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之深入理解

时间:2018-02-22 23:52:57      阅读:37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返回值   文件   生产者和消费者   防止   hit   种类   pytho   23种设计模式   ons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iostream>

const unsigned short SIZE_OF_BUFFER = 2; //缓冲区长度
unsigned short ProductID = 0;    //产品号
unsigned short ConsumeID = 0;    //将被消耗的产品号
unsigned short in = 0;      //产品进缓冲区时的缓冲区下标
unsigned short out = 0;      //产品出缓冲区时的缓冲区下标

int buffer[SIZE_OF_BUFFER];    //缓冲区是个循环队列
bool p_ccontinue = true;      //控制程序结束
HANDLE Mutex;       //用于线程间的互斥
HANDLE FullSemaphore;     //当缓冲区满时迫使生产者等待
HANDLE EmptySemaphore;     //当缓冲区空时迫使消费者等待

DWORD WINAPI Producer(LPVOID);    //生产者线程
DWORD WINAPI Consumer(LPVOID);    //消费者线程

int main()
{
    //创建各个互斥信号
	//注意,互斥信号量和同步信号量的定义方法不同,互斥信号量调用的是CreateMutex函数,同步信号量
	//调用的是CreateSemaphore函数,函数的返回值都是句柄。
    Mutex = CreateMutex(NULL,FALSE,NULL);
	EmptySemaphore = CreateSemaphore(NULL,SIZE_OF_BUFFER,SIZE_OF_BUFFER,NULL);
    //将上句做如下修改,看看结果会怎样
	//EmptySemaphore = CreateSemaphore(NULL,0,SIZE_OF_BUFFER-1,NULL);
    FullSemaphore = CreateSemaphore(NULL,0,SIZE_OF_BUFFER,NULL);

    //调整下面的数值,可以发现,当生产者个数多于消费者个数时,
    //生产速度快,生产者经常等待消费者;反之,消费者经常等待 
    const unsigned short PRODUCERS_COUNT = 1;  //生产者的个数
    const unsigned short CONSUMERS_COUNT = 3;  //消费者的个数

    //总的线程数
    const unsigned short THREADS_COUNT = PRODUCERS_COUNT+CONSUMERS_COUNT;

    HANDLE hThreads[THREADS_COUNT]; //各线程的handle
    DWORD producerID[PRODUCERS_COUNT]; //生产者线程的标识符
    DWORD consumerID[CONSUMERS_COUNT]; //消费者线程的标识符

	//创建生产者线程
    for (int i=0;i<PRODUCERS_COUNT;++i){
        hThreads[i]=CreateThread(NULL,0,Producer,NULL,0,&producerID[i]);
        if (hThreads[i]==NULL) return -1;
    }
    //创建消费者线程
    for (int i=0;i<CONSUMERS_COUNT;++i){
        hThreads[PRODUCERS_COUNT+i]=CreateThread(NULL,0,Consumer,NULL,0,&consumerID[i]);
        if (hThreads[i]==NULL) return -1;
    }

    while(p_ccontinue){
        if(getchar()){ //按回车后终止程序运行
            p_ccontinue = false;
        }
    }

    return 0;
}

//生产一个产品。简单模拟了一下,仅输出新产品的ID号
void Produce()
{
    std::cout << std::endl<< "Producing " << ++ProductID << " ... ";
    std::cout << "Succeed" << std::endl;
}

//把新生产的产品放入缓冲区
void Append()
{
    std::cerr << "Appending a product ... ";
    buffer[in] = ProductID;
    in = (in+1)%SIZE_OF_BUFFER;
    std::cerr << "Succeed" << std::endl;

    //输出缓冲区当前的状态
    for (int i=0;i<SIZE_OF_BUFFER;++i){
        std::cout << i <<": " << buffer[i];
        if (i==in) std::cout << " <-- 生产";
        if (i==out) std::cout << " <-- 消费";
        std::cout << std::endl;
    }
}

//从缓冲区中取出一个产品
void Take()
{
    std::cerr << "Taking a product ... ";
    ConsumeID = buffer[out];
	buffer[out] = 0;
    out = (out+1)%SIZE_OF_BUFFER;
    std::cerr << "Succeed" << std::endl;

