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设计模式】 模式PK:观察者模式VS责任链模式

时间:2017-09-05 00:14:36      阅读:19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address   col   参与   反馈   lookup   课堂   服务器   size_type   客户   

1、概述

为什么要把观察者模式和责任链模式放在一起对比呢?看起来这两个模式没有太多的相似性,真没有吗?回答是有。我们在观察者模式中也提到了触发链(也叫做观察者链)的问题,一个具体的角色既可以是观察者,也可以是被观察者,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观察者链。这与责任链模式非常类似,它们都实现了事务的链条化处理,比如说在上课的时候你睡着了,打鼾声音太大,盖过了老师讲课声音,老师火了,捅到了校长这里,校长也处理不了,然后告状给你父母,于是你的魔鬼日子来临了,这是责任链模式,老师、校长、父母都是链中的一个具体角色,事件(你睡觉)在链中传递,最终由一个具体的节点来处理,并将结果反馈给调用者(你挨揍了)。那什么是触发链?你还是在课堂上睡觉,还是打鼾声音太大,老师火了,但是老师掏出个扩音器来讲课,于是你睡不着了,同时其他同学的耳朵遭殃了,这就是触发链,其中老师既是观察者(相对你)也是被观察者(相对其他同学),事件从“你睡觉”到老师这里转化为“扩音器放大声音”,这也是一个链条结构,但是链结构中传递的事件改变了。

我们还是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两者的区别,DNS协议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只要在“网络设置”中设置一个DNS服务器地址就可以把我们需要的域名翻译成IP地址。DNS协议还是比较简单的,传递过去一个域名以及记录标志(比如是要A记录还是要MX记录),DNS就开始查找自己的记录树,找到后把IP地址反馈给请求者。我们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了解一下DNS解析过程,在DOS窗口下输入nslookup命令后,结果如图所示。

技术分享

我们的意图就是要DNS服务器192.168.10.1解析出www.xxx.com.cn的IP地址,DNS服务器是如何工作的呢?图中的192.168.10.1这个DNSServer存储着全球的域名和IP之间的对应关系吗?不可能,目前全球的域名数量是1.7亿个,如此庞大的数字,每个DNS服务器都存储一份,还怎么快速响应?DNS解析的响应时间一般都是毫秒级别的,如此高的性能要求还怎么让DNS服务器遍地开花呢?而且域名变更非常频繁,数据读写的量也非常大,不可能每个DNS服务器都保留这1.7亿数据,那么是怎么设计的呢?DNS协议还是很聪明的,它规定了每个区域的DNS服务器(LocalDNS)只保留自己区域的域名解析,对于不能解析的域名,则提交上级域名解析器解析,最终由一台位于美国洛杉矶的顶级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返回结果。很明显这是一个事务的链结构处理,我们使用两种模式来实现该解析过程。

2、责任链模式实现DNS解析过程

2.1 类图

本小节我们用责任链模式来实现DNS解析过程。首先我们定义一下业务场景,这里有三个DNS服务器:上海DNS服务器(区域服务器)、中国顶级DNS服务器(父服务器)、全球顶级DNS服务器:

技术分享

假设有请求者发出请求,由上海DNS进行解析,如果能够解析,则返回结果,若不能解析,则提交给父服务器(中国顶级DNS)进行解析,若还不能解析,则提交到全球顶级DNS进行解析,若还不能解析呢?那就返回该域名无法解析。确实,这与责任链模式非常相似,我们把这一过程抽象一下。

技术分享

我们来解释一下类图,Recorder是一个BO对象,它记录DNS服务器解析后的结果,包括域名、IP地址、属主(即由谁解析的),除此之外还有getter/setter方法。DnsServer抽象类中的resolve方法是一个基本方法,每个DNS服务器都必须拥有该方法,它对DNS进行解析,如何解析呢?具体是由echo方法来实现的,每个DNS服务器独自实现。类图还是比较简单的。

2.2 代码

2.2.1 解析记录

class CDnsServer
{
public:
    CDnsServer(){};
    ~CDnsServer(){};

