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lib 通配符 记录 地址 mem httpd runlevel shc 改名
管道:使用竖杠符号"|"表示,用于将前面的命令的屏幕输出结果作为后面命令的操作对象(输入),就好像一根管道一样,从这头塞如内容,从另一头出来。
重定向输出:使用大于符号">"表示,前面你的命令成功执行以后,其屏幕输出的结果将保存到">"号后面指定的文件中,而不是直接输出到屏幕,称之为重定向;">>"追加重定向(数据流朝着箭头的方向流动),再原来的文件的[结尾],追加[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
uname命令: 查看当前使用的Linux内核版本信息; cat / proc / cpuinfo命令: 查看当前主机的CPU型号,规格等信息; cat / proc / meminfo命令: 查看当前主机的内存信息; hostname命令: 查看当前主机的完整名称; shutdown - h now命令: 关机; shutdown - r now命令: 重启; pwd命令: 显示用户当前所在的工作目录位置; cd命令: 将用户的工作目录更改到其他位置(切换目录层次,例如从你家到我家到如家); (.)当前的工作目录; (..)当前目录的上一级目录; (~用户名)指定用户的宿主目录,省略用户名时为当前目录; ( - )上一次工作的目录; ls命令: 显示当前目录中的内容,包括子目录和问价你的相关属性信息等; ( - l)以长格式显示,包括权限大小最后更新时间等信息; ( - a)显示所有子目录和文件,包括隐藏目录和文件; ( - d)显示目录本身的属性,而不是显示目录中的内容; ( - h)以K,M等单位显示大小,而不是默认的字节; du命令: 统计指定目录或文件所占的磁盘空间大小; ( - a)统计时包括所有文件而不仅仅是系统目录; ( - h)以K,M等单位显示统计结果; ( - s)只统计参数所占总大小,而非子目录,文件的大小; mkdir命令: 用于创建新的空目录; (p)一次性创建嵌套的多层目录; ln命令: 为文件或目录创建连接文件,(快捷方式); ( - s)创建软链接; cp命令: 复制文件或者目录; ( - f)覆盖同名文件或者目录时不进行提醒,强制复制; ( - i)覆盖同名文件或者目录时提醒用户确认; ( - p)复制时保持源文件的权限,属主及时间标记,等属性不变; ( - r)复制目录时,表示递归复制所有文件及子目录; rm命令: 用于删除指定文件或者目录; ( - f)删除文件或者目录时不进行提醒,强制删除; ( - r)删除目录时使用,表示递归删除整个目录树; ( - i)删除文件或目录时提醒用户确认; mv命令: 将指定的文件或者目录转移位置,如果目标位置与源位置相同,则效果相当于为文件或者目录改名; [ - ifu] [源文件 / 源目录] [目的文件 / 目的目录] ( - i):如果目的文件已存在,询问是否覆盖; ( - f):强制执行,不会询问; ( - u):若目的文件存在,则比源文件新,才会移动; which命令: 查找用户所执行的命令文件存放位置目录; find命令: 查找文件或者目录; ( - name)根据目标文件的名称进行查找,可使用 * 及?通配符; ( - size)根据目标文件的大小进行查找; ( - user)根据文件是否属于目标用户进行查找; ( - type )根据文件的类型进行查找; awk: 文本处理工具,三剑客之一,可以处理 行,列,可以过滤,擅长处理列; ifconfig: 查看配置网卡信息; rmkdir: 删除空目录; xargs: 把管道前面的内容按列表交给后面的命令处理; alias: 查看或设置别名(例如减少输入); unalias: 取消别名; seq - s: 生成数字序列; tree - Ld: 打印目录结构; whoami: 查看当前登陆用户; wc - cml: 查看文件行数,字符数字节数; whereis: 查找说明文件,二进制等文件; env: 显示修改的环境变量; grep: 过滤文件内容; egrep: 过滤文件内容,grep - E 常用来同时过滤多个字符串; sed - n - e - i : 文本处理工具,添加修改删除替换过滤; cat - n: 查看文件内容,批量追加内容到文件,合并文件; head - n : 查看文件前多少行; tail - fF: 查看文件末尾多少行; df - hiT: 查看挂载的磁盘等相关信息; free - m : 查看内存信息 ; env 显示修改过的变量环境; file 查看文件类型; |
touch命令:
创建空文件,如果存在文件的访问时间atime等时间戳信息;
touch [文件名],就是摸一下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建立新文件;
1
2
3
|
echo: 打印输出内容; echo "helloword" > word.txt |
如果仅仅想看目录属性时,可以使用ls -d参数搭配组合为 ls -ld 目录名;
