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一点感悟

时间:2017-12-21 01:53:45      阅读:17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微机   分配   工程   需要   一个人   有关   数组元素   简单   2-2   

我本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刚进大学时候,也是懵懵懂懂的。学习编程基础的的C语言时候,心气也是很浮躁,不会沉下心来去做事情。结果就是基础不牢,半桶水。这样的结果当时是看不出来什么毛病的。因为机缘巧合被陈老师带进了项目室,至今为止,我依旧十分感谢陈老师,感谢他对我的点化之恩。

进去项目组后,说实话,属于垫底类型的。特别是在做项目的过程,那种无力感和焦灼感让人难受,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留下没有技术的泪水!电子信息工程的一般是学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C语言后学习单片机。如果前面的没学好,那么学起来就会很困难。之前学的基础电路知识,一个暑假早被忘光了。每天虽然人在集训,但是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我也自己在老师心中的样子,至今想起,依旧惭愧。其实我知道不是自己笨,而是心性太差。坐不住,却依旧要每天坐在那里浪费时间。结果就是混了个几个奖项。

但是毕竟并不是自己的心血,心里也是沉甸甸的。也是最会给自己找接口的动物,俗称找借口。各种压力下人就容易想太多,当压力过大就要释放,后面的一段时间我依旧活在自我虚荣的心态中。但是我是个很骄傲和要强的人。最大的敌人是克服自己的心,心静了,学东西就很快。刚开始是补基础。当初被老师分析个电路时候,吱吱唔唔,说大实话,真被老师瞧不起了。羞愧难当,哎!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仅仅是最基础的东西,稍微分析下就能出来。补基础真是熬过来的,中间是一个炼心的过程。从返回类型、到变量、到传值、传址。等等。没人问,问别人也很难问到点,别人也不会给你讲的深和全。于是我一遍遍的翻书,说实话,本校教材真的不咋的。那时候依靠的是百度CSDN、博客园的大佬过活。一遍遍的看,一遍遍的实验,不放过心中任何的疑惑。印象比较深,数组的调用,使劲在用数组[]去用,一直在想为什么无法调用整个数组。有点心酸。到理解数组名仅仅是个连续存储数组元素的内存的地址,怎么去调用。这个博客看不懂,去看另外一个。偶然机会发现百度有个日搜索次数记录,我看了自己的次数。平均173次。再到后面复杂声明,函数指针,指针函数

别名,结构体,常量指针,二维指针,指针常量等等。每次实验都做好文档和记录。方便下次自己修改和回忆。到后面总会去思考一些计算机内部这些是如何实现的。是以什么机制去实验。因为时间分配有限。很多东西都没有去深究。后来去看了下周明德老先生的微机原理。收益良多,现在还没有看完。这是后话。

  暑假回到家后,本来是要学车,准备去考试的时候,4个人就我没过,心拔凉。妈蛋,不去了。在家继续学习。在家学习效率感觉比学校高。因为家里管饭不用走。没有热水限制。后来去咨询了项目室的老师,开始了数据结构的学习。讲道理,数据结构真是C语言的试金石。第一张学的是顺序表。看了三天才入门。归根到底,C还是学的不好。然后每天就开始睡醒就敲代码,吃完就敲代码的循环。时间也是过的很快。以前神话般的词栈堆。也明白是咋回事了。曾经还为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纠结过,哈哈。一些关键字在变量前一加就懵逼。很感谢曾经努力的自己。一个人能坐的住。学调试的时候也是有点懵逼。自己慢慢调。发现调试原来就这么简单。但是简单的东西恰恰考验一个人的水平。

相对于项目室其他人来说。我一直是老师心中天赋一般的。但是我从不这样认为,因为我以前创造过许多老师眼中的奇迹。只是我后面迷失让我变的有些不好。至今为止,我依旧在炼心。聪明人我承认有,但是极少,我唯一认为聪明人是我初中同座,他现在是北大的直博生。一般没有必须要自己气馁。你所看到别人多么厉害,只是表象,而没有关注后面的付出。我们老师对项目室一个学生有点偏爱,因为学习的原因。我那时候心情低谷的时候,一直以为他比我聪明。觉的自己笨。长久的接触后,我发现并不是这样。他有自己好的习惯和比我当时强的心。可以在电脑里百度,仔细学习。而当时的我是坐不住的,即使人在心不在。当时对他还有小佩服。他比我进入项目室早,做了一年的文档。文档做的整齐。后来的我思考过。做文档是一个使人有整齐和思考的过程,如何学会建立次序,逻辑分析。在我没有形成系统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我一直在用吸星大法学习他人的优点。于是乎,这个老兄的条理性就被我学到了。我也开始学习变的有条理性。到今天,看到一个东西,便会做好记录和实验,事件分级,事件流程,分析优缺点,有效执行。也是挺感谢的。在项目室除了这个哥们,还有一个电路很不错的哥们,勤劳和踏实。同样,我学习他的优点,来提高自己。

