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身边朋友的哪些不起眼的生活方式惊艳到你了

时间:2017-12-16 16:05:26      阅读:24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升职   分配   链接   压缩   理财   衡量   盈利   不同   特点   

作者:刘鹏程Sai.L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209502/answer/263956470
来源:知乎
认识的人当中,最让我惊艳也是对我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位,是我在券商上班时认识的一位股民大叔,

大叔姓李,国企职工,比我父亲小6-7岁,不喜欢被叫李叔,习惯被称为老李。

券商的老式基层营业部通常有大户室,户室按照资金不同划分,资金量越高的户室环节越好,分别是10万级别,30万级别,50万级别和80万以上级别。

我刚到的时候老李在50万级别的户室混,到我离开的时候,已经混进了80万以上级别的VIP大户室。

和VIP大户室里的其它股民不一样,其它能进VIP户室的基本都是做生意的,或者是有“其它”大额经济来源的,只有老李是纯粹的工薪阶层,从97年入市之后,一路升级,各个级别的户室都混过,资金量一路水涨船高。

老李最擅长三件事,

1,攒钱;2,炒股;3,各种理财。

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大多数人觉得能通过炒股获得丰厚回报的人,一定是掌握了比较高深的理论或者是特殊的技巧,但是这些东西老李一样也不会,完全是靠笨办法和慢节奏积累的财富和资金。

认识老李的时候,正是我自己最颓的一个阶段,但是老李的存在生活细节,给了我很大启发和鼓励。

攒钱,

能从最普通的工薪阶层起步,通过投资和理财获得一笔比较可观的财富,老李的攒钱能力功不可没,他在攒钱方面并不是简单的省吃俭用,主要是靠合理的规划和严格的自律来实现的。

据老李自己说,他第一笔认认真真攒钱是从刚上班开始,那时候他就不喜欢挤电车,因为那个年代的电车在他们上下班的时间段超级拥挤,想买最新款的自行车骑着上下班。但是那个年代普通工人的每个月工资只有不到100元左右,好的自行车却要几百元,而且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上班之后,成家之前,工资收入不是完全可以自己支配的,大部分年轻人的工资收入是有一半要上缴给家长的,老李也不例外。

所以要买自行车就要自己慢慢攒钱,结果老李攒了一年钱,一共就攒下不到50块钱,因为年轻人刚上班有收入,不太控制得住花钱的念头,和同事吃吃喝喝玩玩就把钱花完了。

于是老李改变套路,找了一个工资袋,把要买的自行车的价格写上去,然后每个月工资一到手,先存到袋子里一笔钱,然后写上存入多少钱,还差多少钱。

比如这样,

买自行车——350元整。

1月份:存入25元,还差325元;

2月份:存入25元,还差300元;

.........................................

(数字是假设的,老李给我讲过一次,但是具体数字我没记住,只记住了套路)

很快买自行车的钱就按照计划攒够了,自从买了自行车之后,老李对这种攒钱方式就上瘾了,工资收入越来越多,攒钱的原因也从买自行车变成处对象经费,变成子女教育经费,给父母预备的医疗经费等等;存钱的纸袋子也变成了存折,存折又变成银行卡。但是方式都一样,没张存折里夹着一张纸条,或者银行卡上贴着一张长纸条,先写上攒钱的目的和目标金额,然后每个月固定往对应的账户里存一点点钱,日积月累的积攒。

每个月的工资存完各种攒钱项目之后,看还剩多少钱在分配到每一天可供开销有多少,计算着花钱。如果有结余,在单独存到一个零存整取的账户里留着将来应急时用的。

也就是说,老李在攒钱这个事上,不是单纯的拼命压缩开支,而是先规划可能需要用钱的项目和预计需求的资金量,然后再算下这笔消费预计使用时间和当前间隔多久,然后算出这笔资金细化到每个月要积攒多少,做好计划之后就认真的执行,超额的消费尽量能省则省,不超额的情况下尽量过得舒服一点,也不用刻意去过度节俭。

