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模块化概念(转)

时间:2018-01-19 14:20:31      阅读:24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也有   两种   hang   信任   特性   界面   关注   学院   经验   

       模块化理论,是产业组织领域的最新研究课题,199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鲍德温教授和克拉克院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模块化时代的管理》,文章指出,模块化现象在信息产业、汽车等几个产业领域里从生产过程扩展到了设计过程,同时指出了模块化对产业组织结构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两位学者2000年出版的《设计规则:模块化的力量》是有关模块化理论的第一本书。
一、形成背景
 
技术分享图片最早有关模块化的论述可以上溯到亚当·斯密图册
    “模块”是指“半自律性的子系统,通过和其他同样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而把复杂的系统分拆成不同模块,并使模块之间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信息沟通的动态整合过程就叫做模块化。模块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模块化是指产品生产和工艺设计的模块化,而广义模块化是指把一系统(包括产品、生产组织和过程等)进行模块分解与模块集中的动态整合过程。

    按照日本产业经济学者青木昌彦的观点,最早有关模块化的论述可以上溯到亚当·斯密,模块化最原始的形式就是分工,将这种企业层面的分工构想扩展到产业组织的领域,就是产业组织模块化的最简单的理解。

    模块化生产在工业经济时代最先是作为一种工艺设计方法被运用到钟表、汽车制造等行业。最早对模块化进行研究的是西蒙(Simon,1962),他提出了模块的“可分解性”,阐明了模块化对于管理复杂系统的重要性。由于工业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还在由数量消费到质量消费转型的阶段,产业是以福特制为基本的组织形态,所以模块化在当时只是作为一种工业设计的方法,并没有被完全运用到产业组织理论中。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类开始进人信息经济与全球化时代,企业面对的是全球化的竞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由质量消费向个性化消费过渡。在此背景下,柔性生产虚拟组织后福特制生产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产业也由纵向分工向横向分工转变。一些经济学家发现,模块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在这一扁平化与柔性化趋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模块化的研究也由工艺设计向组织设计转变。Cremer比较分析了信息同化型与信息异化型模块系统的信息效率。

    青木昌彦提出了模块集中化的两种模式,包括事先规定了模块之间联系规则的“A”模式,模块联系规则可以不断改进的“J”模式,以及各个模块内部的信息处理完全“包裹化”这一条件;他甚至认为模块化是新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本质。哈佛商学院两位院长鲍德温和克拉克通过对硅谷高科技风险企业模块化集群的分析,得出新经济时代就是“模块化时代”的结论,于是产生了模块化理论。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历了低迷的经济增长,日本的理论界和企业界都在反思自己的产业发展模式。很多日本学者开始关注模块化这一概念。于是,模块化理论在日本作为分析信息产业革命和产业组织结构的工具,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国领二郎、池田信夫、浅沼万里等学者都曾撰文对产业经济的模块化理论进行了探讨。青木昌彦在他的《模块化: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一文中对模块化理论进行了总结概括,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概念,探讨了模块集中化的三种信息组织模式。

    近年来,中国国内也有学者开始研究产业组织的模块化问题,2003年陆国庆《产业经济研究》上发表《基于信息技术革命的产业创新模式》,认为产业结构模块化是信息技术革命对产业演进的影响之一。同年朱瑞博在《中国工业经济》上撰文指出模块是产业融合的载体,模块整合导致了产业融合的出现。随后他还以IC产业为例研究了模块的整合问题,发表《系统经济:新经济的本质——兼论模块化理论》,从产业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了模块和模块化,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这些研究推动了模块化理论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现在,模块化研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并以此为工具开始在不同的领域进行研究。

    二、主要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产业组织理论学派等三个主要学派为西方产业规制与反垄断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理论根据。但它们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信息经济条件下产业组织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而模块化理论的出现弥补了这些理论的某些不足之处。简单地说,模块化理论弥补了传统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下面的不足之处。