查看及检索文件:
cat命令:
显示并连接文件内容;
1
2
3
4
5
|
[root@ 1 ~]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 = eth0 BOOTPROTO = dhcp ONBOOT = yes [root@ 1 ~] # |
也可以同时查看多个文件内容,即添加多个文件路劲作为查看对象:
1
2
3
4
|
[root@ 1 ~] # cat /etc/redhat-release /proc/version CentOS Linux release 7.4 . 1708 (Core) Linux version 3.10 . 0 - 693.2 . 2.el7 .x86_64 (builder@kbuilder.dev.centos.org) (gcc version 4.8 . 5 20150623 (Red Hat 4.8 . 5 - 16 ) (GCC) ) #1 SMP Tue Sep 12 22:26:13 UTC 2017 [root@ 1 ~] # |
more和less命令:
全屏分页查看文件内容;
more:表示文件内容还有更多,(哈哈哈英文不好)
使用more命令查看超过一屏的文件内容时,将进行分屏新鲜事, 并在左下角显示当前内容在整个文件中的百分比;
在阅读中可以按"ent"键向下逐行滚动查看,按"空格"键可以向下翻屏,按"B"键向上翻屏,按"Q"键退出并返回到原来的命令环境;
1
|
[root@ 1 ~] # more /etc/httpd/conf/httpd.conf |
more命令除了可以分屏查看文件内容意外,还可以结合管道符号,"|" 分屏查看执行命令的输出信息,在这在命令输出内容较多额度情况下特别用武之地,比如分页查看/etc/目录下有哪些扩展名为".conf"的配置文件,但是姚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式将无法向上翻页;
1
|
[root@ 1 ~] # ls -lh /etc/*.conf |more |
head和tail命令:
查看文件开头或者结尾,head命令和tail命令是一对作用相反的命令,前者用于显示文件开头的一部分,后者用于显示文件末尾的一部分内容,可以使用"-n"选项(n为具体的行数)指定需要显示多少行的内容,若不指定行数,默认只显示十行,
tail命令:用于查看文件末尾的内容 ,tail命令通常用于查看系统日志文件(因为较新的日志记录总是添加到文件最后),以便于观察网路访问,服务调试等相关信息,配合"-f"选项使用时,还可以跟踪文件尾部内容的动态更新,以便于实时监控文件内容的变化,
统计和检索问价内容:
"wc":命令-统计问价内容中的单词数量,行数字节数等信息,使用文件名作为参数,可以同时统计多个文件,
"-c":统计文件内容中字节数
"-l":统计文件内容中行数
"-w":统计文件内容中的单词个数,(以空格或制度表位作为分隔)
1
2
3
4
5
6
7
|
[root@ 1 ~] # wc -l /etc/passwd 23 / etc / passwd [root@ 1 ~] # 也可以和 "|" 一起使用: [root@ 1 ~] # find /etc/ -name "*.conf"|wc -l 101 [root@ 1 ~] # |
"grep"命令-检索,过滤文件内容:
grep命令用于在文件中查找并显示包含指定字符串的行,可以直接指定关键字符串作为查找条件,也可以使用复杂的条件表达式,(^word表示以为word开头,"word$"表示以word结尾,"^$"表示空行)
grep:命令常用的选项:
"-i":查找内容时忽略大小写;
"-v":反转查找,即输出与查找条件不相符的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root@ 1 ~] # grep -v "^#" /etc/yum.conf |grep -v "^$" [main] cachedir = / var / cache / yum / $basearch / $releasever keepcache = 0 debuglevel = 2 logfile = / var / log / yum.log exactarch = 1 obsoletes = 1 gpgcheck = 1 plugins = 1 installonly_limit = 5 bugtracker_url = http: / / bugs.centos.org / set_project.php?project_id = 23 &ref = http: / / bugs.centos.org / bug_report_page.php?category = yum distroverpkg = centos - release [root@ 1 ~] # |
压缩和解压缩工具:
gzip和bzip2是LINUX系统使用最多的两个压缩工具,这两个命令都可以压缩指定的文件,或者将已经压缩的文件进行解压;