    //输出缓冲区当前的状态
    for (int i=0;i<SIZE_OF_BUFFER;++i){
        std::cout << i <<": " << buffer[i];
        if (i==in) std::cout << " <-- 生产";
        if (i==out) std::cout << " <-- 消费";
        std::cout << std::endl;
    }
}

//消耗一个产品
void Consume()
{
    std::cout << "Consuming " << ConsumeID << " ... ";
    std::cout << "Succeed" << std::endl;
}

//生产者
DWORD  WINAPI Producer(LPVOID lpPara)
{
    while(p_ccontinue){
        WaitForSingleObject(EmptySemaphore,INFINITE);	//p(empty);
        WaitForSingleObject(Mutex,INFINITE);	//p(mutex);
        Produce();
        Append();
        Sleep(1500);
        ReleaseMutex(Mutex);	//V(mutex);
        ReleaseSemaphore(FullSemaphore,1,NULL);	//V(full);
    }
    return 0;
}

//消费者
DWORD  WINAPI Consumer(LPVOID lpPara)
{
    while(p_ccontinue){
        WaitForSingleObject(FullSemaphore,INFINITE);	//P(full);
        WaitForSingleObject(Mutex,INFINITE);		//P(mutex);
        Take();
        Consume();
        Sleep(1500);
        ReleaseMutex(Mutex);		//V(mutex);
        ReleaseSemaphore(EmptySemaphore,1,NULL);		//V(empty);
    }
    return 0;
}

步骤三:在main函数中,分别创建生产者线程和消费者线程。其中CreateThread函数的参数说明如下。第三个参数即为执行过程,第六个参数是线程Id的地址。

lpsa

新线程的安全特性。

dwStackSize

新线程的堆栈大小。

pfnThreadProc

新线程的线程过程。

pvParam

将传递的参数传递给线程过程。

dwCreationFlags

创建标志(0个或CREATE_SUSPENDED)。

pdwThreadId

[out] 中,若成功,接收新创建的线程的线程ID DWORD变量的地址

步骤四:1:首先我们将消费者设为1,生产者也设为1;

技术分享图片

可以明显发现,基本每次生产一下,就被消费了。也就是说,基本没有线程出现大量时间的滞留

情况二:生产者为3,消费者为1

技术分享图片

分析:生产者的能力这时就稍微强于情况一了,所以可以发现基本双零的情况很少见。

情况三:生产者未一,消费者为三。

技术分享图片

分析:通过线程的个数不同,我们可以给生产消费不同的能力大小。当生产者的线程数目多时,很容易发现,缓冲区的状态基本很少为零。当消费者的数目较多时,可以发现缓冲区的状态基本为零。

步骤五:

改变缓冲区的大小,当缓冲区空时迫使消费者等待,如果此时将这里的缓冲区减小一个,应该可以推测出缓冲区的状态,始终不可能为零。

 

 

    ★简介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并不是GOF提出的23种设计模式之一,23种设计模式都是建立在面向对象的基础之上的,但其实面向过程的编程中也有很多高效的编程模式,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我们编程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设计模式。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如下场景:某个模块负责产生数据,这些数据由另一个模块来负责处理(此处的模块是广义的,可以是类、函数、线程、进程等)。产生数据的模块,就形象地称为生产者;而处理数据的模块,就称为消费者。

    单单抽象出生产者和消费者,还够不上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该模式还需要有一个缓冲区处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作为一个中介。生产者把数据放入缓冲区,而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数据。大概的结构如下图。

技术分享图片

   为了不至于太抽象,我们举一个寄信的例子(虽说这年头寄信已经不时兴,但这个例子还是比较贴切的)。假设你要寄一封平信,大致过程如下:

    1、你把信写好——相当于生产者制造数据

    2、你把信放入邮筒——相当于生产者把数据放入缓冲区

    3、邮递员把信从邮筒取出——相当于消费者把数据取出缓冲区

    4、邮递员把信拿去邮局做相应的处理——相当于消费者处理数据

    ★优点

   可能有同学会问了:这个缓冲区有什么用捏?为什么不让生产者直接调用消费者的某个函数,直接把数据传递过去?搞出这么一个缓冲区作甚?