 

技术分享图片模块化理论视模块化组织为一个系统图册

 

     其一,理论基础方面。由于传统主流经济学深受经典物理学的影响,所以其理论范式有时间可逆、机械决定论等特征。模块化理论虽然也运用主流经济学的某些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但它同时具有系统经济学、演化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特征。

     因为模块化理论视模块化组织为一个系统;把新的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看做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做出调整的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注重企业与产业组织内部制度安排对经济系统效率影响的分析。

      其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以往的产业组织理论在涉及规制与垄断问题时多注重企业行为的分析,而且不能很好地解释信息经济条件下扁平化产业结构的出现和可竞争性垄断结构的形成。而模块化理论比以往的产业组织理论更关注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更注重产业、企业组织结构与信息分布对组织效率影响的分析;其博弈论分析理念也由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变。可以说,模块化理论对产业横向一体化和产业融合等经济现象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总的来说,模块化理论与以往的产业组织理论有所不同,但仍可把模块化理论看做对原有产业组织理论的补充与发展。因为模块化理论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其理论还有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现有模块化理论的某些概念还有待进一步理清,有说服力的数学模型与实证研究较少等等。但其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及一些基本的结论还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三、主要优势

1、子模块独立设计

 

技术分享图片产业结构下各个子模块图册

 

   现代模块化的产业结构下,每个模块只须遵守固定的标准,而各模块自身的融资、设计生产等全部可以由模块内部进行。子模块能够进行独立设计是现代模块化与传统分工最大的区别,它使创新在每个模块的层面得以进行。除此以外,子模块的独立设计促使系统中的子模块必须经常不断地创新,否则会很容易被系统外模块替换掉,而系统外的模块可能也在通过努力发展尝试进入该系统。这样,每个模块都有淘汰出局的压力,从而使整个链条的生产都处于较高的水平。

2、模块的可变性

    模块本身对下级系统的不确定性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它可以通过添加、拆分、整合、转化等“模块化的操作”应对子模块的各种临时的改变。比如一个模块失去市场价值或出现更新的技术可以取代它,那么就可以通过转化、更新或替代的模块操作迅速使系统恢复有效性和最佳状态。另外,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可以通过合并模块、拆分模块等使整个生产链条符合市场的要求。

3、模块的延展性

 

     延展性指模块可以通过扩充子模块的办法来完善甚至改变模块的功能,比如电脑行业中的外部设备和由电脑衍生的数字产品就是如此。电脑刚刚诞生时,配套的外部设备很少,而随着电脑行业的发展,附加的模块成为非常受人欢迎的补充产品,如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MP3等,它们使电脑的功能不断扩展,同时与电脑的销售形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这些模块甚至可以从上级模块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产业,开辟广阔的市场,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脑数字产品几乎都形成了单独的模块,专门从事生产这些产品的商家已经形成规模。子模块的可变性和延展性使整个系统更加富有弹性,更容易适应现代市场瞬息万变的需求形势。

4、引入新型的竞争与合作

     在共同标准下(模块化理论称之为“看得见的信息”),上级模块可以选择不同的下级模块,这使得竞争性在模块化的组织结构中表现得很明显。模块化环境下的竞争比传统环境下要激烈,因为企业必须不断地进步,否则就能够在市场上找到更好的模块提供商,它们把握了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更有效的产品,从而淘汰现有的模块供应商,这是一种“背对背的竞争”,竞争的焦点是设计研发和创新;

     此外,这种制度安排也为拥有新技术的小企业带来了更多与大企业合作的机会,由新技术催生的新型企业很容易与上层的模块达成合作,使之融入上层的模块,成为它的子模块,条件当然是引入这种新的子模块可以改进整个模块的水平,或者可以用这种新的子模块来替代原有的模块。

