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释放 共享 透明 输入 代码行数 第一个 文本 拓展 知识
本周主要学习了与虚拟存储器相关的知识点
以透明的方式令用户有一个错觉,实际上提供了一个比内存空间大很多的程序地址空间
根据物理地址从内存中存取必要的信息
实地址:也叫物理地址,指的是计算机物理内存实际的访问地址
虚地址:也叫逻辑地址,指的是用户在程序中使用的地址。
最优算法:替换最长时间以后才使用的页面。这是理想化的算法,实际上却无法实现,因此只能把其作为衡量其他各种算法优劣的标准
A.Linux内核使用的file table 所有的进程共享的。
B.不同进程打开同一个文件的文件描述符必须一样。
C.使用dup2 把标准输入重定向到描述符7 dup2(7,0)
D.使用dup2 把标准输入重定向到描述符7 dup2(0,7)
E. ls > foo.txt 是输出重定向
F.类型为FILE的流是对文件描述符和流缓冲区的抽象。
理解情况:错选了ADEF,主要是对dup2()函数的用法不太熟悉,因为要重定向到描述符7,所以应该把7这个参数卸载前面。
Unix/Linux中,对于代码fd=open("foo",O_WRONLY,0766),umask=02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进程对foo是只写的
B.同组成员能写foo
C.使用者可以执行foo
D.任何人都可以写foo
理解情况:错选了ABCD,因为实际上的权限应该是mode&~umask,因此766&~022=744,而111表示读:写:执行,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可以读、写和执行,对于同组成员和其他人而言只可以读,因此BD是错误的。
关于open(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flag 参数中O_RDONLY,O_WRONLY,O_RDWR至少要有一个
B.O_RDONLY|O_WRONLY == O_RDWR
C.fd=open("foo.txt",O_WRONLY|O_APPEND,0),调用write(fd,buff,n)写入foo.txt的数据不会破坏已有数据
D.fd=open("foo.txt",O_WRONLY|O_APPEND,0644),必将导致其他人不能写foo.txt
理解情况:我选了ACD,此题暂时有疑问
Linux中下列概念中可以用Unix I/O处理的是()
A.普通文件
B.设备文件
C.目录
D.套接字
理解情况:漏选了B选项,在书本P623上写道“其他文件类型包含命名通道、符号链接、字符和块设备,因此B选项也是正确的
相对内核而言,文件分为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其中文本文件只含有ASCII或Unicode字符。
A.正确
B.错误
C.不确定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 博客量(新增/累积) |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 重要成长 | |
---|---|---|---|---|
目标 | 5000行 | 20篇 | 400小时 | |
第十一周 | 1352 | 1/15 | 15/165 |
尝试一下记录「计划学习时间」和「实际学习时间」,到期末看看能不能改进自己的计划能力。这个工作学习中很重要,也很有用。
耗时估计的公式
:Y=X+X/N ,Y=X-X/N,训练次数多了,X、Y就接近了。
计划学习时间:12小时
实际学习时间:15小时
改进情况:改善自学看书的方法,提高看书学习效率
(有空多看看现代软件工程 课件 软件工程师能力自我评价表)
2017-2018-1 2015532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十一周学习总结
标签:释放 共享 透明 输入 代码行数 第一个 文本 拓展 知识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rafell/p/7921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