    //解析域名
    CRecorder *mopResolve(const string &sDomain)
    {
        CRecorder *op_recorder = NULL; 
        
        //是本服务器能解析的域名
        if (mbIsLocal(sDomain))
        {
            op_recorder = mopEcho(sDomain);
        }
        else
        {
            //提交上级DNS进行解析
            op_recorder = mopUpServer->mopResolve(sDomain);
        }
        
        return op_recorder;
    }

    // 指向上级DNS
    void mvSetUperServer(CDnsServer *opUperServer) { mopUpServer = opUperServer; }

protected:
    // 每个DNS都有一个数据处理区( ZONE), 检查域名是否在本区中
    virtual bool mbIsLocal(const string &sDomain) = 0;

    //每个DNS服务器都必须实现解析任务
    virtual CRecorder *mopEcho(const string &sDomain)
    {
        CRecorder *op_recorder = new CRecorder();

        // 获得IP地址
        op_recorder->mvSetIP(msGetIPAddress());
        op_recorder->mvSetDomain(sDomain);

        return op_recorder;
    }

private:
    // 随机产生一个IP地址, 工具类
    string msGetIPAddress()
    {
        return "假装这个是IP~";
    }

private:
    CDnsServer *mopUpServer;  //上级DNS是谁
};

该类中有一个方法——msGetIPAddress方法——没有在类图中展现出来,它用于实现随机生成IP地址,这是我们为模拟DNS解析场景而建立的一个虚拟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2.2.2 上海的DNS服务器

象DNS服务器编写完成,我们再来看具体的DNS服务器,先看上海的DNS服务器。

class CSHDnsServer : public CDnsServer
{
public:
    CSHDnsServer() {};
    ~CSHDnsServer(){};

protected:
    CRecorder *mopEcho(const string &sDomain)
    {
        CRecorder *op_recorder = CDnsServer::mopEcho(sDomain);
        op_recorder->mvSetOwner("上海DNS服务器");

        return op_recorder;
    }

    // 定义上海的DNS服务器能处理的级别
    bool mbIsLocal(const string &sDomain)
    {
        string::size_type i_index = sDomain.find(".sh.cn");
        return i_index == string::npos ? false : true;
    }

};

为什么要覆写echo方法?各具体的DNS服务器实现自己的解析过程,属于个性化处理,它代表的是每个DNS服务器的不同处理逻辑。还要注意一下,我们在这里做了一个简化处理,所有以".sh.cn"结尾的域名都由上海DNS服务器解析。其他的中国顶级DNS和全球顶级DNS实现过程类似。

2.2.3 中国和全球DNS

//中国顶级DNS服务器
class CChinaTopDnsServer : public CDnsServer
{
public:
    CChinaTopDnsServer() {};
    ~CChinaTopDnsServer(){};

protected:
    CRecorder *mopEcho(const string &sDomain)
    {
        CRecorder *op_recorder = CDnsServer::mopEcho(sDomain);
        op_recorder->mvSetOwner("中国顶级DNS服务器");

        return op_recorder;
    }

    // 定义中国顶级DNS服务器能处理的级别
    bool mbIsLocal(const string &sDomain)
    {
        string::size_type i_index = sDomain.find(".cn");
        return i_index == string::npos ? false : true;
    }
};

//全球顶级DNS服务器
class CTopDnsServer : public CDnsServer
{
public:
    CTopDnsServer() {};
    ~CTopDnsServer(){};

protected:
    CRecorder *mopEcho(const string &sDomain)
    {
        CRecorder *op_recorder = CDnsServer::mopEcho(sDomain);
        op_recorder->mvSetOwner("全球顶级DNS服务器");

        return op_recorder;
    }

    // 定义中国顶级DNS服务器能处理的级别
    bool mbIsLocal(const string &sDomain)
    {
        //所有的域名最终的解析地点
        return  true;
    }
};

2.2.4 场景调用

所有的DNS服务器都准备好了,下面我们写一个客户端来模拟一下IP地址是怎么解析的。

int main()
{
    //上海域名服务器
    CSHDnsServer *op_sh_server = new CSHDnsServer;
    //中国顶级域名服务器
    CChinaTopDnsServer *op_cn_server = new CChinaTopDnsServer;
    //全球顶级域名服务器
    CTopDnsServer *op_top_server = new CTopDnsServer;