5、改变市场结构,形成产业集群

     由于模块化的影响,垄断状态的市场结构会逐渐转变为产业集群式的市场结构。模块化的特点在于每一个子模块都可以在一定的通用标准下进行独立的设计和生产,每个模块都有它的特点和优势,各个模块都可以对原有的市场垄断者的产品的某一部分产生替代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模块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和聚集。产业集群就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

     这样垄断企业的实力在一点点被瓦解,它们多数会转变成模块化产业结构中的“舵手企业”(即核心企业),为整个系统提供界面信息,而一部分看不见的信息则由模块企业自行掌握;或者这些先前的垄断者们会只保持自己有绝对技术优势的核心的生产部件,转型成为一个模块企业。

四、适用范围

     模块化理论的先驱卡利斯·鲍德温吉姆·克拉克认为,模块化是组织、设计复杂的产品或过程的有效战略之一。模块化理论不仅可以应用到产业组织理论中,也可以应用到其它半自律的系统中。 

 

 

 

技术分享图片模块化理论应用到供应链管理的领域图册

      供应链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态,它既不同于单个企业组织也不同于企业集团,是一种介于独立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呈中间态的经济组织,可以看成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组成的价值增值网络,随着企业界供应链管理的理念逐渐深入,供应链成员开始受到来自供应链条内部外部的压力,愈发成为一个半自律的系统。将模块化理论应用到供应链管理的领域,是对模块化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进一步扩展。

      目前的理论研究认为,并不是每个行业领域都能应用模块化的战略,现在被人们认可的适宜应用模块化组织生产经营的行业只有有限的几个,比如计算机、汽车、金融业务、电信、家具等。认为,适宜采用模块化组织方式的行业一般有如下三个特征:结构复杂、同步操作和不确定性。这也正是模块化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方面。

       模块化擅长在复杂的事务和生产系统中发挥作用,像汽车、计算机生产等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个配件都能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也都能作为一个子模块存在于整个系统中。例如汽车行业,轮胎、气囊、仪表、空调、安全带等的生产都能成为一个单独的产业,也只有这种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生产系统,才能分割成块,以模块进行操作,进行创新和运营,最大程度的发挥模块化带来的生产和组织优势。

        模块化使同步操作成为可能,这一点也和事情的复杂性有关系。就像编程序一样,原本需要从头到尾顺次操作的复杂工程,被模块化分解后可以达到平行操作,最后进行组装就可以了。这种同步操作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分工生产方式,包含各个子模块进行独立设计和创新的同步性。

        需要经常处理不确定性的行业也是模块化成长偏爱的土壤。模块的分解化使得各种风险得以分散,各个模块只需应对部分相对确定的风险,例如模块化在金融业务领域的应用使得金融部门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加强。

     模块化理论的借鉴意义 :

    第一,加快中国产业转型。在信息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许多产业正由低端粗放型向高端集约型转变,高端集约型产业经济系统更为复杂,信息处理要求更高,因此,中国的知识密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应该大规模地向模块化组织形式转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模块内知识“包裹化”与模块内部“隐性知识”变成“显性知识”的关系。

    第二,企业要根据自己的优势抓住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在全球化与信息经济时代,产业中价值实现的重心在不断转移,产业结构呈现出横向一体化趋势。在这一趋势中,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发展得很好,但有必要把自己定位于可以发挥自己优势的模块,一定要避免小而全的倾向。而有声誉、信息、知识和资本优势的企业应把自己定位于模块整合者或产业标准的制订者,通过柔性契约网络在全球整合资源。

    第三,模块化产业中的垄断结构往往是竞争的结果。在已经模块化的产业,即使存在垄断结构,市场也往往是有效率的。Kamie和Schwartz等学者的研究也表明,重大的创新往往来自具有垄断结构的组织中。所以在反垄断时应注重垄断结构的效率分析,反对有损效率的垄断行为。

