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团队 head ram 获得 练习 目标 注意 付出 编程
1.组名:软件14-三人行;
2.组员:
吴吉键 201421122007(组长);
魏修祺 201421122008;
孙劲林 201421122022;
3.队员风采:
4.团队首次合照:
5.团队特色描述:
我们团队各有所长,相互补充。组员之间很熟悉,无障碍沟通的同时求同存异。
项目名称:课堂助理-互动功能
项目描述:是在已上线使用的课堂助理上进行增量开发,实现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预期的用户量:10名以上授课老师
真实目标:通过大家认真的完成,提升团队合作编程能力。
可用目标:提升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上课玩手机回归正途。
有价值目标:提高上课效率,使课堂不再沉闷一片,同时有效利用手机。
项目git仓库:[https://coding.net/u/weixuiqi/p/TeamWork/git].
根据发布的项目时间规划,初步确立团队任务计划,将团队的任务计划添加到Coding的团队项目任务里,要求:
第 7 周 | 1.团队组队、团队博客 |
---|---|
2.团队介绍、成员展示、角色分配、选题确定 | |
3.制定团队计划安排,团队贡献分的规定 | |
第 8 周 | 1.需求规格说明书 |
2.原型设计,队员估计任务难度并学习必要的技术 | |
3.编码规范完成、平台环境搭建完成、初步架构搭建 | |
第 9 周 | 1.原型改进(给目标用户展现原型,并进一步理解需求) |
2.架构设计,WBS, 团队成员估计各自任务所需时间 | |
3.测试计划 | |
第10周 | 1. 团队项目Alpha任务分配计划 |
2. 连续7天的Alpha敏捷冲刺,7 篇 每日Scrum Meeting博客+代码提交 | |
第11周 | 1.用户反馈+测试计划改进 |
2. 团队Alpha阶段个人总结 | |
3. 团队项目Alpha博客:发布说明、测试报告、展示博客、项目管理 | |
第12周 | 1. 团队项目Alpha博客:事后分析 |
2. 每个团队有一人必须离开,自己寻找下一个接纳自己的团队。团队发博客宣布离队和接纳的成员。 | |
第13周 | 1. 团队项目Beta任务分配计划,介绍新成员 |
2. 连续7天的Beta敏捷冲刺,7 篇 每日Scrum Meeting博客+代码提交 | |
第14周 | 1. 团队项目Beta博客:发布说明、测试报告、展示博客 |
2. 团队Beta阶段个人总结 | |
第15周 | 1. 团队项目Beta博客:事后分析, 宣布每人的贡献分,2.团队整个阶段总结,分析用户数据,整理文档,保证以后的团队能接手. |
团队的计划和估计:
成员的绩效 = 团队获得的分数 + 个人的团队贡献分
在项目alpha 和 beta 阶段评审后, 团队会得到一个项目分数(每个成员都会得到同样的分数,做为自己的原始分数的一部分)。团队成员的努力程度不同,达成目标的程度不同,帮助同伴的付出不同,那就要在“团队贡献分” 上有所区分。 所有人贡献分的总和为 20N,其中N为团队的人数。 在alpha/beta 之后,团队按照自己制定的规则,把 (20N)瓜分给每人,这就是 “团队贡献分”。
个人的团队贡献分评定,首先组员完成自己所分配的任务占60%,同时组员之间互评40%,最终的个人贡献分=完成任务*60%+组员互评40%。
标签:团队 head ram 获得 练习 目标 注意 付出 编程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wxqblog/p/772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