tar解压:
"-C":解压时指定释放目录;
"-f":表示使用归档文件;
"-j":调用bzip2程序解压或者压缩;
"-P":打包时保留文件及穆拉德绝对路径;
"-p(小P)":打包时保留文件及目录的权限;
"-t":列表查看包内的文件;
"-v":输出详细信息;
"-x":解开.tar格式的文件包;
"-z":调用gzip程序进行压缩或解压;
*创建目录的命令可以用mkdir命令 或者cp命令(带-r 或-a 参数)cp可以把一个目录复制为另一个目录;
删除用rm -r 或rmdir (删除空目录才可以)命令
提别提示:下面是执行ls -F 的结果在脚本时可以直接区别目录和文件,注意每个目录后面多了个斜线,
1
2
|
[root@Fucking ~] # ls -F command / oneinstack - full.tar.gz pip - 9.0 . 1.tar .gz |
在生产环境当中,我们一般是通过下面办法过滤出所有目录和文件的
1
2
|
[root@Fucking ~] # ls -F /etc/ |grep "/$" [root@Fucking ~] # ls -F /etc/ |grep "^d" |
说明:^表示以什么开头,如"^d" 表示以d开头;
$表示以什么结尾,如"$d" 表示以d结尾;
"find. -type f mtime +15 |xargs rm -rm"#删除文件15天以前,#删目录下文件用这个比较好;
"find /logs -type f -mtime +5 -exec rm {}\; "#在/logs目录中查找更改修改时间在5日以前的文件并删除他们
重要子目录: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配置网络地址及GW等
/etc/resolv.conf:设置本机的客户端DNS,DNS可以实现域名和IP的相互解析
/etc/hosts:设定用户IP与名字域的对应表,相当于本地LAN内DNS
/etc/sysconfig/network:修改主机名及网卡启动,网关等配置信息
/etc/fstab:记录开机要mount的文件系统的一个文件
/etc/inittab:设定系统启动时init进程将把系统设置成什么样的runlevel
/etc/exports:设定NFS系统用的配置文件路径
/etc/init.d: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系统或服务器以System V模式启动的脚本。这在以System V模式启动或初始化的系统中常见比如CentOS/RedHat
/etc/profile:系统全局环境变量配置路径
----------------------------------------------------------------------------------
/etc/issue:记录用户登录前显示的信息
cat -n /etc/issue
/etc/group:设定用户的组名与相关信息
/etc/passwd:账号信息文件
/etc/shadow:密码信息文件
/etc/sudoers:可以sudo命令的配置文件
/etc/securetty:设定那些终端可以让root登陆
/etc/syslog.conf:日志设置文件
/etc/rsylogslog.conf:日志配置文件
/etc/modprobe.conf:内核没款额外参数设定
/etc/login.defs:所有用户登录时的缺省配置
-其他目录:
/usr/lib:系统会使用到的函数库
/usr/lib/modules:kernel的相关模块
/var/lib/rpm:rpm套件安装处
/usr/bin:这个目录是可执行程序的目录;当我们从系统自带的软件包安装一个程序时,他的可执行文件大多会放在这个目录,相似的目录是/usr/local/sbin;
/lib64:库文件存放目录:
/usr/sbin:这个目录是可执行程序的目录,但大多存放涉及系统管理的命令;相似目录是/sbin或者/usr/local/sbin或/usr/X11R6/sbin等;
/usr/local:这个目录一般是用来存放用户自编译安装软件的存放目录;一般是通过源码包安装的软件;如果没有特别指定安装目录的话,一般是安装在这个目录中。相当于:c:\Program files
/usr/share:系统共用的东西存放地,比如/usr/share/doc和/usr/share/man帮助文件
/usr/bin:使用者可执行的binary file的目录
/usr/local/bin/:使用者可执行的binary file的目录
/usr/lib:系统会使用到的函数库
/usr/local/lib:系统中会使用到的函数库
/var 目录下的路径知识:
var:日志文件
/var/log/messages:系统信息默认 日志文件,按每周自动轮询
/var/log/secure:系统日志的安全文件.记录登入系统存取信息的文件,按周自动轮询,例如pop3.ssh.telnet,ftp.等都会记录在此.