    //定义查询路径
    op_sh_server->mvSetUperServer(op_cn_server);
    op_cn_server->mvSetUperServer(op_top_server);

    // 解析域名
    cout << "----------解析域名----------" << endl;
    CRecorder *op_recorder =  op_sh_server->mopResolve("www.xxx.com.cn");
    cout << op_recorder->msGetInfo().c_str() << endl;

    op_recorder = op_sh_server->mopResolve("www.xxx.com.sh.cn");
    cout << op_recorder->msGetInfo().c_str() << endl;

    op_recorder = op_sh_server->mopResolve("www.xxx.com.com");
    cout << op_recorder->msGetInfo().c_str() << endl;

    return 0;
}

2.2.5 执行结果

技术分享

请注意看运行结果,以".sh.cn"结尾的域名确实由上海DNS服务器解析了,以".cn"结尾的域名由中国顶级DNS服务器解析了,其他域名都由全球顶级DNS服务器解析。这个模拟过程看起来很完整,它完全就是责任链模式的一个具体应用,把一个请求放置到链中的首节点,然后由链中的某个节点进行解析并将结果反馈给调用者。但是,这个解析过程是有缺陷的,什么缺陷?看完观察者模式的解析就明白了。

3、观察者模式实现DNS解析过程

3.1 类图

上面说到使用责任链模式模拟DNS解析过程是有缺陷的,究竟有什么缺陷?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解析过程很完美了,没什么问题了?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在dos窗口下输入nslookup命令,然后输入多个域名,注意观察返回值有哪些数据是相同的。可以看出,解析者都相同,都是由同一个DNS服务器解析的,准确地说都是由本机配置的DNS服务器做的解析。这与我们上面的模拟过程是不相同的,看看我们模拟的过程,对请求者来说,".sh.cn"是由区域DNS解析的,".com"却是由全球顶级DNS解析的,与真实的过程不相同,这是怎么回事呢?

肯定地说,采用责任链模式模拟DNS解析过程是不完美的,或者说是有缺陷的,怎么来修复这个缺陷呢?我们先来看看真实的DNS解析过程。

技术分享

 

解析一个域名的完整路径如图中的标号①~⑥所示,首先由请求者发送一个请求,然后由上海DNS服务器尝试解析,若不能解析再通过路径②转发给中国顶级DNS进行解析,解析后的结果通过路径⑤返回给上海DNS服务器,然后由上海DNS服务器通过路径⑥返回给请求者。同样,若中国顶级DNS不能解析,则通过路径③转由全球顶级DNS进行解析,通过路径④把结果返回给中国顶级DNS,然后再通过路径⑤返回给上海DNS。注意看标号⑥,不管一个域名最终由谁解析,最终反馈到请求者的还是第一个节点,也就是说首节点负责对请求者应答,其他节点都不与请求者交互,而只与自己的左右节点交互。实际上我们的DNS服务器确实是如此处理的,例如本机请求查询一个www.abcdefg.com的域名,上海DNS服务器解析不到这个域名,于是提交到中国顶级DNS服务器,如果中国顶级DNS服务器有该域名的记录,则找到该记录,反馈到上海DNS服务器,上海DNS服务器做两件事务处理:一是响应请求者,二是存储该记录,以备其他请求者再次查询,这类似于数据缓存。

整个场景我们已经清晰,想想看,我们把请求者看成是被观察者,它的行为或属性变更通知了观察者——上海DNS,上海DNS又作为被观察者出现了自己不能处理的行为(行为改变),通知了中国顶级DNS,依次类推,这是不是一个非常标准的触发链?而且还必须是同步的触发,异步触发已经在该场景中失去了意义(读者可以想想为什么)。分析了这么多,我们用触发链来模拟DNS的解析过程。

技术分享

 

● 标示声明

表示所有的DNS服务器都具备双重身份: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这很重要,它声明所有的服务器都具有相同的身份标志,具有该标志后就可以在链中随意移动,而无需固定在链中的某个位置(这也是链的一个重要特性)。