    其实这里面是大有讲究的,大概有如下一些好处。

   ◇解耦

    假设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别是两个类。如果让生产者直接调用消费者的某个方法,那么生产者对于消费者就会产生依赖(也就是耦合)。将来如果消费者的代码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生产者。而如果两者都依赖于某个缓冲区,两者之间不直接依赖,耦合也就相应降低了。

    接着上述的例子,如果不使用邮筒(也就是缓冲区),你必须得把信直接交给邮递员。有同学会说,直接给邮递员不是挺简单的嘛?其实不简单,你必须得认识谁是邮递员,才能把信给他(光凭身上穿的制服,万一有人假冒,就惨了)。这就产生和你和邮递员之间的依赖(相当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强耦合)。万一哪天邮递员换人了,你还要重新认识一下(相当于消费者变化导致修改生产者代码)。而邮筒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你依赖它的成本就比较低(相当于和缓冲区之间的弱耦合)。

    ◇支持并发(concurrency)

    生产者直接调用消费者的某个方法,还有另一个弊端。由于函数调用是同步的(或者叫阻塞的),在消费者的方法没有返回之前,生产者只好一直等在那边。万一消费者处理数据很慢,生产者就会白白糟蹋大好时光。

    使用了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之后,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是两个独立的并发主体(常见并发类型有进程和线程两种,后面的帖子会讲两种并发类型下的应用)。生产者把制造出来的数据往缓冲区一丢,就可以再去生产下一个数据。基本上不用依赖消费者的处理速度。

    其实当初这个模式,主要就是用来处理并发问题的。

    从寄信的例子来看。如果没有邮筒,你得拿着信傻站在路口等邮递员过来收(相当于生产者阻塞);又或者邮递员得挨家挨户问,谁要寄信(相当于消费者轮询)。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挺土的。

    ◇支持忙闲不均

    缓冲区还有另一个好处。如果制造数据的速度时快时慢,缓冲区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当数据制造快的时候,消费者来不及处理,未处理的数据可以暂时存在缓冲区中。等生产者的制造速度慢下来,消费者再慢慢处理掉。

    为了充分复用,我们再拿寄信的例子来说事。假设邮递员一次只能带走1000封信。万一某次碰上情人节(也可能是圣诞节)送贺卡,需要寄出去的信超过1000封,这时候邮筒这个缓冲区就派上用场了。邮递员把来不及带走的信暂存在邮筒中,等下次过来时再拿走。

    费了这么多口水,希望原先不太了解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的同学能够明白它是怎么一回事。接下来说说数据单元。

    ★啥是数据单元

    何谓数据单元捏?简单地说,每次生产者放到缓冲区的,就是一个数据单元;每次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的,也是一个数据单元。对于前一个帖子中寄信的例子,我们可以把每一封单独的信件看成是一个数据单元。

    不过光这么介绍,太过于简单,无助于大伙儿分析出这玩意儿。所以,后面咱们来看一下数据单元需要具备哪些特性。搞明白这些特性之后,就容易从复杂的业务逻辑中分析出适合做数据单元的东西了。

    ★数据单元的特性

    分析数据单元,需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关联到业务对象

    首先,数据单元必须关联到某种业务对象。在考虑该问题的时候,你必须深刻理解当前这个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所对应的业务逻辑,才能够作出合适的判断。

    由于“寄信”这个业务逻辑比较简单,所以大伙儿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出数据单元是啥。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没这么乐观。大多数业务逻辑都比较复杂,当中包含的业务对象是层次繁多、类型各异。在这种情况下,就不易作出决策了。

    这一步很重要,如果选错了业务对象,会导致后续程序设计和编码实现的复杂度大为上升,增加了开发和维护成本。

    ◇完整性

    所谓完整性,就是在传输过程中,要保证该数据单元的完整。要么整个数据单元被传递到消费者,要么完全没有传递到消费者。不允许出现部分传递的情形。

    对于寄信来说,你不能把半封信放入邮筒;同样的,邮递员从邮筒中拿信,也不能只拿出信的一部分。

    ◇独立性

    所谓独立性,就是各个数据单元之间没有互相依赖,某个数据单元传输失败不应该影响已经完成传输的单元;也不应该影响尚未传输的单元。

    为啥会出现传输失败捏?假如生产者的生产速度在一段时间内一直超过消费者的处理速度,那就会导致缓冲区不断增长并达到上限,之后的数据单元就会被丢弃。如果数据单元相互独立,等到生产者的速度降下来之后,后续的数据单元继续处理,不会受到牵连;反之,如果数据单元之间有某种耦合,导致被丢弃的数据单元会影响到后续其它单元的处理,那就会使程序逻辑变得非常复杂。