加上老李的媳妇也是国企员工,两个人的收入一直比较稳定,所以经年累月的积攒之下,老李的各个账户里总计的累计金额要远远多过和他同时参加工作,并且收入接近的朋友和同事。

炒股,

后来97年的时候,老李开始炒股。

据老李自己说,他上班时的工作是管理钢铁厂内部铁路的道口交通秩序,有点像调度,所以工作不是很忙,于是每天上班时间除了工作就是看各种单位订的报纸,从92年就开始看到报纸上有讲关于股票的内容,他就一直想买。但是那个年代,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证券营业部,而且开户的门槛很高,最低的也要求有资金2万元以上。

到了97年,老李才知道我们这个城市也有证券营业部了,而且要求的开户资金门槛也存够了,于是老李开始开户炒股。

老李炒股并没有把全部积蓄都放进去,而是凑够开户门槛之后,又把大部分资金存回了银行,留下一部分炒股,并且每个月把自己的“灰色收入”按月存进股票账户。

(老李的“灰色收入”是因为那个年代国企管理不严格,所以经常有人把国企里各种“废旧”生产材料拉出去变卖,而这些变卖材料的人要进厂出厂都要经过老李管理的铁路道口。只要老李不去举报他们,他们每个月买了东西的钱就会分老李一份。当然,后来国企管理规范了,这种情况就越来越少见了。)

老李炒股十几年,交易过的股票一共不超过10只,因为他自己是钢铁厂的员工,所以只买钢铁类的股票,主要就是鞍钢股份,本钢板材,宝钢股份。

理由也很简单,别的行业不懂,所以干脆不买。

交易的模式也毫无技巧可言,就是看20日均线和60日均线,

股价从线下越过均线超过三天就买入,股价跌破均线超过三天就卖出;

股价只运行在20日均线上方就少买,既在20日均线上,又在60日均线上方的话,就多买点。

另外,因为他是厂内运输部门的员工,还会根据厂内的运输情况和钢材价格来做决定,要是厂内运输繁忙,钢材价格也好,加上股价都在均线上,就仓位再重点;

如果厂内运输停滞,钢材价格低迷,加上股价都在均线下,就直接空仓等着。

那时候股票交易并不方便,不像我们现在拿出手机就能在APP里进行交易,要么通过电话下单,要么通过营业部现场下单;要看行情也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实时更新的行情只能去营业部的大屏幕或者炒股机上去看。

好在老李的工作只三班制的倒班上法,所以每到白天不上班的交易日,老李就在营业部呆着看股票。

后来,随着国企管理的日益完善和严格,老李的“灰色收入”就逐渐没了,股票上的收益就逐渐成了老李工资以外最大的收入来源,而且后来一跃超过工资收入,成为老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我认识老李的时候,老李已经混到50万以上资产级别的大户室里了,每天上班,炒股,有空去钓个鱼,一心等退休。

老李炒股的特点就是简单和坚持,他的这套操作方式,我用历史回测算过,其实总胜率才65%左右,也就是说老李每交易10次里,盈利的次数只比亏损的次数要多出3次而已,但是这3.0的优势时间久了效果就让人惊艳了,而且他的操作方式尽量保证了亏损的次数里,损失金额都比较小,盈利的时候,盈利金额和比例都略高。

十多年的蚂蚁搬家式收益,加上中间牛市的爆发,把老李从一个普通散户,一路送进大户室。

保持对各类理财方式的兴趣

我和老李接触最多的时候是2010年年底,老李已经开始做基金定投1年半了。因为2008以后,银行开始大规模宣传基金定投,高峰期就是2009年和2010年,再后来银行宣传的重点变成了自家的理财产品,就不那么积极推广基金定投了。

老李做基金定投是因为这个东西天然就符合他的攒钱和投资习惯,那时候老李女儿刚上大学,女儿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老李早就在银行卡里攒够了,打算搞基金定投给女儿赞嫁妆。