● 业务抽象

方法setUpperServer的作用是设置父DNS,也就是设置自己的观察者,update方法不仅仅是一个事件的处理者,也同时是事件的触发者。

3.2 代码

我们来看代码,首先是最简单的,Recorder类与责任链模式中的记录相同,这里不再赘述。那我们就先看看该模式的核心抽象DnsServer。

3.2.1 抽象DNS服务器

class CDnsServer
{
public:
    CDnsServer(){};
    ~CDnsServer(){};

    //处理请求, 也就是接收到事件后的处理
    void mvUpdate(CRecorder *opRecorder)
    {
        if (mbIsLocal(opRecorder))
        {
            //如果本机能解析
            opRecorder->mvSetIP(msGetIPAddress());
        }
        else
        {
            //本机不能解析, 则提交到上级DNS
            mopUpServer->mvUpdate(opRecorder);
        }
        // 签名
        mvSign(opRecorder);
    }

    void mvSetUpServer(CDnsServer *opDnsServer) { mopUpServer = opDnsServer; };
protected:
    // 每个DNS服务器签上自己的名字
    virtual void mvSign(CRecorder *opRecorder) = 0;

    //每个DNS服务器都必须定义自己的处理级别
    virtual bool mbIsLocal(CRecorder *opRecorder) = 0;

private:
    // 随机产生一个IP地址, 工具类
    string msGetIPAddress()
    {
        return "假装这个是IP~";
    }

private:
    // 上级解析服务器
    CDnsServer *mopUpServer;
};

mvSign方法是签名,这个记录是由谁解析出来的,就由各个实现类独自来实现。

3.2.2 DNS Server

三个DnsServer的实现类都比较简单。

//上海DNS服务器
class CSHDnsServer : public CDnsServer
{
public:
    CSHDnsServer(){};
    ~CSHDnsServer(){};

    void mvSign(CRecorder *opRecorder)
    {
        opRecorder->mvSetOwner("上海DNS服务器");
    }

    // 定义上海的DNS服务器能处理的级别
    bool mbIsLocal(CRecorder *opRecorder)
    {
        string::size_type i_index = opRecorder->msGetDomain().find(".sh.cn");
        return i_index == string::npos ? false : true;
    }
};

//中国顶级DNS服务器
class CChinaTopDnsServer : public CDnsServer
{
public:
    CChinaTopDnsServer(){};
    ~CChinaTopDnsServer(){};

    void mvSign(CRecorder *opRecorder)
    {
        opRecorder->mvSetOwner("中国顶级DNS服务器");
    }

    bool mbIsLocal(CRecorder *opRecorder)
    {
        string::size_type i_index = opRecorder->msGetDomain().find(".cn");
        return i_index == string::npos ? false : true;
    }
};

//全球顶级DNS服务器
class CTopDnsServer : public CDnsServer
{
public:
    CTopDnsServer(){};
    ~CTopDnsServer(){};

    void mvSign(CRecorder *opRecorder)
    {
        opRecorder->mvSetOwner("全球顶级DNS服务器");
    }

    bool mbIsLocal(CRecorder *opRecorder)
    {
        //所有的域名最终的解析地点
        return true;
    }
};

3.2.3 场景调用

我们再建立一个场景类模拟一下DNS解析过程。

int main()
{
    //上海域名服务器
    CSHDnsServer *op_sh_server = new CSHDnsServer;
    //中国顶级域名服务器
    CChinaTopDnsServer *op_cn_server = new CChinaTopDnsServer;
    //全球顶级域名服务器
    CTopDnsServer *op_top_server = new CTopDnsServer;

    //定义查询路径
    op_sh_server->mvSetUpServer(op_cn_server);
    op_cn_server->mvSetUpServer(op_top_server);

    CRecorder *op_recorder = new CRecorder;

