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道路照明 设计笔记

时间:2018-01-26 10:53:05      阅读:17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安全   时间   比较   1.0   lis   sha   情况下   原则   适应   

1. 设计方法

1.1 设计细则

1)符合标准 CJJ45

2)投资低、耗电省

3)运行安全可靠

4)便于维护管理

5)技术先进(前提条件,满足上述前四点。否则,扯淡)

1.2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对设计道路及周围环境作调查研究

  • 道路结构(机动/非机动车/人行道、路宽、坡度、曲线路段、出入口及交叉交汇情况)

  • 路面材料(水泥混凝土、沥青)

  • 周围环境(建筑、绿化、夜景亮化、分车带)

  • 车流量、人流量

  • 交通事故率及治安情况

2)明确道路照明等级

3)明确灯具、光源、电源规格

4)计划维护方式和周期

1.3 设计内容

1)确定布灯方式

2)确定安装高度、间距、仰角、悬挑长度

3)光源、灯具、电源及其它附件

1.4 设计步骤

1)查询标准规定的道路照明值

2)提出方案

3)评价指标测算(用Dialux模拟并核验各项指标)

4)节能评价(LPD)



2. 照明方式

2.1 常规路灯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1)单侧:安装高度>=路面有效宽度,造价低、诱导性好,但双向车道照度不一致,适用于窄道路。

2)交错:安装高度>=路面有效宽度*0.7,双向车道照度一致,但纵向亮度不均匀、诱导性稍差,适用于较宽道路。

3)双侧对称:安装高度>=路面有效宽度*0.5,都很好就是成本高,适用于宽道路。

4)横向悬索:道路上极少用,估计是历史遗留产物吧。

5)中心对称:安装高度>=单侧路面有效宽度,性价比高(一根杆两头灯)、诱导性好,前提是中间要有分车带。


2.2 安装方式

1)安装高度低,总成本降低,但增加眩光。

2)间距太小,灯杆就多,驾驶员容易被催眠,还费钱。当然,间距也不能太大,路面亮度的均匀性不好。灯杆高的话,间距可以大一些,但是灯具功率也要上去,路面亮度才能满足要求,然而成本又上去了。所以,这是一个优化设计的问题。

3)悬挑长度决定有效路宽,国家规定这个长度不能超过高度的1/4。

4)仰角最大不超过15度,角度太大会增加眩光。

2.3 链式照明

2.4 高杆照明(高度大于20m)


3.机动车道路及特殊场所的设计要求

3.1 一般道路

1)灯杆距路缘的距离应大于0.5m

技术分享图片

3.2 平面交叉口

1)基本要求

2)布灯方式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3.3 曲线路段

1)曲率半径>=1000m的曲线路段,布灯方式与直线相同;曲率半径<1000m的曲线路段,沿曲线外侧布灯且间距减小至直线布灯的50%~75%(曲率半径越小,间距亦越小),必要时需缩短悬挑长度。

技术分享图片

2)曲线路面较宽时而采用双侧布灯时,为了获得良好的诱导性,宜对称布灯。

3)在急转弯处,灯具应能为车辆、路缘石、护栏及周围环境提供充足照明。

4)转弯处灯具禁止与直线段灯具处于同一条线上,以免误导驾驶员认为道路直线延伸而发生事故。

技术分享图片

3.4 坡道照明

技术分享图片

上面这张图是书里提供的,乍一看起来很抽象的样子,其实是唬人的“纸老虎”。坡道照明的原则在于,灯具轴线(法线)垂直于道路平面。灯杆安装是垂直于海平面的,道路呈现坡度时就需要调整灯具的轴线角度以满足设计要求。凸起曲线处还应适当缩小灯杆间距,以确证良好的诱导性。


3.5 桥梁照明

1)桥梁入口处须设灯。(诱导性。防止不小心开到河里)

2)桥梁路宽小于衔接处道路路宽时,应确保桥梁路缘、护拦的照明垂直照度。(也是诱导性。防止因道路变窄,撞上路缘或桥栏杆上)

3)限制眩光。避免给三个对象,对象1:桥上驾驶员;对象2:邻近道路上的驾驶员;对象3:开船的领航员


3.6 人行地道照明

1)地道内平均照度:日间100lx 夜间30lx

2)地道内最小水平照度:日间50lx 夜间15lx

3)什么是水平照度?水平照度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垂直照度的方向与水平面平行。


3.7 人行天桥的照明

1)人行天桥的照度要求不高,尽量借助周边的道路照明,也省钱。不过,也不是能“借”到光就可以,最低(乞丐)标准是桥面2lx,阶梯5lx 。(爬楼梯要亮一点)。

2)专设照明的话,桥面应达到5lx,阶梯照度应大于5lx。为了让阶梯看起来更像阶梯,阶梯踏板的水平照度与垂直照度之比应大于2:1。(快绕晕了吧,总之就是踏板要比踢板看上去明亮一些,亮一倍以上)。

3)防止对桥上桥下的人造成眩光。


3.8 特殊环境的道路照明

1)比如:铁路、空港、航道、天文台等都有专门的规定,不能瞎搞。

2)靠河道、水沟且单侧布灯的情况下,宜将灯具安置在靠近有水的一侧。(话虽这么说,但是单侧布灯本来路就窄,水边不好安装,很多地方还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3.9 过渡照明的设置

1)之所以有过渡照明是因为人眼对于明暗的适应需要时间,暗适应要比明适应的时间长。(生物保护机制:瞳孔放大比较慢,缩小比较快。)

2)过渡照明的距离=设计行驶速度*人眼的适应时间。

3)过渡路段应终止于平直路段,而不能是转弯处、交汇处。

4)当道路照明路面亮度低于1.0 nit,车速低于50km/h,可不作过渡照明。







道路照明 设计笔记

标签:安全   时间   比较   1.0   lis   sha   情况下   原则   适应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13559660/2065295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