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的第三版《动机与人格》,翻译的内容看起来很费解。
人的基本需求
- 生理需求
如果身体缺少某种物质人就会趋向于发展处针对含有该物质的食物的口味。
但是似乎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罗列出基本的生理需要,原因是他们的数字可以任意地扩大或者缩小。
生理驱动彼此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是相对独立于其他层次的动机。如果说人的各种层次的需求都没有被满足的话,那么生理需求必然是首先要被满足的,对饥饿已经到达危险程度的人来说,除了食物对其他的东西都没有兴趣。
当人的机体被某种需要主宰时,关于未来的人生观也都会改变(长期饥饿的人憧憬的乌托邦就会是充满食物的地方,他不太会考虑自由、爱等等概念)。但是在当代社会里,处于生理危机的状态极少。大部分人说”饿了“的时候是在感受食欲,而并非饥饿,生死攸关的饥饿情境我们几乎不会碰到。
越是某种需求一直得到满足的人越能忍受将来这种需要的匮乏。 -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被满足后,安全需求就逐渐凸显了(包括安全、稳定、依赖、保护、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的需要、对秩序的需要、对法律的需要等)
幼儿对于威胁或危险的反应更明显,但是成人年则会可以去压制对危险的反应。儿童对安全的需要表现在喜欢安稳的程序或节奏、需要一个可预见的有秩序的世界。
我们周围的环境很难观测到人对于安全的需求,除非是观察有神经质的人、经济上潦倒的人,或者是处在动乱社会中的人。除此之外可以隐约看到人对安全的需求:一般人都希望找到有保障的、可终身任职的工作。
寻求安全的努力还体现在:偏爱熟悉的食物,而并非不熟悉的。偏爱已知的而并非未知的。
处在混乱或极端威胁下的人就会从高级需求转向更急迫的安全需求,因此他们就宁可接受独裁或军事统治。 - 归属和爱的需求
生理和安全需求都得到满足后,爱、感情和归属需求就会产生。
这个概念我觉得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很大。专门性社群或者某些圈子的出现就是希望能得到归属感。
面对共同敌人时,这种归属感的渴望就更大:士兵之间因为有共同的敌人所以会形成更亲密的关系。 - 自尊的需要
希望获得对自己稳定的、牢固不变的、较高的评价的需要。满足自尊的需要时则会产生自信(归属某个圈子也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觉得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 - 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以上需求都满足时,新的不满足又会出现,除非个人正在从事自己所适合干的事情(比如画家在画画)。自我实现是指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
人还有基本的认知需求
- 认识和理解的欲望
获取知识有一些消极的决定因素(焦虑或恐惧等),但是人们也会为了满足好奇心、了解、解释和理解而获取知识。
猴子会把手指头伸进窟窿里去探索,人面对特大危险时会追根溯源并作出解释、心理健康的人对人所共知的事感到索然无味会着迷于神秘、位置或未得到解释的事。感到生活乏味的智者们如果接受了建议去做更需要耗费脑力的事情就会消除感到生活乏味的症状。
了解和理解的需求在幼年期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因为儿童并不需要别人去教他如何才会变得好奇。
满足认知冲动能让人感到主观满意感。洞察常常让人感到欢快、幸福和激动(比如猜字谜) - 审美的需求
基本需求的特点
- 不同的人对需求的等级不同,有些人偏爱于获得自尊而并非获得爱。有些人因为长期失业等情况从而只注重满足食物的需求。当一个需求被满足后人们就会觉得这个需求不再重要了。比如对于尊严的需求可以抑制一个人去当汉奸获得食物需求的想法。但同时对哪种需求的侧重又是会变化的,饿久了之后也会不顾面子去乞讨。人们会想满足某个需求但不表示行动上就一定会要满足这种需求。
- 对五个层次的需求并不是100%满足最基本的才会需要更高层次的需求。可以是掺杂起来的,一个普通人可能是处在满足了85%的生理需求、70%的安全需求、50%的爱的需求。。。的状态下。
- 有些需求不要求一定是有意识的,但是也不能强调这种无意识需求的重要性。
- 需求因所处文化不同而不同。
- 一个行为可以有多种动机。
- 表达性的行为并没有动机,只是人格的反应,一个人笨头笨脑这只是他智商的自然表现。
- 动物身上的发现或者只适用于动物。
- 日常的有意识的欲望,其背后哦还存在着更基本的需求。
- 某种需求一旦被满足就不会再起积极作用。完全健康正常的人是没有性、饥饿、安全、爱、自尊等需要的,只有在意外出现的具有短暂性威胁的时刻,他们才会出现。
- 高级基本需求长期满足后,他可以独立出来。比如一个人早期生活中是有爱的,那么他在后来的生活中如果缺失爱也能坚强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