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课堂 中国 大学毕业 计算机类 article 教育 亦或 问题 strong
第0次个人作业
(1)在选择专业时,首先确定选择工科。在填报志愿时家里的长辈根据我自身的条件,认为计算机专业适合英语和数学较好的我,争取我的意见并一起讨论后最终填报了计算机专业。
(2)我当时个人认为我的条件不是很好,尽管高中学习成绩能代表一部分,但感觉自己由于从小的教育,思考模式比较固化,面对一些问题不能想出灵活的解决方案,有时甚至会走一些弯路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
(3)和这些博主比,我的条件可能有好有差吧。好得方面就是大学专业选择了计算机并且来到了北航,这样来说我所处的学习环境要更好,身边的资源也更多。相对于博客F的博主来说,有了专业的指导和体系的
学习我能少走不少弯路。差得方面可能就是相对于博客I的博主来说,我接触计算机一些专业知识相对较晚,而且对于计算机的兴趣可能远远没有他浓厚。博客I的博主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在大学之前深入探讨、钻研、学习
很多计算机的知识,这是我所不及的。
计算机是我喜欢的领域,但就目前的状况来说不是我擅长的领域。
读完博客P后,相对于博客中那些例子,我觉得我不算热爱这一专业。在前两年的大学生活学习中,自己除了专业课程以外只学习了很有限的计算机类知识。而仅仅是这样,自己也常常因为一些学习上遇到的难题而
“怨天尤人”,在课程上有选择的厚此薄彼。而专业课之外,自己很少主动的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说到底,“怨天尤人”还是自己的问题,很多时候没能及时从自身找出问题,有时候坚持不住,也总是限于被动的学习情况。不
过我相信在日后的学习中,我能够做出改变,遇到问题知难而上,课下主动去补充自己的知识。
大学生活中想要吐槽的地方肯定是有的。我觉得北航计算机专业有些课程比如算法设计和计算引论,缺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一直在单向的向学生输出知识,缺少反馈,造成学生不重视,甚至遇到没听懂的
知识不了了之。
我理想中的大学应该是交互式的课堂,一方面老师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去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及时获取反馈进行改进,因材施教而不是模式化的把知识传输给学生。
在北航很多课程已经做了改革,如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这些课程的体验确实很不错,但还是有些课程需要改进的。
阅读博客O和邹欣老师的博客并思考后,我认为北航有些课由于是大班教学,一位老师在课堂中很难组织起全班将近两百人参与,所以很多时候不可避免的只能选择模式化的教学,而很多同学因为这样不重视课堂,
亦或是缺少和老师的交流,造成积存很多疑惑,久而久之便不了了之。而相对固化的考核方式(总是出原题、考核方式单一、容易)使得那些没有从课堂中学到真才实学的人也能侥幸通过。
迄今为止,我写的代码也仅限于专业课程中的练习或作业,总共加起来也只有几千行吧。最复杂的作业应该是流水线CPU了。
北大青鸟一系列培训机构看似是“捷径”,实际上却不然。科班出身不仅仅是体系化的培养,更多也引导学生去自己探索、主动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同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思维方式与良好的习惯。而正如
博客G中所提,即使是学习态度很端正的人经过了北大青鸟这类培训机构出来,还是缺乏自学能力、没有良好编码习惯、只能处理简单典型的问题。我觉得还有一个区别就是练习的时间,科班出身花几年时间学习相关课程并
且做了大量练习。而北大青鸟号称几个月便上岗的口号,只能是“空头支票”,大量知识能讲完就不错了,何谈附带的训练以及之后的优化。这就好比武侠小说中那些个急功近利的人,为了一时间内迅速提升武功选择走“捷径”,
到最后一定会走火入魔、害人害己。任何一个人学习一个学科,从不会到会都要走一个漫长的过程,想不劳而获、投机取巧只是为自己之后挖一个更大的坑,我非常赞同博客E的博主所说:“勿在浮沙筑高台!”。
那时候的确很不理解,并且当时没有打下很好的基础,到后来自己读《编程珠玑》时中各种矩阵和图论来分析问题才深刻体会到数学与计算机紧密的关系。计算机科学毕竟是计算的科学,数学则是基础,所以打好基
础还是很有必要的,后来也是买了离散数学和线性代数的书温习。
说实话我目前还没有仔细考虑过未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因为目前学的知识还比较有限。看了博客K和博客L后我觉得在今后学习中先巩固好自己的技术是关键,之后再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技术,并结合自身条件和能力
确定职业道路。
之前看过周志华教授接受采访的文章,他提到目前很多计算机从业者随大流很严重,什么是当下热点大家便研究什么,研究的质量也参差不齐。然而我们不能预测下一个计算机行业热点是什么,所以我觉得不一定是
当下热点是什么我们职业道路就一定要和它有关,脚踏实地的先学好该学好的知识是我目前要做的。说这么多,我目前的计划就是学好日后该学的专业课程,争取大学毕业后出国读研。
因为想要出国读研,gpa肯定还是需要提高的,下学期的课肯定要更加努力,语言方面的课程已经上完了,托福备考中准备十二月底考下来,GRE准备大三下攻克。
我打算进实验室实习,我觉得企业内实习虽然可以让我们与社会更近一步、了解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但企业实习在之后也可以进行。进实验室实习可以让我在我感兴趣的方面进一步深入了解学习,对我自身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标签:课堂 中国 大学毕业 计算机类 article 教育 亦或 问题 strong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1cymoon/p/7529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