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面向对象之类命名空间与对象、实例的命名空间,组合以及继承

时间:2017-11-20 21:40:44      阅读:15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类继承   奥巴马   div   date   不同   需要   面向对象   复杂   strong   

                                                                       类命名空间与对象、实例的命名空间

 

上回书说到类和对象,那么额在创建类或者对象的时候也会相应的产生各自的命名空间,而各自的名称空间,用来存储类中定义的所有名字,这些名字称为类的属性

 

而类有两种属性: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

  • 静态属性就是直接在类中定义的变量
  • 动态属性就是定义在类中的方法

其中类的数据属性是共享给所有对象的

>>>id(egg.role)
4341594072
>>>id(Person.role)      #role是一个变量,在这里就是数据属性
4341594072

 

而类的动态属性是绑定到所有对象的

>>>egg.attack
<bound method Person.attack of <__main__.Person object at 0x101285860>>
>>>Person.attack
<function Person.attack at 0x10127abf8> 

在obj.name会先从obj自己的名称空间里找name,找不到则去类中找,类也找不到就找父类...最后都找不到就抛出异常

 

                                                                                                                                                          面向对象组合用法

 

软件重用的重要方式除了继承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即:组合

组合指的是,在一个类中以另外一个类的对象作为数据属性,称为类的组合

技术分享图片

class Weapon:
    def prick(self, obj):  # 这是该装备的主动技能,扎死对方
        obj.life_value -= 500  # 假设攻击力是500

class Person:  # 定义一个人类
    role = ‘person‘  # 人的角色属性都是人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 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昵称;
        self.weapon = Weapon()  # 给角色绑定一个武器;
        
egg = Person(‘egon‘)
egg.weapon.prick() 
#egg组合了一个武器的对象,可以直接egg.weapon来使用组合类中的所有方法
上面人与武器的组合就是典型的组合使用方法
用组合的方式建立了类与组合的类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有’的关系,比如我有手,手属于我,但是我不是手的集合。
class BirthDate:
def __init__(self,year,month,day): self.year=year self.month=month self.day=day class Couse: def __init__(self,name,price,period): self.name=name self.price=price self.period=period class Teacher: def __init__(self,name,gender,birth,course):
        self.name=name 
self.gender=gender
self.birth=birth
self.course=course
    def teach(self): 
print(‘teaching‘)
p1=Teacher(‘egon‘,‘male‘, 
BirthDate(‘1995‘,‘1‘,‘27‘),
Couse(‘python‘,‘28000‘,‘4 months‘)
)

print(p1.birth.year,p1.birth.month,p1.birth.day)

print(p1.course.name,p1.course.price,p1.course.period)
‘‘‘
运行结果:
1 27
python 28000 4 months
‘‘‘

当类之间有显著不同,并且较小的类是较大的类所需要的组件时,用组合比较好

                                                                                                 继承

什么是继承

继承是一种创建新类的方式,在python中,新建的类可以继承一个或多个父类,父类又可称为基类或超类,新建的类称为派生类或子类

 

python中类的继承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技术分享图片
class ParentClass1: #定义父类
    pass

class ParentClass2: #定义父类
    pass

class SubClass1(ParentClass1): #单继承,基类是ParentClass1,派生类是SubClass
    pass

class SubClass2(ParentClass1,ParentClass2): #python支持多继承,用逗号分隔开多个继承的类
    pass
技术分享图片

查看继承

>>> SubClass1.__bases__ #__base__只查看从左到右继承的第一个子类,__bases__则是查看所有继承的父类
(<class ‘__main__.ParentClass1‘>,)
>>> SubClass2.__bases__
(<class ‘__main__.ParentClass1‘>, <class ‘__main__.ParentClass2‘>)

提示:如果没有指定基类,python的类会默认继承object类,object是所有python类的基类,它提供了一些常见方法(如__str__)的实现。

>>> ParentClass1.__bases__
(<class ‘object‘>,)
>>> ParentClass2.__bases__
(<class ‘object‘>,)

 

继承与抽象(先抽象再继承)

抽象即抽取类似或者说比较像的部分。

抽象分成两个层次: 

1.将奥巴马和梅西这俩对象比较像的部分抽取成类; 

2.将人,猪,狗这三个类比较像的部分抽取成父类。

抽象最主要的作用是划分类别(可以隔离关注点,降低复杂度)

