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form 过多 应对 事务 用户 服务 有关 直接 gb2312
数据访问层(DAL):该层所做事务直接操作数据库,针对数据的增添、删除、修改、查找等。所以D层的类对应的就是表。
业务逻辑层(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表示层(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实体层(Entity):就是数据库所有表的。每个表都是一个类,表的字段就是属性。实体层为传递各种数据的容器,相当于一个载体。(下面不作过多介绍)
3个层次中,系统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在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
所谓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也叫组件层。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业务规则、数据访问、合法性校验等工作放到了中间层进行处理(如下图)。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1: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对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积木的搭建。
3:表示层: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WEB方式也可以表现成:aspx,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务。
1:数据访问层:主要看你的数据层里面有没有包含逻辑处理,实际上他的各个函数主要完成各个对数据文件的操作。而不必管其他操作。数据访问层有时候也称为是持久层,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可以访问数据库系统、二进制文件、文本文档或是XML文档。简单的说法就是实现对数据表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的操作。如果要加入ORM的元素,那么就会包括对象和数据表之间的mapping,以及对象实体的持久化。
2: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对数据层的操作。也就是说把一些数据层的操作进行组合。业务逻辑层无疑是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它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也即是说它是与系统所应对的领域(Domain)逻辑有关,很多时候,也将业务逻辑层称为领域层。业务逻辑层在体系架构中的位置很关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层是一种弱耦合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是向下的,底层对于上层而言是“无知”的,改变上层的设计对于其调用的底层而言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在分层设计时,遵循了面向接口设计的思想,那么这种向下的依赖也应该是一种弱依赖关系。因而在不改变接口定义的前提下,理想的分层式架构,应该是一个支持可抽取、可替换的“抽屉”式架构。正因为如此,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对于一个支持可扩展的架构尤为关键,因为它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对于数据访问层而言,它是调用者;对于表示层而言,它却是被调用者。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都纠结在业务逻辑层上,如何实现依赖关系的解耦,则是除了实现业务逻辑之外留给设计师的任务。
3:表示层:主要对用户的请求接受,以及数据的返回,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位于最外层(最上层),离用户最近。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
我们知道饭店将整个业务分解为三部分来完成,每一部分各负其责,服务员只管接待顾客、向厨师传递顾客的需求;厨师只管烹炒不同口味、不同特色的美食;后勤工作人员只管提供美食原料;他们三者分工合作共同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在饭店为顾客提供服务期间,服务员、厨师、后勤工作人员,三者中任何一者的人员发生变化时都不会影响其他俩者的正常工作,只对变化者进行重新调整即可正常营业。
我们用三层结构开发的软件系统于此类似,表示层只提供软件系统与用户交互的接口;业务逻辑层是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的桥梁,负责数据处理和传递;数据访问层只负责数据的存取工作。
思想上移与三层架构知识相结合:
标签:form 过多 应对 事务 用户 服务 有关 直接 gb2312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HongDunLaoGui/p/778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