    对于寄信来说,某封信弄丢了,不会影响后续信件的送达;当然更不会影响已经送达的信件。

    ◇颗粒度

    前面提到,数据单元需要关联到某种业务对象。那么数据单元和业务对象是否要一一对应捏?很多场合确实是一一对应的。

    不过,有时出于性能等因素的考虑,也可能会把N个业务对象打包成一个数据单元。那么,这个N该如何取值就是颗粒度的考虑了。颗粒度的大小是有讲究的。太大的颗粒度可能会造成某种浪费;太小的颗粒度可能会造成性能问题。颗粒度的权衡要基于多方面的因素,以及一些经验值的考量。

    还是拿寄信的例子。如果颗粒度过小(比如设定为1),那邮递员每次只取出1封信。如果信件多了,那就得来回跑好多趟,浪费了时间。

    如果颗粒度太大(比如设定为100),那寄信的人得等到凑满100封信才拿去放入邮筒。假如平时很少写信,就得等上很久,也不太爽。

    可能有同学会问: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颗粒度能否设置成不同大小(比如对于寄信人设置成1,对于邮递员设置成100)。当然,理论上可以这么干,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会增加程序逻辑和代码实现的复杂度。后面讨论具体技术细节时,或许会聊到这个问题。

    好,数据单元的话题就说到这。希望通过本帖子,大伙儿能够搞明白数据单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下一个帖子,咱们来聊一下“基于队列的缓冲区”,技术上如何实现。

    [2]:队列缓冲区

    经过前面两个帖子的铺垫,今天终于开始聊一些具体的编程技术了。由于不同的缓冲区类型、不同的并发场景对于具体的技术实现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深入浅出、便于大伙儿理解,咱们先来介绍最传统、最常见的方式。也就是单个生产者对应单个消费者,当中用队列(FIFO)作缓冲。

    关于并发的场景,在之前的帖子“进程还线程?是一个问题!”中,已经专门论述了进程和线程各自的优缺点,两者皆不可偏废。所以,后面对各种缓冲区类型的介绍都会同时提及进程方式和线程方式。

    ★线程方式

    先来说一下并发线程中使用队列的例子,以及相关的优缺点。

    ◇内存分配的性能

    在线程方式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自是一个线程。生产者把数据写入队列头(以下简称push),消费者从队列尾部读出数据(以下简称pop)。当队列为空,消费者就稍息(稍事休息);当队列满(达到最大长度),生产者就稍息。整个流程并不复杂。

    那么,上述过程会有什么问题捏?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关于内存分配的性能开销。对于常见的队列实现:在每次push时,可能涉及到堆内存的分配;在每次pop时,可能涉及堆内存的释放。假如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很勤快,频繁地push、pop,那内存分配的开销就很可观了。对于内存分配的开销,用Java的同学可以参见前几天的帖子“Java性能优化[1]”;对于用C/C++的同学,想必对OS底层机制会更清楚,应该知道分配堆内存(new或malloc)会有加锁的开销和用户态/核心态切换的开销。

    那该怎么办捏?请听下文分解,关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式[3]:环形缓冲区”。

    ◇同步和互斥的性能

    另外,由于两个线程共用一个队列,自然就会涉及到线程间诸如同步啊、互斥啊、死锁啊等等劳心费神的事情。好在"操作系统"这门课程对此有详细介绍,学过的同学应该还有点印象吧?对于没学过这门课的同学,也不必难过,网上相关的介绍挺多的(比如"这里"),大伙自己去瞅一瞅。关于这方面的细节,咱今天就不多啰嗦了。

    这会儿要细谈的是,同步和互斥的性能开销。在很多场合中,诸如信号量、互斥量等玩意儿的使用也是有不小的开销的(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导致用户态/核心态切换)。如果像刚才所说,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很勤快,那这些开销也不容小觑啊。

    这又该咋办捏?请听下文的下文分解,关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式[4]:双缓冲区”。