技术分享图片

 

继承:是基于抽象的结果,通过编程语言去实现它,肯定是先经历抽象这个过程,才能通过继承的方式去表达出抽象的结构。

抽象只是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一个动作或者说一种技巧,通过抽象可以得到类

技术分享图片

 

==========================第一部分
例如

  猫可以:喵喵叫、吃、喝、拉、撒

  狗可以:汪汪叫、吃、喝、拉、撒

如果我们要分别为猫和狗创建一个类,那么就需要为 猫 和 狗 实现他们所有的功能,伪代码如下:

#猫和狗有大量相同的内容
class 猫:

def 喵喵叫(self):
print ‘喵喵叫‘

def 吃(self):
# do something

def 喝(self):
# do something

def 拉(self):
# do something

def 撒(self):
# do something

class 狗:

def 汪汪叫(self):
print ‘汪汪叫‘

def 吃(self):
# do something

def 喝(self):
# do something

def 拉(self):
# do something

def 撒(self):
# do something

 

==========================第二部分
上述代码不难看出,吃、喝、拉、撒是猫和狗都具有的功能,而我们却分别的猫和狗的类中编写了两次。如果使用 继承 的思想,如下实现:

  动物:吃、喝、拉、撒

   猫:喵喵叫(猫继承动物的功能)

   狗:汪汪叫(狗继承动物的功能)

伪代码如下:
class 动物:

def 吃(self):
# do something

def 喝(self):
# do something

def 拉(self):
# do something

def 撒(self):
# do something

# 在类后面括号中写入另外一个类名,表示当前类继承另外一个类
class 猫(动物):

def 喵喵叫(self):
print ‘喵喵叫‘

# 在类后面括号中写入另外一个类名,表示当前类继承另外一个类
class 狗(动物):

def 汪汪叫(self):
print ‘汪汪叫‘

 


==========================第三部分
#继承的代码实现
class Animal:

def eat(self):
print("%s 吃 " %self.name)

def drink(self):
print ("%s 喝 " %self.name)

def shit(self):
print ("%s 拉 " %self.name)

def pee(self):
print ("%s 撒 " %self.name)


class Cat(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 = ‘猫‘

def cry(self):
print(‘喵喵叫‘)

class Dog(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狗‘

def cry(self):
print(‘汪汪叫‘)


# ######### 执行 #########

c1 = Cat(‘小白家的小黑猫‘)
c1.eat()

c2 = Cat(‘小黑的小白猫‘)
c2.drink()

d1 = Dog(‘胖子家的小瘦狗‘)
d1.eat()

使用继承来重用代码比较好的例子

使用继承来解决代码重用的例子

 

在开发程序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定义了一个类A,然后又想新建立另外一个类B,但是类B的大部分内容与类A的相同时

我们不可能从头开始写一个类B,这就用到了类的继承的概念。

通过继承的方式新建类B,让B继承A,B会‘遗传’A的所有属性(数据属性和函数属性),实现代码重用

也可以说继承    类似于函数的传参

 

class Animal:
‘‘‘
人和狗都是动物,所以创造一个Animal基类
‘‘‘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gressivity, life_value):
self.name = name # 人和狗都有自己的昵称;
self.aggressivity = aggressivity # 人和狗都有自己的攻击力;
self.life_value = life_value # 人和狗都有自己的生命值;

def eat(self):
print(‘%s is eating‘%self.name)

class Dog(Animal):
pass

class Person(Animal):
pass

egg = Person(‘egon‘,10,1000)
ha2 = Dog(‘二愣子‘,50,1000)
egg.eat()
ha2.eat()

提示:用已经有的类建立一个新的类,这样就重用了已经有的软件中的一部分设置大部分,大大生了编程工作量,这就是常说的软件重用,不仅可以重用自己的类,也可以继承别人的,比如标准库,来定制新的数据类型,这样就是大大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同时代码减少也利于BUG的查找,对大型软件开发来说,意义重大.

 

 

python2当中类别分为经典类,新式类
python3当中只有新式类,而所有的类都继承自object类,object是所有类的祖宗

 

面向对象之类命名空间与对象、实例的命名空间,组合以及继承

标签:类继承   奥巴马   div   date   不同   需要   面向对象   复杂   strong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ddjl/p/786793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