  现在老说说老师,那个敲我脑袋的蔡老师优点也很多,对工作的耐心,合适的表达方法,对我们成长指点,他教人会选人的。当然那位有条理性的哥们就是他的投入多的同学了。以前会心里不平衡,但是思考过后,人非圣贤。十个手指有长有短。不可能那么平。最好的方法,是以此激励自己向前,不断进步。不要深陷不平衡的心理。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不平衡的。平衡只是人为创造的一个理想词。影响最深的是他作为儿媳对公婆的态度,值得我辈学习。涵养与柔情融为一体,每次因为工作忙叫婆婆接女儿第一句都很温柔的说:妈妈,我今天加班,你去接下妞妞好吗? 妞妞是她的女儿。婆媳关系不搞好,苦的是男人,左边是老婆,右边是老母。明面上偏向任何一方都不好。但是按辈份来说,媳妇应该要把握好这个度。老公加以平衡,这样的家庭才会幸福。其实我知道人都不是表面上的那个样子,或好或坏,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学着换位思考,学习尺度的把握。总体评价。还有一次是在拍摄学院宣传片的时候,由于我胖了点,拍摄被丑拒。嘴上说着大局话,心里妈卖批。她注意到我的表情。然后专门给我来了个特写。跟我很像,但是做的比我好。我很容易注意到人的语句和情感变换,但是并有熟练的去解决手段。我是个极其细心的人。一群人中,谁开心,谁想出风头,谁脾气好,谁围观,谁挑拨,我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可能跟我曾经在酒楼打暑假工有关,察言观色,什么样的人都有。不灵泛点会出事。回到温暖的学校,些东西也慢慢的隐匿。所以如果有人想骗我,基本不存在的。闲话扯多了。

  现在来讲讲我可爱的陈老师,跟上面的蔡老师是真-闺蜜。你能想象到曾经两人学校到工作都是一起的。连住的地方都贼近。不得不说,长相属于很年轻的。看起来20出头,实际年龄那就是个秘密了。第一次以为是学姐。妈蛋,后来发现大我好多。比较喜欢鼓励人,相比之下,就没有蔡那么有耐心了。我分析过原因,不同的性格是他们成为好朋友的一个条件之一,一个人说,总有一个人听。性格互补。她对我其实挺好的,我们也经常在一起闲聊。包容感很强的一个人,是团体中的润滑剂。这也是能力之一。但是有一点得批评,对学生太过于信任,而没有一定的规范,说到底,就算是大学生,大多数人依旧是缺乏自我管理,需要严格的制度来规范。在闲暇交流中除去我另一位可爱的朱教授就是陈老师了。他领我进门,让我对未来有了起点,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找回迷失的自我,所以我称为点化之恩不为过。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路口,如果有点在恰当的时候稍加点拨,或许是另外一方模样。再次感谢。回想起比赛期间,晚上点带我们在高速路上飚车,两个字激情。美好事物是人一辈子去回忆的。我作为他的学生,心中的想法是不断提高自己。让她感到自豪。

  现在来讲讲我的朱教授,思想交流最深的一个。从人文 到历史、政治、经济、学习、心理等等。只要我能想到的都能谈,包括上个世界的某些敏感事情。交流在我心中的定义就是思考的上交集让人产生的愉悦感。那种交流是人喜欢的,追求的,新鲜的。我一度认为人的交流方式太低等。而且确实是这样。如果人的交流方式和行为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人类发展进程也是大幅度提高,还有就是跨生物交流的可能。我们为什么无法与石头,植物、动物交流。我坚信有宇宙共同语言存在,而以人类现在的理解范围并不足以掌握。还有就是人必须要有条理性才会掌握一样东西,而无法理解跳跃性条理。这样的种种都限制我们对宇宙的看法。比如人为什么无法在娘胎中就得到母亲的大脑学习,而是要进行初始学习。我分析到这样的好处是拓展无限的可能性。而如果直接继承母体思想。那么相当于宇宙的记录器。第一、无法承担宇宙容器的信息。第二、无法成为进化体,沦为机器意识。

  现在正纠结于C++STL;每天就是啃OpenCV官方文档。在后面的时候,可能会分享单片机与汇编的学习。还有就是搞到一批好资料,关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掌握英语,这点很重要。还有就是在学习OpenCV之前进行数字处理和有点高数的学习。不要像博主一样,没有任何准备就来了。记得上次看豆瓣看一哥们讲离散傅里叶原理,整整几万字,总共8小节,我看懂了前面的6小节。第7、8小节我的高数水平看不懂,那哥们是留学的数学系硕士。幸苦别人写。假设没有呢?那就得靠自己去学。多少次FQ去国外找资料,一把辛酸泪,多亏我强大chorme有翻译功能,不然真急死我了。还有就是多看官方文档。我看久了,一般的讲解不需要用翻译。大概看的懂。没有人比OpenCV社区管理者更熟悉OpneCV了。无论是谁翻译的。都达不到那个水平。

  写了我2个小时,累了,睡觉

2017-12-21 00:06:56

一点感悟

标签:微机   分配   工程   需要   一个人   有关   数组元素   简单   2-2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Fsiswo/p/807644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