    ◇适用于队列的场合

    刚才尽批判了队列的缺点,难道队列方式就一无是处?非也。由于队列是很常见的数据结构,大部分编程语言都内置了队列的支持(具体介绍见"这里"),有些语言甚至提供了线程安全的队列(比如JDK 1.5引入的ArrayBlockingQueue)。因此,开发人员可以捡现成,避免了重新发明轮子。

    所以,假如你的数据流量不是很大,采用队列缓冲区的好处还是很明显的:逻辑清晰、代码简单、维护方便。比较符合KISS原则。

    ★进程方式

    说完了线程的方式,再来介绍基于进程的并发。

    跨进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非常依赖于具体的进程间通讯(IPC)方式。而IPC的种类名目繁多,不便于挨个列举(毕竟口水有限)。因此咱们挑选几种跨平台、且编程语言支持较多的IPC方式来说事儿。

    ◇匿名管道

    感觉管道是最像队列的IPC类型。生产者进程在管道的写端放入数据;消费者进程在管道的读端取出数据。整个的效果和线程中使用队列非常类似,区别在于使用管道就无需操心线程安全、内存分配等琐事(操作系统暗中都帮你搞定了)。

    管道又分命名管道和匿名管道两种,今天主要聊匿名管道。因为命名管道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差异较大(比如Win32和POSIX,在命名管道的API接口和功能实现上都有较大差异;有些平台不支持命名管道,比如Windows CE)。除了操作系统的问题,对于有些编程语言(比如Java)来说,命名管道是无法使用的。所以我一般不推荐使用这玩意儿。

    其实匿名管道在不同平台上的API接口,也是有差异的(比如Win32的CreatePipe和POSIX的pipe,用法就很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仅使用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以下简称stdio)来进行数据的流入流出。然后利用shell的管道符把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关联起来(没听说过这种手法的同学,可以看"这里")。实际上,很多操作系统(尤其是POSIX风格的)自带的命令都充分利用了这个特性来实现数据的传输(比如more、grep等)。

    这么干有几个好处:

    1、基本上所有操作系统都支持在shell方式下使用管道符。因此很容易实现跨平台。

    2、大部分编程语言都能够操作stdio,因此跨编程语言也就容易实现。

    3、刚才已经提到,管道方式省却了线程安全方面的琐事。有利于降低开发、调试成本。

    当然,这种方式也有自身的缺点:

    1、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必须得在同一台主机上,无法跨机器通讯。这个缺点比较明显。

    2、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挺合用。但如果要扩展到一对多或者多对一,那就有点棘手了。所以这种方式的扩展性要打个折扣。假如今后要考虑类似的扩展,这个缺点就比较明显。

    3、由于管道是shell创建的,对于两边的进程不可见(程序看到的只是stdio)。在某些情况下,导致程序不便于对管道进行操纵(比如调整管道缓冲区尺寸)。这个缺点不太明显。

    4、最后,这种方式只能单向传数据。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进程不需要传数据给生产者进程。万一你确实需要信息反馈(从消费者到生产者),那就费劲了。可能得考虑换种IPC方式。

    顺便补充几个注意事项,大伙儿留意一下:

    1、对stdio进行读写操作是以阻塞方式进行。比如管道中没有数据,消费者进程的读操作就会一直停在哪儿,直到管道中重新有数据。

    2、由于stdio内部带有自己的缓冲区(这缓冲区和管道缓冲区是两码事),有时会导致一些不太爽的现象(比如生产者进程输出了数据,但消费者进程没有立即读到)。具体的细节,大伙儿可以看"这里"。

    ◇SOCKET(TCP方式)

    基于TCP方式的SOCKET通讯是又一个类似于队列的IPC方式。它同样保证了数据的顺序到达;同样有缓冲的机制。而且这玩意儿也是跨平台和跨语言的,和刚才介绍的shell管道符方式类似。

    SOCKET相比shell管道符的方式,有啥优点捏?主要有如下几个优点:

    1、SOCKET方式可以跨机器(便于实现分布式)。这是主要优点。

    2、SOCKET方式便于将来扩展成为多对一或者一对多。这也是主要优点。

    3、SOCKET可以设置阻塞和非阻塞方法,用起来比较灵活。这是次要优点。

    4、SOCKET支持双向通讯,有利于消费者反馈信息。

    当然有利就有弊。相对于上述shell管道的方式,使用SOCKET在编程上会更复杂一些。好在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搞出很多SOCKET通讯库和框架给大伙儿用(比如C++的ACE库、Python的Twisted)。借助于这些第三方的库和框架,SOCKET方式用起来还是比较爽的。由于具体的网络通讯库该怎么用不是本系列的重点,此处就不细说了。