    // 解析域名
    cout << "----------解析域名----------" << endl;
    op_recorder->mvSetDomain("www.xxx.com.cn");
    op_sh_server->mvUpdate(op_recorder);
    cout << op_recorder->msGetInfo().c_str() << endl;

    op_recorder->mvSetDomain("www.xxx.com.sh.cn");
    op_sh_server->mvUpdate(op_recorder);
    cout << op_recorder->msGetInfo().c_str() << endl;

    op_recorder->mvSetDomain("www.xxx.com.com");
    op_sh_server->mvUpdate(op_recorder);
    cout << op_recorder->msGetInfo().c_str() << endl;

    return 0;
}

与责任链模式中的场景类很相似。请注意op_sh_server->mvUpdate(op_recorder)这句代码,这是我们虚拟了观察者触发动作,完整的做法是把场景类作为一个被观察者,然后设置观察者为上海DNS服务器,再进行测试,其结果完全相同,我们这里为减少代码量采用了简化处理。

3.2.4 执行结果

技术分享

可以看出,所有的解析结果都是由上海DNS服务器返回的,这才是真正的DNS解析过程。如何知道它是由上海DNS服务器解析的还是由别的DNS服务器解析的呢?很好办,把代码拷贝过去,然后调试跟踪一下就可以了。或者仔细看看代码,理解一下代码逻辑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如何解析的。

3.3 小结

再仔细看一下我们的代码逻辑,上下两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很有意思。

● 下级节点对上级节点顶礼膜拜

比如我们输入的这个域名www.xxx.com,上海域名服务器只知道它是由父节点(中国顶级DNS服务器)解析的,而不知道父节点把该请求转发给了更上层节点(全球顶级DNS服务器),也就是说下级节点关注的是上级节点的响应,只要是上级反馈的结果就认为是上级的。www.xxx.com这个域名最终是由最高节点(全球顶级DNS服务器)解析的,它把解析结果传递给第二个节点(中国顶级DNS服务器)时的签名为“全球顶级DNS服务器”,而第二个节点把请求传递给首节点(上海DNS服务器)时的签名被修改为“中国顶级DNS服务器”。所有从上级节点反馈的响应都认为是上级节点处理的结果,而不追究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上级节点处理的。

● 上级节点对下级节点绝对信任

上级节点只对下级节点负责,它不关心下级节点的请求从何而来,只要是下级发送的请求就认为是下级的。还是以www.xxx.com域名为例,当最高节点(全球顶级DNS服务器)获得解析请求时,它认为这个请求是谁的?当然是第二个节点(中国顶级DNS服务器)的,否则它也不会把结果反馈给它,但是这个请求的源头却是首节点(上海DNS服务器)的。

4、总结

通过对DNS解析过程的实现,我们发现触发链和责任链虽然都是链结构,但是还是有区别的。

● 链中的消息对象不同

从首节点开始到最终的尾节点,两个链中传递的消息对象是不同的。责任链模式基本上不改变消息对象的结构,虽然每个节点都可以参与消费(一般是不参与消费),类似于“雁过拔毛”,但是它的结构不会改变,比如从首节点传递进来一个String对象或者Person对象,不会到链尾的时候成了int对象或者Human对象,这在责任链模式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触发链模式中是允许的,链中传递的对象可以自由变化,只要上下级节点对传递对象了解即可,它不要求链中的消息对象不变化,它只要求链中相邻两个节点的消息对象固定。

● 上下节点的关系不同

在责任链模式中,上下节点没有关系,都是接收同样的对象,所有传递的对象都是从链首传递过来,上一节点是什么没有关系,只要按照自己的逻辑处理就成。而触发链模式就不同了,它的上下级关系很亲密,下级对上级顶礼膜拜,上级对下级绝对信任,链中的任意两个相邻节点都是一个牢固的独立团体。

● 消息的分销渠道不同

在责任链模式中,一个消息从链首传递进来后,就开始沿着链条向链尾运动,方向是单一的、固定的;而触发链模式则不同,由于它采用的是观察者模式,所以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一个消息传递到链首后,具体怎么传递是不固定的,可以以广播方式传递,也可以以跳跃方式传递,这取决于处理消息的逻辑。

【设计模式】 模式PK:观察者模式VS责任链模式

标签:address   col   参与   反馈   lookup   课堂   服务器   size_type   客户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hinaHook/p/747620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