者
})
//组件可以在文件外被使用 : import {Appcomponent} from ‘url‘
export class AppComponent{
相关逻辑处理,这里相当于component的控制器
}
@component是angular的装饰器,它会把一份元数据(即组建的配置项)关联到AppComponent上
5.数据绑定
1)插值:表达式仍旧是双括号的形式{{ }},可以用getValue( )获取表达式的值 {{ 1+1+getValue() }}
表达式语法类似js,但不是全部,有的表达式是禁止的:赋值表达式(=,+=),new ,++,--, 位运算符( | &)
2)属性双向绑定:把元素的属性设置为组件中属性的值 形式: [ ]
<img [src]=‘image‘> //这里img的src属性会被绑定到组件的属性imgUrl上
a: angular自带指令:[hidden],[disable],[ngClass]...
b: 自定义组件的属性:(实现父子组件之间的通讯的重要途径)
c: HTML原生属性绑定
html原生属性只是纯粹的属性,它们没有对应的属性可供绑定,所以不能直接给原生属性绑定东东,angular在此场景下,以单项数据绑定的形式(难道就是表达式?)提供解决办法:
<tr><td [attr.colspan]=‘1+1‘ > </td></tr>
3)CSS类绑定
<button [style.color]=" isActive? ‘red‘ : ‘green‘ "></button> 这里样式属性可以是中线命名也可以是驼峰命名
4)事件绑定 形式:()
<input (keyup) = ‘onSave($event)‘ (blur) =‘‘> 这里也可以用 on-keyup的形式
a: 获取用户输入值的方法:
1.这里angular把事件对象存入$event中,可以用$event.target.value来获取用户输入的值
2.从模板引用变量中获得<input #box (keyup)=‘0‘ > 这里box就是模板引用变量,它引用的是input元素本身,所以取值直接是box.value
b:按键事件过滤
key:enter 只在用户按下回车键时触发
5)双向绑定
<input [value]="" (input)="" [(ngModel)] > 这里[ ]实现数据流从模板到组件,( )实现数据流从组件到模板,两者结合即实现双向绑定
6.指令
属性指令:ngModel,ngIf,ngFor等
结构指令:用来改变DOM树的结构
7.服务 Service
封装的某一特定功能以供复用,复用形式是依赖注入(injector控制反转?)貌似类似于angular1中的?但是代码形式不同
@Injectable()
Export class Service{
Add(){....} //功能函数
}
服务调用:
import {ServiceName} form ‘url‘
再设置component的providers属性
providers: [Userservice]
8.表单
1)使用angular自带CSS类来更新控件状态
控件已被访问过: ng-touched / ng-untouched
控件值已发生变化:ng-dirty/ng-pristine
2)提交表单 ngSubmit
<form (ngSubmit)=‘onSubmit()‘></form>
标签:代码块 自定义组件 zone.js 访问 装饰器 active function 编程 类中访问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jlliu/p/747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