    第四,非正式制度有很重要的意义。从硅谷的成功经验中,鼓励竞争、相互信任的文化十分重要。

    模块化的产业组织形式之所以能在信息经济条件下取得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共享信息扩大了网络的外部性,另一方面是因为个别信息与“背靠背”竞争加速了产业创新与演化的进程。

1. 将系统根据功能分解为若干模块,通过模块的不同组合,得到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

 

2. 基本概念:
a) 模块化思维的基本特点:将复杂系统化整为零进行处理,把高度困难的任务变得相对容易。
b) 模块化思想:通用化(模块)+组合化(装配)。
c) 模块化产品生产模式:大规模生产(模块)+个性化定制组装(产品)。
d) 模块化设计特点:传统设计:面向某一具体产品;模块化设计:是面向整个产品族系统。
e) 两个设计对象:—传统设计的对象是产品;模块化设计有两个对象(模块、产品)。
3. 模块化设计方法:
a) 系统分解组合法:通过对产品族的分析,把其中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单元或要素分离出来,经归并、集成,统一为一系列的标准单元(模块);用不同模块的组合构成多样化的产品。
b) 基本型派生发展法:将产品系统分解成通用部分、准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集中力量设计一种基本型,以其为基础,修改准通用部分,设计专用部分,派生出满足多种需要的产品。
4. 模块化的方法论基础:
a) 系统工程方法(系统的分解和组合)
b) 标准化方法(规范化、通用化、系列化)。
5. 系统分解基本原则:
a) 模块的内聚度大,耦合度小:是由模块的独立性所要求的。
i. 模块的内聚度(模块强度):内聚可以看作把把构成模块的要素结合在一起的粘合剂。或者说应把相互依赖关系密切的要素聚合成模块,使其实现一定的功能。
ii. 模块的耦合度(模块结合度):是指模块间的依赖程度。模块间的依赖程度弱、接口简单,有助于系统中模块的组合或分离,使一个模块的修改(接口不变)不致影响其他模块。
iii. 内聚与耦合是衡量模块独立性和设计“优劣”的度量方法,模块化设计的目标是力求增加模块的内聚,尽量减小模块间的耦合,但内聚比耦合更为重要。
b) 系统分解是功能的分解,只考虑模块的功能和接口,而基本不涉及其内部的具体结构。将系统分解为较少数的几个子系统,其内部结构复杂、但外在表现(输入、输出)简单。
6. 系统分解为模块的基本途径
a) 以物理功能(例如,电气、机械、光学、声学、其它物理量、信息等)。
b) 组装结构分组法:按整机(系统)的组装结构为单元而构成。产品实体大多体现为机械结构形式,产品分解的最一般方法是以组装结构为主,其它功能模块往往以机械结构模块为载体,参与整机或系统的组装。
c) 回路分组法:按特定功能对回路进行分组。回路可以是电回路、液压回路、动力回路等。分组原则:
i. 把一个给定回路的所有零件或逻辑上有关的一组零件,全部安装在一个壳体中。
ii. 把一组回路中的每一个回路设计成一个独立的模块。
d) 元件分组法:将具有类似功能或共同特性的元器件划分为一组。分组原则:
i. 将执行类似功能的产品放在一起,如放大电路放在一起;
ii. 尽量将电子元器件集中放置;
iii. 把低价格的元器件集中安装成一个模块,以便发生故障后废弃。
iv. 将那些控制或监控某一功能的仪表和仪器安装在一个仪表板上,以便于操作人员监控。
e) 维修频率分组法:根据维修的需要分组。分组原则:
i. 从维修着眼,模块是能从整机上整个地拆下来的设计部件,维修是以模块为单位进行的。
ii. 把那些维修频率相近的零部件、元器件划分成组。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产品故障模式为耗损型、疲劳型的产品。
iii. 把易损件组合成为一个模块,损坏后整体废弃。

模块化概念(转)

标签:也有   两种   hang   信任   特性   界面   关注   学院   经验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uxiao/p/8316032.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