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汉罗塔问题

时间:2018-01-27 13:49:06      阅读:19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怎么办   结果   gpo   逻辑性   htbox   操作   sig   targe   lan   

 

懒汉式递归——瞬间明白汉诺塔问题

Q. 为什么会有递归?

A. 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电脑!我们的working
memory有限!

游戏规则:

有A,B,C三根针,将A针上N个从小到大叠放的盘子移动到C针,一次只能移动一个,不重复移动,小盘子必须在大盘子上面。

 

问题:

总的移动次数是多少?

 

分析:

首先明确,我们的目标是将A针上所有N个盘子移动至C针。而对于B针,我们可以将之看成一个中转站。

这个问题,顺向思维或者逆向思维道理是相同的,都太麻烦。我们不妨从中间开始思考。

||: 规则要求小盘子必须在大盘子之上。试想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经历那么一个步骤,即有一大坨N-1个盘子在B针这个中转站,而我们正将最大那个盘子(即第N个盘子)从A针移动至C针。

技术分享图片

 

【图例】

 

只有经历“移动最大盘子”这个步骤,余下的事情才有可能实现。而在此之前,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移动最大盘子”这个步骤得以实现。

现在,游戏整个过程以“移动最大盘子”为中央,被分为了两部分。即(前)“将那坨N-1个盘子从A针移动到B针”,(中)“移动最大盘子”,(后)“将坨N-1个盘子从B针移动到C针”。

这是我们意识到,(前)与(后)操作道理是相似的。不去管那个最大盘子,(前)是以C针为中转站,(后)是以A针为中转站。因此两者所需的移动次数应当是相等的。这意味着我们只要计算出其中一者的移动次数,然而乘以2,在加上“移动最大盘子”的那1次,就是这场游戏的总移动次数了。

用数学语言表达,假设(前)“将N-1个盘子从A针移动到B针”所需次数为Hn-1,总移动次数为Hn,那么可以得出的关系就是:Hn=Hn-1
x 2 + 1.

其实当我们得出这个算式的时候,稍微聪明一点的人已经明白,这就是一个递推公式,可以直接用此公式得出Hn的通解。

但是LZ比较笨,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公式就可以套用呢?

那么就干脆继续思考吧。

让我们再想象一个情景:最大那个盘子在刚刚从A针被移动到C针,而那坨N-1个盘子还在B针蠢蠢欲动地等待着,即处于(中)->(后)的这个状态。

怎么移动这N-1个盘子呢?

其实这时候,问题已经回到了笔者标示“||:”符号的地方。“||:”是乐谱中的反复记号,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重复上面的步骤,但是要将N替换为N-1,因为现在只剩下N-1个盘子需要移动。而中转站则从B变成了A(鉴于这时盘子都在B针)。目标仍然是C针。下一次重复的时候,只剩下N-2个盘子需要移动,中转站又回到B,目标不变仍然是C针。……整个过程中,变化的只是中转站(在A与B之间轮换),以及剩下那些所需要移动的盘子的总数(越来越少)而已。

那么那个大盘子怎么办?不去管它吗??

正解!!

因为你已经把它移到C针,已经完成了这个移动步骤,它不会影响之后的操作。提醒自己牢记游戏规则,大盘子永远在小盘子下面,而你也不需要再重复移动它——“不重复移动”,正是游戏规则的要求!

于是
Hn=Hn-1 x 2 + 1 这个公式,就可以套用、套用、套用……直到H3=7,H2=3,H1=1。

最后,用最懒的数学归纳法证明通项公式
Hn = 2^n - 1 吧!没办法,LZ就是比较懒嘛~

不管这个传说的可信度有多大,如果考虑一下把64片金片,由一根针上移到另一根针上,并且始终保持上小下大的顺序。这需要多少次移动呢?这里需要递归的方法。假设有n片,移动次数是f(n).显然f(1)=1,f(2)=3,f(3)=7,且f(k+1)=2*f(k)+1。此后不难证明f(n)=2^n-1。n=64时,

假如每秒钟一次,共需多长时间呢?一个平年365天有31536000 秒,闰年366天有31622400秒,平均每年31556952秒,计算一下:
18446744073709551615秒
这表明移完这些金片需要5845.54亿年以上,而地球存在至今不过45亿年,太阳系的预期寿命据说也就是数百亿年。真的过了5845.54亿年,不说太阳系和银河系,至少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连同梵塔、庙宇等,都早已经灰飞烟灭。
 

宇宙寿命

如果移动一个圆盘需要1秒钟的话,等到64个圆盘全部重新落在一起,宇宙被毁灭是什么时候呢?
让我们来考虑一下64个圆盘重新摞好需要移动多少次吧。1个的时候当然是1次,2个的时候是3次,3个的时候就用了7次......这实在是太累了
因此让我们逻辑性的思考一下吧。
3个的时候能够移动最大的3盘时如图所示。
到此为止用了7次。
技术分享图片
接下来如右图,在上面再放上3个圆盘时还要用7次(把3个圆盘重新放在一起需要的次数)。[4] 
因此,4个的时候是
“3个圆盘重新摞在一起的次数”+1次+“3个圆盘重新摞在一起需要的次数”
=2x“3个圆盘重新摞在一起的次数”+1次
=15次。
那么,n个的时候是
2x“(n-1)个圆盘重新摞在一起的次数”+1次。
由于1 个的时候是1次,结果n个的时候为(2的n次方减1)次。
1个圆盘的时候 2的1次方减1
2个圆盘的时候 2的2次方减1
3个圆盘的时候 2的3次方减1
4个圆盘的时候 2的4次方减1
5个圆盘的时候 2的5次方减1
........
n个圆盘的时候 2的n次方减1
也就是说,n=64的时候是(2的64次方减1)次。
因此,如果移动一个圆盘需要1秒的话,
宇宙的寿命=2的64次方减1(秒)
2的64次方减1到底有多大呢?动动计算器,答案是一个二十位的数字约是
1.84467440*10^19
用一年=60秒x60分x24小时x365天来算的话,大约有5800亿年吧。
太阳及其行星形成于50亿年前,其寿命约为100亿年。
汉诺塔问题在数学界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且至今还在被一些数学家们所研究。
也是我们所喜欢玩的一种益智游戏,它可以帮助开发智力,激发我们的思维。

印度传说

和汉诺塔故事相似的,还有另外一个印度传说: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个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总数为
1+2+2^2 + … +2^63=2^64-1
等于移完汉诺塔所需的步骤数。我们已经知道这个数字有多么大了。人们估计,全世界两千年也难以生产这么多麦子!
‘‘‘
source 原来的盘子
targer 移到目标柱子的盘子
helper 中间柱子的盘子
‘‘‘
def hanoi22(n,source,target,helper):
pass
def hanoi(n,A,B,C):
if n == 1:
print(A+‘->‘+B)
else:
hanoi(n-1,A,C,B)
print(A+‘->‘+B)
hanoi(n-1,C,B,A)

hanoi(3,‘A‘,‘B‘,‘C‘)
技术分享图片

 

 
 
 

汉罗塔问题

标签:怎么办   结果   gpo   逻辑性   htbox   操作   sig   targe   lan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eeworld/p/8365242.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