    虽然TCP在很多方面比UDP可靠,但鉴于跨机器通讯先天的不可预料性(比如网线可能被某傻X给拔错了,网络的忙闲波动可能很大),在程序设计上我们还是要多留一手。具体该如何做捏?可以在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内部各自再引入基于线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这话听着像绕口令,为了便于理解,画张图给大伙儿瞅一瞅。

技术分享图片

这么做的关键点在于把代码分为两部分:生产线程和消费线程属于和业务逻辑相关的代码(和通讯逻辑无关);发送线程和接收线程属于通讯相关的代码(和业务逻辑无关)。

    这样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具体如下:

    1、能够应对暂时性的网络故障。并且在网络故障解除后,能够继续工作。

    2、网络故障的应对处理方式(比如断开后的尝试重连),只影响发送和接收线程,不会影响生产线程和消费线程(业务逻辑部分)。

    3、具体的SOCKET方式(阻塞和非阻塞)只影响发送和接收线程,不影响生产线程和消费线程(业务逻辑部分)。

    4、不依赖TCP自身的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默认的TCP缓冲区的大小可能无法满足实际要求)

    5、业务逻辑的变化(比如业务需求变更)不影响发送线程和接收线程。

    针对上述的最后一条,再多啰嗦几句。如果整个业务系统中有多个进程是采用上述的模式,那或许可以重构一把:在业务逻辑代码和通讯逻辑代码之间切一刀,把业务逻辑无关的部分封装成一个通讯中间件(说中间件显得比较牛X :-)。如果大伙儿对这玩意儿有兴趣,以后专门开个帖子聊。

    [3]:环形缓冲区

    前一个帖子提及了队列缓冲区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及解决方法:环形缓冲区。今天就专门来描述一下这个话题。

    为了防止有人给咱扣上“过度设计”的大帽子,事先声明一下:只有当存储空间的分配/释放非常频繁并且确实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你才应该考虑环形缓冲区的使用。否则的话,还是老老实实用最基本、最简单的队列缓冲区吧。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本文所提及的“存储空间”,不仅包括内存,还可能包括诸如硬盘之类的存储介质。

    ★环形缓冲区 vs 队列缓冲区

    ◇外部接口相似

    在介绍环形缓冲区之前,咱们先来回顾一下普通的队列。普通的队列有一个写入端和一个读出端。队列为空的时候,读出端无法读取数据;当队列满(达到最大尺寸)时,写入端无法写入数据。

    对于使用者来讲,环形缓冲区和队列缓冲区是一样的。它也有一个写入端(用于push)和一个读出端(用于pop),也有缓冲区“满”和“空”的状态。所以,从队列缓冲区切换到环形缓冲区,对于使用者来说能比较平滑地过渡。

    ◇内部结构迥异

    虽然两者的对外接口差不多,但是内部结构和运作机制有很大差别。队列的内部结构此处就不多啰嗦了。重点介绍一下环形缓冲区的内部结构。

    大伙儿可以把环形缓冲区的读出端(以下简称R)和写入端(以下简称W)想象成是两个人在体育场跑道上追逐(R追W)。当R追上W的时候,就是缓冲区为空;当W追上R的时候(W比R多跑一圈),就是缓冲区满。

    为了形象起见,去找来一张图并略作修改,如下:

技术分享图片

    从上图可以看出,环形缓冲区所有的push和pop操作都是在一个固定的存储空间内进行。而队列缓冲区在push的时候,可能会分配存储空间用于存储新元素;在pop时,可能会释放废弃元素的存储空间。所以环形方式相比队列方式,少掉了对于缓冲区元素所用存储空间的分配、释放。这是环形缓冲区的一个主要优势。

    ★环形缓冲区的实现

    如果你手头已经有现成的环形缓冲区可供使用,并且你对环形缓冲区的内部实现不感兴趣,可以跳过这段。

    ◇数组方式 vs 链表方式

    环形缓冲区的内部实现,即可基于数组(此处的数组,泛指连续存储空间)实现,也可基于链表实现。

    数组在物理存储上是一维的连续线性结构,可以在初始化时,把存储空间一次性分配好,这是数组方式的优点。但是要使用数组来模拟环,你必须在逻辑上把数组的头和尾相连。在顺序遍历数组时,对尾部元素(最后一个元素)要作一下特殊处理。访问尾部元素的下一个元素时,要重新回到头部元素(第0个元素)。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图片