/var/log/wtmp:记录登陆者信息的文件,last,
/var/spool and /var/spool/cron/root:定时任务crontab默认目录。按用户名命名访问;
/var/spool/mail:系统邮件存放目录;
/var/spool/elientmqueue:临时邮件文件目录,有很多原因会导致这个目录碎文件很多,比如,crontab定时任务命令不如>/dev/null等,工作中偶尔会因为该目录文件太多,导致/var所在的分区inode数量被消耗尽,无法写入文件的情况,
/proc下的重要路劲知识:
/proc:虚拟目录,是内存的映射
/proc/version:内核版本
/proc/sys/kernel:系统内核功能
/etc/sysctl.conf:内核参数配置路径,
[root@zhaoyun ~]# cat /proc/sys/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
5000
[root@zhaoyun ~]#
/proc/cpuinfo:关于处理器的信息,如类型,
使用vim编辑器:
vi是工作在字符终端环境下的全屏编辑器,通过按命令实现相应的编辑和操作功能,vi编辑器可以使用三种不同工作模式:
命令模式:启动vi编辑器后默认进入命令命令模式,该模式中主要完成如光标移动,字符串查找,以及删除复制粘贴,文件内容等相关操作;
输入模式:该模式启动主要的操作就是录入文件内容,可以对文本文件正文进行修改或添加新内容,处于输入模式时,vi编辑器的最后一行会出现"--INSERT--"的状态提示信息;
末行模式,该模式可以设置vi编辑器环境,保存文件,退出编辑器,以及对文件内容进行查找,替换,等操作,处于末行模式时,vi编辑器的最后一行会出现冒号":"提示信息;
模式切换:
在命令模式中,使用a,i,o,等键可以快速的切换至输入模式,同时确定插入点的方式和位置,以便录入文件内容。需要返回命令模式时,按ESC,
a:在当前光标位置之后插入文件内容;
A:在光标所在行的末尾插入内容;
i:在当前光标位置之前插入内容;
I:在光标所以在行的开头插入内容;
o:在光标所在行的后面插入一个新行;
O:在光标所在行的前面插入一个新行;
翻页移动:Ctrl+F组合键向下翻动一整页内容
Ctrl+B组合键向上翻动一整页内容
行内快速跳转:按HOME键或"^"键,数字0将光标快速跳转到文件内容的第一行
按End键或"$"键,将光标快速跳转到本行的末尾
行间快速跳转:使用按键命令1G或者gg可跳转到文件内容的第一行
使用按键命令G可跳转到文件的最后一行
使用按键命令#G可跳转到文件中的第#行,(其中"#"号用具体的数字替换)
显示行号::set nu
取消显示行号: set nonu
复制粘贴和删除:
使用x键或del键删除光标处的单个字符;
使用案件命令dd删除当前光标所在行,使用#dd可以删除从光标处开始的第#行内容;
使用按键命令d^删除当前光标之前到行首的所有字符;
使用按键命令d$删除当前光标处到行尾的所有字符;
复制操作:
使用按键命令yy复制当前整行的内容到剪贴板,使用#yy形式可以复制从光标处到开始的#行
粘贴操作:p键
查找内容:
在命令模式中,按"/"键后可以输入指定的字符串,按"?"键则向前查找,按"n"键可以移动到下一个查找的结果;
撤销编辑及保存退出
在对文件进行编辑时,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失误的编辑操作进行撤销,可以按"u","U"键,
"u"键命令用于取消最近一次的操作;
"U"键命令用于取消对当前行所进行的所做所有编辑
需要保存当前问价内内容并退出vi编辑器时,可以按ZZ命令
末行操作中的基本操作:
:w 退出
:wq 保存退出
:wq /root/newfile 是指把当前编辑的文件另存到/root下,文件名为newfile
:q!不保存强制退出
:x 保存退出
打开新文件或读入其他文件内容:
1,打开新文件进行编辑,在当前vi编辑器中,执行":e (新的文件)"形式的末行命令可以编辑新文件;
2,执行":r 其他文件"形式的末行命令可以读入其他文件中的内容,并将其复制到当前光标所在的位置,
3,替换文件内容":[替换范围] sub /旧的内容/新的内容 [/g]"
#%:在整个文件内容中进行查找并替换,
#n,m:在指定行数范围以内的文件内容中进行查找并替换
#最末尾的"/g"部分也是可选内容,表示对替换范围内的每一行的所有匹配结果都进行替换,省略"/g"时将只替换每一行中的第一个匹配结果。
&.在command下创建文件1.txt 2.txt 3.txt
&.在command下创建文件1-100.txt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标签:lib 通配符 记录 地址 mem httpd runlevel shc 改名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inuxGeek/p/780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