他从2009年开始每个月买1000元的定投,后来升到1500元,最后升到2000元一个月。一直坚持到2016年,他女儿研究生毕业,这个账户定投了7年多,盈利颇丰。

不光是炒股和买基金,老李还一直研究各种低风险的理财品种。

最近这几次我回家的时候,偶尔会和老李他们这批在大户室里认识的股民一起吃饭聊天,去年开始老李已经不去银行买做定投了,而是直接在蚂蚁聚宝里做基金定投,各种理财平台的风险和收益水平老李基本都有点研究,因为有段时间老李经常在银谷在线上做一些理财,还专门和我讨论过投资散标和投资集合标之间的风险收益差别,怎么衡量标的风险以及分散投资的分配这些。

老李虽然不碰钢铁板块以外的股票,但是对于各种财经信息还是挺关注的,自己还订纸质的《中国证券报》,因为他觉得还是报纸上写的内容比网站和各种公众号里写的内容更有深度也能靠谱。

 

之前我在知乎上关注过一个问题,有人问一个月能攒下500块钱,问这笔钱怎么处理最划算,下面的答案打算都说这笔钱数目太小,干不了什么,建议题主去投资自己,提升自己,不要总想着攒钱,要想着学怎么能更赚钱。

其实,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能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不断的升职加薪创造更高的收入呢?

大多数人不过是守着一份比较安稳的工作过日子,很多单位和公司的升职加薪不是看能力,还要排资论辈,还要靠人脉关系。

所以,攒钱并不可笑,是不是要投资自己和提升自己也因人而异。

我刚毕业那会也相信“出名要趁早”,也期待抓住机会一朝翻身,但是那时候的现实并没有给我任何机会,所以一度觉得前途渺茫,可能就只能像父辈一样守住一份工资收入过日子了,加上那段时间股票上赚的钱在几个月时间里全亏了回去,感觉投资这条路可能也走不通了。

直到跟老李混熟之后,听他讲了他自己的各种经历,才发觉即使是最普通的工薪阶层,只要重视细节,坚持去做对的事,即使再笨的办法和再慢的过程,终究不会是一场空,即使不能跨越阶层,也总比身边同等收入的人过的好很多。

老李不论是攒钱还是炒股,其实都是靠细节取胜,我后来好多行为都借鉴了老李的经验,那时候特别想出现长途旅行,但是家里需要钱,我自己的收入不能随便花,于是找了几条成本最低的长途旅行路线,然后算了一下最少需要多少钱能走完这几条路线,然后开了张银行卡,专门每个月就像老李攒钱买自行车那样存点钱进去攒着。

从开始为旅行攒钱开始,到后来走完了计划中所有的路线,其实只用不到三年时间。

而且,在后来所以的各种投资过程中,基本上是坚持一个绝对的原则,那就是不懂的完全不碰,虽然会花时间去研究目前还不懂的品种,但是在搞清楚之前,绝不贸然行动。

而且我从那时候起,也多了很多张银行卡和股票账户,每张银行卡和股票账户都有固定的用途和目标金额,每次有大的投资收益结算,或者收入的时候,都固定往卡里存钱或者在账户里做股票定投。

这些账户里的金额日益增长,给了我极大的满足感个安全感,我现在特别能理解老李当初攒钱时的那种成就感和喜悦。其实认真攒钱和龟速投资,有时候真的不像很多年轻人心目当中以为的那么刻板和无聊,反倒是有一种特别的有序感和奔头。

对于很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有时间的话,还是放下那些宣扬消费主义,投资自我的公众号和成功学鸡汤,多拿计算器好好规划一下收入累计和资产增值的细节更有用,别嫌钱少,别嫌时间太久,高度自律和长远规划才能让人富足。

 

身边朋友的哪些不起眼的生活方式惊艳到你了

标签:升职   分配   链接   压缩   理财   衡量   盈利   不同   特点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uifengxiaohui/p/804644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