    使用链表的方式,正好和数组相反:链表省去了头尾相连的特殊处理。但是链表在初始化的时候比较繁琐,而且在有些场合(比如后面提到的跨进程的IPC)不太方便使用。

    ◇读写操作

    环形缓冲区要维护两个索引,分别对应写入端(W)和读取端(R)。写入(push)的时候,先确保环没满,然后把数据复制到W所对应的元素,最后W指向下一个元素;读取(pop)的时候,先确保环没空,然后返回R对应的元素,最后R指向下一个元素。

    ◇判断“空”和“满”

    上述的操作并不复杂,不过有一个小小的麻烦:空环和满环的时候,R和W都指向同一个位置!这样就无法判断到底是“空”还是“满”。大体上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该问题。

    办法1:始终保持一个元素不用

    当空环的时候,R和W重叠。当W比R跑得快,追到距离R还有一个元素间隔的时候,就认为环已经满。当环内元素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大的时候,这种办法显得很土(浪费空间)。

    办法2:维护额外变量

    如果不喜欢上述办法,还可以采用额外的变量来解决。比如可以用一个整数记录当前环中已经保存的元素个数(该整数>=0)。当R和W重叠的时候,通过该变量就可以知道是“空”还是“满”。

    ◇元素的存储

    由于环形缓冲区本身就是要降低存储空间分配的开销,因此缓冲区中元素的类型要选好。尽量存储值类型的数据,而不要存储指针(引用)类型的数据。因为指针类型的数据又会引起存储空间(比如堆内存)的分配和释放,使得环形缓冲区的效果打折扣。

    ★应用场合

    刚才介绍了环形缓冲区内部的实现机制。按照前一个帖子的惯例,我们来介绍一下在线程和进程方式下的使用。

    如果你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库中带有现成的、成熟的环形缓冲区,强烈建议使用现成的库,不要重新制造轮子;确实找不到现成的,才考虑自己实现。如果你纯粹是业余时间练练手,那另当别论。

    ◇用于并发线程

    和线程中的队列缓冲区类似,线程中的环形缓冲区也要考虑线程安全的问题。除非你使用的环形缓冲区的库已经帮你实现了线程安全,否则你还是得自己动手搞定。线程方式下的环形缓冲区用得比较多,相关的网上资料也多,下面就大致介绍几个。

    对于C++的程序员,强烈推荐使用boost提供的circular_buffer模板,该模板最开始是在boost 1.35版本中引入的。鉴于boost在C++社区中的地位,大伙儿应该可以放心使用该模板。

    对于C程序员,可以去看看开源项目circbuf,不过该项目是GPL协议的,不太爽;而且活跃度不太高;而且只有一个开发人员。大伙儿慎用!建议只拿它当参考。

    对于C#程序员,可以参考CodeProject上的一个示例。

    ◇用于并发进程

    进程间的环形缓冲区,似乎少有现成的库可用。大伙儿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适用于进程间环形缓冲的IPC类型,常见的有共享内存和文件。在这两种方式上进行环形缓冲,通常都采用数组的方式实现。程序事先分配好一个固定长度的存储空间,然后具体的读写操作、判断“空”和“满”、元素存储等细节就可参照前面所说的来进行。

    共享内存方式的性能很好,适用于数据流量很大的场景。但是有些语言(比如Java)对于共享内存不支持。因此,该方式在多语言协同开发的系统中,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文件方式在编程语言方面支持很好,几乎所有编程语言都支持操作文件。但它可能会受限于磁盘读写(Disk I/O)的性能。所以文件方式不太适合于快速数据传输;但是对于某些“数据单元”很大的场合,文件方式是值得考虑的。

    对于进程间的环形缓冲区,同样要考虑好进程间的同步、互斥等问题,限于篇幅,此处就不细说了。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之深入理解

标签:返回值   文件   生产者和消费者   防止   hit   种类   pytho   23种设计模式   ons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lantu2018/p/846040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