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1.1计算机发展历程

时间:2017-12-18 12:26:09      阅读:30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操作系统   int   compute   问题   java   电子   title   分时   http   

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1、计算机的四代变化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问世;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电子管时代

      特点: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

      使用机器语言进行编程;

      主存用延迟线或磁鼓存储信息,容量极小;

      运算速度较低,一般只有每秒几千到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晶体管时代

      特点:逻辑元件采用晶体管;

      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万到几十万次;

      主存使用磁芯存储器;

      软件开始使用高级语言,如FORTRAN,有了操作系统的雏形。

  (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1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特点: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半导体存储器开始取代磁芯讯存储器;

      高级语言发展迅速,操作系统也进一步发展,开始有了分时操作系统。

  (4)第四代计算机(1972-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特点: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产生了微处理器;

      诸如并行、流水线、高速缓存和虚拟存储器等概念也用在了此代计算机中。

2、计算机元件的更新换代

  (1)摩尔定律

      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会提升一倍。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和18个月后花同样的钱买到CPU,后者的性能是前者的两倍。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进步的速度。

  (2)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

      1970年,仙童公司生产了第一个较大容量的半导体存储器,至今,半导体存储器经历了11代:单芯片 1KB、4KB、16KB、64KB、256KB、1MB、4MB、16MB、64MB、256MB和现在的1GB。

  (3)微处理器的发展

      自1971年Inter公司开发出了第一个微处理器Inter4004至今,微处理器经历了Inter8008(8位)、Inter8080(8位)、Inter8088(16位)、Inter80286(16位)、Inter80386(32位)、Inter80486(32位)、Pentium(32位)、Pentium pro(64位)、PentiumⅡ(64位)、Pentium Ⅲ(64位)、Pentium 4等。参考资料: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AE%E5%A4%84%E7%90%86%E5%99%A8/104320?fr=aladdin#4

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经历了面向机器的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面向问题的高级语言。其中高级语言的发展真正促进了软件的发展,它经历了从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的FORTRAN、结构化程序设计PASCAL到面向对象的C++和适应网络环境的Java。

  与此同时,直接影响计算机系统性能提升的各种系统软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微机的操作系统,从DOS发展到目前的视窗与网络操作系统(代表分别是Windows与UNIX)。

三、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正在向着“两极”分化:一极是微信计算机向更微型化、网络化、高性能、多用途方向发展;另一极则是巨型机向更巨型化、超高速、并行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

  

1.1计算机发展历程

标签:操作系统   int   compute   问题   java   电子   title   分时   http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gzdlh/p/805604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