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script标签

时间:2017-11-05 15:05:11      阅读:19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net   好的   有序   dom   好处   来源   google   不同的   respons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27966/answer/13727164
来源:知乎

Google并没有把<script>插入在</body>之后,而只是没有写</body>和</html>闭合标签。 【这样做是符合标准的。不仅是html5标准,从第一个HTML正式标准HTML 2.0开始,这样做都是允许的。相反,在</body>之后插入其他元素,从HTML 2.0起就是不合标准的。】

新浪微博确实有在</body>之后输出<script>。

新浪微博所用的doctype是XHTML 1.0,但是其response的content type头并没有用XHTML mimetype,所以浏览器仍然会按HTML语法进行parsing。【顺便说一句,虽然新浪微博用了XHTML 1.0 DTD,但是其实际内容连well-formed也没有做到,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的XHTML。新浪的前端同学们应该检讨一下啊!当然了,腾讯微博也是用XHTML 1.0的DTD,并且也不是well-formed的,跟新浪微博是难兄难弟啊!如果说一定要较个高下,那企鹅还是略胜一筹——其网页出现第一个解析错误的行数更靠后一点。】

按照HTML5标准中的HTML语法规则,如果在</body>后再出现<script>或任何元素的开始标签,都是parse error,浏览器会忽略之前的</body>,即视作仍旧在body内。所以实际效果和写在</body>之前是没有区别的。

总之,这种写法虽然也能work,但是并没有带来任何额外好处,实际上出现这样的写法很可能是误解了“将script放在页面最末端”的教条。所以还是不要这样写为好。

【补充】
有同志说因为新浪微博使用bigpipe,所以“从直觉触发,为了避免浏览器出现未知异常,应该在首次吐出的页面框架中闭合body”。但是这个逻辑上说不通。因为在body以外写script也可能存在其他异常嘛。有什么理由能让开发者推断出后者会更安全呢?实际上在没有充分测试的前提下,如果要进行推断,那么可以推断出后者的风险更大。

第一,这是不合标准的行为,而且从有HTML标准以来都是不合标准的,因此浏览器实现不一致或者在这种情况下有bug的风险显然更大。

第二,虽然将<script>写在</body>之后,但最终的DOM树里,<script>元素还是会成为body的子节点,这一点很容易在firebug等调试器里验证。既然如此,如果将<script>写在</body>之前会有问题,你又如何保证写在之后(并在DOM里又变成了和写在之前一样的结构)就没有问题?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27966/answer/13727477
来源:知乎

基于规则 %html.content "HEAD|BODY" HTML 标签的子元素只能是 HEAD BODY。
但是浏览器对HTML(XHTML)均有容错机制。 错误嵌套的标签、以及位置放置错误的标签都会在paser HTML 过程中尝试修复。修复后得到合法的HTML后在由布局引擎建立相应的DOM对象。

在<script>标签放置于</body>标签之后时,源码被所有浏览器【泛指PC上常见的】修复为正常形式,即<script></script></body>。

由此,Google 这种利用基于浏览器修复【或规范中可以不闭合标签条款的】机制,处理是可以的。它的意图是尽可能少输出内容,由客户端浏览器来辅助它处理HTML,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速与尽可能加大服务端吞吐量。

至于新浪微博的问题,比较复杂,只能推测下。
新浪微博默认采用【非IE6下】bigpipe机制分块输出页面内容。这需要在首块时候就吐出页面框架结构给浏览器。那么这个先吐出的页面结构是否需要闭合</body>标签呢?
从直觉触发,为了避免浏览器出现未知异常,应该在首次吐出的页面框架中闭合body。那么,之后分块输出的 script 标签必然会被打印在 </body>之后,然后依赖浏览器修复机制执行代码。
新浪微博当时的工程师们可能并不知道修复机制,仅仅是为了避免项目风险,经过测试后发现这么做可行,就这么做了。
不管怎样,基于bigpipe机制分块吐出机制,在body没有闭合,页面数据继续到达的情况下,之后被吐出的script代码很可能存在操作document.body对象,这样可能会导致异常,你我做如此实现时候都必须掂量下是否要冒风险不闭合body标签。

此外,对于贺老祖的一些解释,偶表示部分不认同。
content type 的问题。
rfc3236 规定了 application/xhtml+xml 这样的 XHTML mimetype 来表示一个XHTML文件。但是浏览器并不一定按照这个 mimetype 来解析,偶从开源浏览器代码中【Gecko/Webkit】只看到 parser HTML 部分的实现,这部分内容对于 XHTML 是无特殊处理的,就是说即使是 XHTML 也会被当做 HTML parser。唯一有一点不同的是,页面的 DTD 如何写会被浏览器嗅探,用来触发三种不同的文档模式【怪异、近乎标准、标准】。至于当前文档的 mimetype 是什么,对解析 HTML 或者渲染的影响,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源码证据。
【当然,基于network层是会区分mimetype 的,它会筛选出它认为是HTML的类型交付HTML parse 处理。事实上IE会比其他浏览器做的要更多,对于非二进制类型,会启用“HTML嗅探机制”,如果首200字符内有特定HTML标记,则会将文档交由HTML parse 处理】。

贺老祖【】内表述的挂羊头卖狗肉行为偶就不细说了,仅当做 贺老祖 个人情绪发泄。个人感觉没必要太学院了,实际适用就好。


总结:两种方式实际使用上没有什么区别,唯一差异在于你是否要利用浏览器的自动修复机制。当然,理论上讲,利用了自动修复机制必然会导致性能有损失。


script标签

标签:net   好的   有序   dom   好处   来源   google   不同的   response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fengyouqi/p/778736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档案
周排行
mamicode.com排行更多图片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