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man state 一个 插入 app sequence 数字 seve directory
一、ansible简介
ansible是一种自动化运维工具。实现批量操作系统配置、批量程序部署、批量命令运行等功能。
ansible工作在agentless模式下,并且具有幂等性(幂等性不会重复执行相同指令,例如不会重复安装软件,当你希望一个文件中存在一行内容为 "aaaaaa", 如果不存在就会插入,如果存在就会跳过)。
ansible架构大致如下:
二、基本使用
1、定义Host Inventory /etc/ansible/hosts
[webhosts]
172.16.10.22 ansible_ssh_user=root ansible_ssh_pass=passwd
172.16.10.33 ansible_ssh_user=root ansible_ssh_pass=passwd
## ansible_ssh_user=root 是登陆用户
## ansible_ssh_pass=passwd 是ssh登陆密码
## 使用 ansible-doc MOD 查看模块的用法,例如 ansible-doc copy
2.示例使用
查看时间信息
添加用户,user模块
安装软件和启动服务
支持管道服务
三、YAML语言介绍
YAML是一种可读性高的用来表达资料序列的格式。
YAML Ain‘t Markup Language即YAML不是XML。
YAML的可读性好
YAML和脚本语言的交互性好
YAML使用实现语言的数据类型
YAML有个一致的信息模型
YAML表达能力强扩展性好
1. YAML 简介
*********************************************YAML语法
YAML语法可以简单表达清单、散列表、标量等数据结构。其结构Structure通过空格展示,序列Sequence的项用“-”来代表
Map里的键值对用“:”分割。下面是一个示例:
name: Jonh Smith
age: 41
gender: Male
YAML 2个重要的结构组成部分list和directory
********************************************list
列表的所有元素均使用“-”开始,例如:
- Apple
- Orange
- Strawberry
- Mango
********************************************dictionary
字典通过key与value标识,例如:
---
name: Example Developer
job: Developer
skill: Elite
也可以将key:value放置于{ }进行表示,例如:
---
{name: Example Developer, job: Developer, skill: Elite}
2.YAML的变量
########################### 变量命名
变量名仅支持字母、数字和下划线并且只能以字母开头
facts 是由正在通信的远程目标主机发回的信息,这些信息保存在ansible变量中。获取facts可使用如下命令:
# ansible webservers -m setup
########################### 自定义变量
使用关键字vars来定义变量
vars:
var_name: value
########################### 变量引用
{{ var_name }}
######################### 变量迭代
当需要重复执行任务时使用迭代机制,使用格式为:将需要迭代的内容定义为item变量引用,并通过with_items语句指明迭代的元素列表。
例如:
- name: add several users
vars:
user1: testuser1
user2: testuser2
user: name={{ user1 }} state=present group=wheel
user: name={{ user2 }} state=present group=wheel
使用迭代方式:
- name: add several users
user: name={{item.name}} state=present groups={{item.groups}}
with_items:
- { name: ‘testuser1‘, groups: ‘wheel‘ }
- { name: ‘testuser2‘, groups: ‘root‘ }
标签:man state 一个 插入 app sequence 数字 seve directory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albertarmstrong/p/760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